01
“宝贝儿,你真棒!”
前些年,赏识教育兴起的时候,满大街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爱对孩子说这话。好像这是一句点石成金的神奇的话,说了,孩子就有如神助,学习天天向上,能力日日见长。
也难怪,之前很多年,起码我小时候,父母是很少或者几乎不会说孩子棒的。给孩子一个笑脸儿都怕孩子骄傲。
这种观念的转变非常难得,很好。但是很快就有更具洞察力和专业素养的人指出,这样的夸奖太流于表面,要夸就要夸的具体。父母是因为什么事感觉孩子做得好才夸奖的?要明确。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版本。
“宝贝儿,你画得真好!”
“你作文写得不错。”
“你这次比赛得了第一哎。”
……
这些怎样?不错吧?已经很具体了呀!不过,还是有问题,这样的话会扼杀孩子对于他所做的事情的兴趣!
为什么会?我们还是先看看兴趣产生的内在机理以及到底是什么破坏了兴趣。
02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也在极力想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对运动的兴趣,对一切我们家长认为有用的事情的兴趣。
人在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驱使下对某件事容易产生兴趣,当好奇心和欲望内化成自己的动力,兴趣就会持久并稳固。
比如,要让小孩子对语文感兴趣,首先是让孩子了解到文字和语言之美,了解文字的起源、演变、发展,以及推动语言变化发展的原因。在不刻意的引导下,孩子从听语言节律、用词造句的优美,到产生了自己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他必然是对语言感兴趣的。
而要破坏一个兴趣,只需要将这种内在的动力转化成外在的要求就妥妥的完成了。
心理学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以后每次来都会有钱。”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瞧,同样都是玩耍,只是将动机转化一下,结果大相径庭。
其实,我们家长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很多小孩去学校,开始谈不上多感兴趣,但也还没到厌烦的地步。是什么让他们不爱这件事了呢?
“宝贝儿,你画得真好!”
“你作文写得不错。”
“你这次比赛得了第一哎。”
……
这话说的久了,伴随着家长或兴奋或满足的神情,孩子获得的信息就是,以后我要这样做,家长就会兴奋和满足。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带着目的,带着压力了。
孩子被引导过度关注自己做得好不好时,就会对所做的事情失去兴趣。
如果小孩子被家长老师的这些话语引导并纠结于自己的表现质量(“我做得好不好?我还可以做什么来提高水平?我有没有达到家长老师对我的要求?”),那么学习就变成一副重担,而不是一次体验兴奋的机会。学习不再是快乐的探索,发现的过程,也不是他们想要弄懂的东西,而是他们必须做得更好的事情,表现得更好以让家长老师满意。
03
不说这些话,家长该怎么表达?难道什么都不说?那孩子会认为是家长不关注他,不爱他。家长对孩子的持续关注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他们的内心才是安定的,才能继续向外开拓、探索。
究竟怎么说才是合适的?这里有个原则,那就是你的话不会让孩子产生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我才会被爱的感觉,而是帮助孩子关注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话只是赞扬,或者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叫“正面管教”,但是又不确定是否对孩子产生了影响,那就认真观察孩子是否时常期望从你那里得到,或者需要这样的评价。去觉察他们对某种行为的坚持或对某个活动的兴趣是否因为你的这种评语而削弱了。
孩子越在意家长的评价、表扬,就越不容易深入思考他们对事情本身的喜爱,以及他们做这件事时产生的自豪感。他们会把自己做这件事的价值定位在将来家长老师的认可上。
所以,当家长的视角从单纯的赞美表扬,以期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提升上,转化到让孩子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关注事情本身的吸引力上,那么家长的言语就自然而然的转变了。
“宝贝儿,你今天用的这个颜色很不一样哎!而且你在这所房子上面加的窗户很特别。”
“这篇作文的开头你是怎么想到的?”
“你最近辛苦的努力有成果喽!”
……
相信这样的话会更多的从一个认真体会孩子内心的家长嘴里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