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本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其快乐真谛是无法被取代的。但,当今社会上为何总有一些人排斥,甚至厌恶读书呢。这些人多是被“读书无用论”这极其世俗的偏激思想蒙蔽了,多是被读书功力思想左右了。
三日不读书,头脑无自主,说的就是读书的情趣。读书之读,需要的是安心、精心和纯洁之心,而非功利心、私欲贪心。只有当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发财娶老婆,甚至不是为了求学业找出路,才能深刻体味其中的乐趣无穷。
出发点不同,读书的境界也不同。有的人为出仕而读,自然有其更为现实的选择;有的人为生计而读,似乎也是无奈之举;有的人为增智而读,多了一丝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翼。现实生活中,读书在现实面前,显得疲惫、倦怠,读来读去、早读晚读、深读浅读,读出了几多无奈、几多渴望、几多矛盾。
读之乐,乐在心灵交流,乐在灵魂感悟,乐在精神得满足,乐在德行得提升。其实,读书并非那么高不可攀、深不见底,而是寻常事儿,是开拓个人眼界、升华思想境界的绝妙之法,是加强精神修养、提升知识内涵层次的绝佳途径,是一股改造自己、丰富内心的强大力量。
尽管读书能产生愉快、幸福的情绪和感受,但,现实生活中,开卷有益,在一些人的脑子里,还不如开卷有钱、开卷有权、开卷有名,尤其是一些人在“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至深影响下,为功名、为利禄、为求名得利而埋首书案,挑灯夜读。最终,一些人读出了名堂,一些人读出了门路,也有一些人读成了“废人”、“书呆子”。于是,出仕成功者便不屑于再读,出仕未遂者则开始厌读。可见,若读书掺杂功利思想,必然无成就、不能坚持。
相比今日,今人当仰望古人勤奋刻苦读书的姿态。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的匡衡就是一个榜样。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鬼点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不但借光读书,还借书苦读。他家穷买不起书,就借书来读。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
匡衡之读的目的也是为了出仕,改变生活现状,但其“凿壁偷光”、“借书苦读”的精神十分值得后人学习镜鉴。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具体而言,主要指的就是阅读。它是生命的一种“马拉松”,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飞跃与提升……说到底,阅读就是人生的一种修炼,与成长、成功相伴,修炼到家的,便可“得道成仙”;舍弃这种修炼或偶尔为之者,有可能“言语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