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位于四书中的次位,是儒家学说中极具特点的哲学经典,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作为儒家思想的延伸活在每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自古到今,很多人都在说中庸、中庸之道,但真的把《中庸》通读的人却不多。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喜欢把中庸一词含在嘴里,只咀嚼它浮于表面的含义,却忽略了中庸深藏的大道以及所要达到这个大道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可以说,现在人理解中的“中庸”和老祖宗说的“中庸”是有那么些差别的。其中谬误比较大的是,许多人把中庸直接等同于平庸,把碌碌无为当成是理所应当符合中庸之道的,这就大错特错了。
《中庸》的开篇说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就是:天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后文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所以,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看,中庸的本意就出来了,即:遵循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凡立身处世,都应回归事物的本来状态,以不偏不倚的平常心对待所有事物。如果人能够以“中和”为本,各安本分,各负其责,不越规范,不标榜功德,而默默地修养中庸之德,那么天下就会和谐、安康。这对我们当代人的为人处世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因此,能够越接近道的人,越是接近天性和人性本初。这也是人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点,即:人是可以被教育,从而接近中庸之道的。这也就是《中庸》第一句说“修道之为教”的深层含义。
阐述完中庸的含义,接下来说说怎么达到中庸的境界。《中庸》云:“诚者……故时措之宜也。”中庸之要在于“诚”。《中庸》提出了“诚明”之论。其认为自然之诚,自然就明,这是天性。人为的使人明白诚,这就是教育。天道人性合而为一,化育相参就是诚。或虽偏于一隅,持一技之长而乐守不移者,亦可谓有诚。久而久之,大而广之,自然近道。结合《大学》里所说的“心诚而后正心,而后可以修身”可以得出,诚是打开中庸之门的钥匙,诚也是通往中庸之道的捷径。《中庸》里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就是: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能发挥天赋的本性才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能发挥所有人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事物的本性,能够发挥事物的本性才能帮助天地养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养育万物,才可以与天地并列。
因此,只有做到“诚”,即真诚、心诚、诚心、诚念,方可接近中庸之道。而最诚恳的人,在中庸里说来,是可以预知未来,知道国家盛衰的,也就更接近于孔子说的“圣人”的境界。只有做到了“诚”,我们才可以尊奉德行,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只有做到了“诚”,我们的德行才能广博如天,深厚如渊,表现出来的姿态受人尊敬,说出来的话令人信服的,做出来的事为世人所认可;只有做到了“诚”,我们的道义才能做到即使暗淡无光,但日见彰显,感化万物却无声无息。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中庸,也知道了该怎么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持中庸之道而行走天下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孔子说了,恐怕中庸之道是不能实现的啊!
那么,分析一下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就会发现,原因有三点:“一是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意思是: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我是知晓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于是我们明白了,中庸之道是过犹不及的,而常人遇事为人经常会走极端,因此中庸之道不能实现。二是因为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坚持,即始终以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同时,始终要保持“诚”的境界。“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所以,最高境界的真诚是永不休止的。永不休止就会长久,长久就会有效验,有效验就会深远无穷,深远无穷就会博大深厚,博大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如果没有能够坚持,或者是没有能够在独处时做到慎独、做到中庸,那么中庸之道也是不能实现的。三是中庸之道要做到一定场合下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特殊矛盾特殊分析”。原文说: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也就是说中庸之道可大可小,但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查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这也是很难的。因而中庸之道也不容易实现。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我却把中庸之道说了洋洋洒洒两千字左右,也是挺讽刺的。许多观点和解读都比较肤浅,也不一定正确。希望各位能够谅解鄙人的才疏学浅并一笑了之。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抛砖,期待引出更多“研究中庸、四书”的“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