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课程回顾
这一次参加培训的课程主题为《培育创新型领导者》,讲师是AMA美国管理协会的副总裁,左永东老师亲自授课。课程既有组织愿景,变革层面的内容,也有人际沟通等影响技术层面的内容。课程总共分为五个模块的内容,第一天主要是围绕着领导力本质以及如何描述组织的愿景进行讲解讨论。第二天则是重点围绕挑战现状和提升愿力两个模块进行讲解讨论。最后一个模块,由于时间的关系,讲师只是简要地一笔带过。
第二部分:分享讲解
虽然这门课程属于高级领导力的范畴,但是整体给我的触动和收获还是挺多的。经过提炼,我将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机遇”“洞见”“愿力”。
【机遇】这个词,是讲师在讲述领导力本质的几个要素中所提及的,即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善于抓住机遇。在看到这个词,我们常常会想到另外一个词,叫做“机会”,他们之间是否完全等同?机会往往是可以自己创造的。而机遇却不一定如此,机遇的出现,往往是披着“问题”的外衣,且不容易被察觉的,以致于容易被人们所忽落。但是,一旦你能透过问题,看到问题背后潜在的机遇,这也许将会是一个新的转机。这个思路可以应用于许多日常的生活场景,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障碍之时,我们就可以换种心态去面对问题,问题既是机遇,它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正视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将会是我们工作绩效提升或者项目取得突破成就的一个关键契机。——如何看待问题?
【洞见】这个词,也是讲师在讲述领导力本质几大要素中所提及的,即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除了要正视问题把握机遇以外,还要有洞见的能力,深挖背后的人性层面的需求,找到客户的痛点。在平常的项目性工作当中,我们经常会说,要具备用户思维,要了解员工的需求,但,对于调研到的员工需求,我们是否有继续去深挖,去识别哪些是伪需求,哪些才是员工真正的需求,在这些需求当中,哪些又是最根本人性层面的需求?而这恰恰就是洞见这个词所要传递的涵义,我们不光要去了解,而且还要去洞见,深挖!洞见人性层面的需求,这将是项目赢得认可,员工用户买单重要突破点。同样地,当出现问题障碍的时候,也需要我们去洞见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何分析问题?
【愿力】这个词,是讲师在提升愿力模块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词语,即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与员工进行心灵的沟通,引导员工消除心障,激发员工的心灵/动机/想象力和创新力,让员工绽放智慧之光。而要做到激活他人,领导者也需要提升自我愿力,让愿力开花。那到底什么是愿力,从字面上来理解,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一个人的意愿之力,这是一种能够激活生命活力的内在力量,是一个人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的重要源泉。当你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时,你的愿力状态将会影响到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一个具备奉献开创愿力状态的团队领导者,其团队的战斗力也会随之不断提升。此外,当我们遇到挑战,需要他人支持的时候,从让他人受益的角度进行交心沟通,通过提升他人的愿力状态,有助于激发其内心的动机并参与到你所要推动的工作内容中来。比如,当你想要推动一个项目或者安排一项工作给他人的时候,可以从项目或者工作本身的意义价值以及对方会如何从中收获成长,从中受益的角度进行沟通交流,这就是提升他人愿力状态赢得支持的方法之一。——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反思应用
所以,虽说这是一次高阶领导力培训课程,但是我从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更像是一套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分享的第三部分内容,就是我这段时间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我是如何从这次培训当中受益,找到解决思路的经历。
【困惑】讲师的社群该如何运营?评审结果公布之后,对于尚未通过评审的预备讲师,除了告知他们需要加强提升,再次给他们安排试讲评审以外,我们还能为这些有意向在讲师道路上成长但是目前受限于能力水平的讲师们提供什么样的锻炼机会?之前“雕课工作坊”项目,是面向所有的讲师进行课程打磨和个人试讲的平台,通过这个项目,讲师之间的情感得到的链接。有没有一件事情,做了之后既可以维系这份链接,同时又能够让讲师们从中受益,继续精进成长起来。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我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比如想过在微信社群进行线上的讲师话题交流直播,但是一直觉得哪里不妥当。加之临时接到讲师项目案例撰写的方案,即便是方案有了初步的构思,但还是一直迟迟下不了笔,总觉得哪里出现了问题,写不下去。心里其实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记得杨杰老师曾经对我的鼓励,有问题想不通不要紧,说明一直在思考。也一直记得领导说过,只要觉得哪里不妥当,就不要停止思考,总会在某个瞬间找到灵感。而恰好,这次培训之后,在思考课程收获的过程中,我捕捉到了这份灵感。同时,整个问题的回顾缕清,又进一步地加深了我对这次培训收获的理解。
【机遇】对于讲师项目目前阶段所面临的困惑,是一次新的机遇,一旦找到解决的突破口,又是一个亮点。也是我案例撰写的重要素材。所以,千万不要放弃思考。
【洞见】洞见自我,在焦虑的情绪状态中,洞见问题的根源。看似有很多事情困扰着自己,比如怎么保持社群的活跃度?怎么继续给未评审通过的讲师提供锻炼的机会?怎么下笔写案例?但其实最本质,最根源的问题,应该聚焦在如何培养讲师这个核心问题上。仅为了活跃氛围而设计项目,在后期的推动上会相当吃力。同样地,从活跃度的角度切入写案例,写出来的内容浮于表面,没有深度。因此,受益于“洞见”一次,让我在众多困扰的问题中找到了根源所在,只要我想清楚了如何让讲师们在实践中受益,自然而然参与度和活跃度都会随之而来。
【愿力】而如何让讲师在实践中受益这个问题上,继续深挖,讲师们的最深层次的需求是什么?这个时候,我联想到了自己,在去年教师节活动策划组织的过程中,当我看到讲师们收到节日礼物那一刻脸上的喜悦,当听到大家对我们活动组织的认可之时,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幸福,这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动力源泉。这是一种自我的愿力能量。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当付出得到认可之时,愿力状态就会出来,做起事情就会有动力。讲师其实也是如此,如果讲师们能够听到学员的反馈,得到学员以及领导的认可,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有价值了,内心被认可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讲师的参与度就会更高,这个社群的凝聚力也会越强。
第四部分:行动方案
讲师的培养聚焦于两类人群,围绕“被认可,个人价值实现”的核心需求出发,初步有以下方案规划:
通过评审即将授课的讲师,关注训后学员培训收获的收集和呈现,让讲师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培训结束后向讲师所属部门负责人正式发送感谢信,通过其领导的认可让讲师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未通过评审的预备讲师,虽然未能正式上台讲课,但是只要他们有意愿在这个社群当中成长,计划采用另外一种难度稍低的活动来让讲师们不断练习精进,同时让预备讲师也能参与到实践中,体现个人价值。比如,在未来三门培训课程的落地推广中,除了常规的面授活动,可以组织线上的主题拆书讲解。打个比方,对于关键对话这门课程,对应的是《关键对话》这本经典书籍,在面授结束后,组建学员线上交流社群,由预备讲师进行线上的书籍核心知识点讲解,这既可以让预备讲师得到锻炼,他们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在收获到认可之后相信会更有动力进行自我提升。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提升员工学习体验,培训学习不止步于课堂,这也可以让培训的方式变的多元化,培训效果更加持久,培训工作变的更有温度。
而这次的拆书讲解会是一个小的尝试,如果可行,可以在讲师社群启动一个“拆书成课”的精进项目。分为三个层面的能力进阶:
初阶:拆页讲解
中阶:对学员RIA便签输出的点评反馈
高阶:拆书成课
项目的意义:为讲师们提供了课程开发的有效方法;为预备讲师们提供了精进提升的机会;培养一批善于进行点评反馈的讲师,后续应用于各类培训班活动中,提升学员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体验;多元化培训方式,打造特色的拆书课程。
可行性:目前小米已经认可了企业拆书课的形式,在5月已经成立了自己企业内部的拆书分舵,并开始在培养自己的企业拆书家,可见拆书对企业培训的积极意义。自己本身已经正式加入拆书帮,拿到了拆书家成长手册技能要点,对于如何对学员进行点评反馈也有一套标准体系,自己也在拆书家的升级打怪晋级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