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亲戚朋友看到我的时候,都会说一句:“你跟你爸爸一点儿也不像。”是啊!他有双大大的眼睛,让人过目不忘。他皮肤黝黑、身材矮小、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而我眼睛狭长,皮肤较白皙,跟他简直大相径庭。而我对他的印象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沉默。
爸爸兄妹三人,他是家中的大哥,可是他也是家里最弱的那个。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六五左右,因为小时候曾经从枣树上摔下来过,所以总是体弱多病。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别人对他的印象,所以家中的很多重活累活都落到了二叔的身上。
他不善言辞,在家里总是被忽略最多的那个。记得有一年他的生日,我们都忘记了,而他也从来不当回事,从不主动提及。他就是这样沉默。因为他的不善言辞,直到现在,我们打电话的时间从不超过三分钟,他总是充当话题终结者,除了沉默就是沉默。
我记得陪在爷爷的身边吵吵闹闹看电视的场景,记得在奶奶做饭的灶台旁蹦蹦跳跳的场景,记得在妈妈洗衣服时乖巧的蹲在一旁的场景,可唯独对爸爸的记忆总是模糊不清的,好像从来没有什么共同的场景。现在仔细想想,我和他连一张单独的合影也没有。
我只能从别人的只字片语里依稀的回想起一些断断续续的片段,努力拼凑出我对他的记忆。我实在是个不负责任的女儿,连对父亲的记忆都是如此的模糊,可他也从不计较我对他的忽略,总是默默的、默默的付出着,陪伴着我长大。
我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读寄宿学校。父母因为挣钱而不得不选择出去外地打工,之后我和妹妹就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每次打电话都是妈妈的嘘寒问暖,他从来不会说一句温情的话,而我回家的次数也从最初的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变为半年回家一次到后来一年回家一次,而现在可能几年才能回家一次。而他们则是一年才能回来一次。
我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对我来说过年意味着团圆,爸妈会从一个遥远的叫广州的地方回来,那时的我还不懂奔波的含义,也不知道没钱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过年了我就能看到自己的父母。那时,我经常会听到妈妈唠叨说:“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而爸爸总是在一旁沉默不语。我还会听到妈妈说:“你们两姐妹一定不要辜负爸爸的期望,他在火车上,为了省那5块钱,连车上的泡面都舍不得吃。”那时我还不知道十几二十个小时的火车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么抠?甚至还会嘲笑他对自己太抠。而爸爸总是坐在一旁沉默,不解释。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也慢慢的懂得一个词叫“父爱如山”。
在我的印象中,只看到爸爸哭过两次。一次是爷爷去世。当时我跟他们一起在浙江,当我们接到讯息努力往家中赶的时候,爷爷已经下葬了。我们还来不及放下手中的行李,就急忙奔到爷爷的墓碑前,爸爸跪在前面,我看到他强忍着眼泪,但眼泪仿佛被打开了阀门,夺眶而出。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流泪。我曾经埋怨过他的铁石心肠,也曾经埋怨过他的默默无闻,甚至埋怨他总是不求回报的付出。那一刻,我才懂得原来他也有脆弱的时候,也是在那时我才知道爸爸也是一个孩子。
第二次流泪,是在妹妹婚礼的时候。那天的妹妹是最美的新娘。我看到他眼眶红红的站在门口,低着头不说一句。在他转身的一瞬间,他脸庞的泪痕清晰可见。也是在那时,我才注意到他鬓角的白发,不知从何时起他满头的青丝逐渐被白发取代,他的脚步从矫健变得缓慢,而我的脚步从蹒跚变得稳健,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身高已经高出了他许多,我知道是他把所有深沉的爱意都注入到我不断稳健的步伐里,而我却残忍的把每一步成长都化作皱纹刻在了他的面庞。
我记得别人冤枉他时,他总是置之不理,别人在背后说他坏话的时候,他也充耳不闻,甚至,在被嘲笑的时候,我也不曾见过他生气。我以为那是他的软弱,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羞愧。直到后来慢慢的长大,我才明白,他不像别人的父亲,会在你迷茫困惑的时候给你方向,也不像有的父亲,会说出一大段充满人生哲理的话,他能给的就是默默的陪在你的身边,努力用自己的力量给你创造一个温暖的港湾,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回头看看,其实他一直就在那里,从未离开。
现在我长大了,慢慢的懂得了他的沉默。懂得了他的坚守,懂得了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交流。当我在陌生的城市里独自打拼的时候,因为知道有他在我的身后,我从未有过一丝畏惧,也慢慢的了解到我所有的心安和温暖皆源于深知他爱我,我知道无论我走得有多远,他永远都会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我知道,当我回头时,他就在那里,一直就在,从未离开。
多么庆幸,在我懂得的时候他还陪在我的身边。而现在我只想趁一切都还来得及再多爱他一些,多关注他一些,给他最多的爱。牵着他的手去创造更多的属于我们的回忆。愿他慢一些老去,再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