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早年间的片子都会觉得乏味,很难静下心来读一本名著而宁肯去看网文,是因为现在的人的审美喜好被重口味和快节奏驯养了太久,习惯了。
就像吃惯了饭店里的川菜湘菜,回家吃饭就没胃口了;
坐惯了过山车,就受不了公交地铁了;
喝惯了烈酒,果汁就淡而无味了;
习惯了灯红酒绿,就再也无法理解简单清纯了。
有时,一个安静的片段,往往比几百个闪回和各种爆点都更能使人震撼。
不卖萌不卖腐不卖肉不放毒就不吸引人,不污不恶(ě)不装疯卖傻就难以存活,这样的年代有什么精彩可言,放眼看去充斥的只有垃圾。
在万年垃圾山下即使真的深埋着有内涵有深度的东西,又有几个人真的可以挖掘到呢。即使真的挖出来,又有几个人能慧眼识珠辨识出来呢。
人脑处理信息都是单线程,存储机制是没用的就干脆不录入、暂时有用的就过一阵删除,真正有用的才会长时间存储。那么对于满世界冗余的垃圾信息,我们的大脑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做到不受过多干扰呢?
无论上班下班,无论正式休闲,各类场合各种途径,只要有人,只要有网,垃圾无处不在。在这个谣言比真相多得多的年代,我们可以仔细数数自己究竟能洁身自好几天。
无数愚昧的人不止是被垃圾的海洋淹没,而且有意无意地还成为了垃圾搬运工。信谣传谣的一把好手,就是我们自己,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的可以正视自己其实还有这么个傻缺的真实身份?
有的人有点脑子但三观略拧,不止是垃圾的搬运工,还会生产垃圾、加工垃圾;而有的人因为脑子不够用,只能摄入垃圾、消化垃圾、吸收垃圾,这还不如吃屎拉屎更环保。
没有爆点就没意思?这么喜欢爆点,给你个炸药包可好?
不刺激就是无趣?这么喜欢刺激,喝几口硫酸可好?
即使是人成长的过程都需要经历从无知到有知,从傻缺到不太傻缺的过程,但是现在的时代明显在把这个进程的周期大大拉长。曾经三十而立,现在三十中二、三十懵懂、三十啃老、三十弱鸡的也大有人在,仿佛青春期永远不会结束,脑子永远都是浆糊,神经永远搭错线,电脉冲永远失联。
在这个无数好词都被曲解为坏意思的年代(无尖不商、左右逢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的年代,在这个处处都是阴谋论和伪阴谋论和伪伪阴谋论的年代,还敢这么没脑子的活着,你还能指望有个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