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有云台二十八将,唐朝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藉此特恩殊荣来宣扬天下隆平, 激励效忠朝廷,深契用人之理,是一次性、大规模、高规格的集体褒奖 , 极具社会的轰动性、个人的荣耀性与名望的永久性。
汉宣帝刘询登基二年后,就联合乌孙国共同出兵击败了匈奴,匈奴从此陷入国力日渐孱弱之境。五凤元年(公元前57)匈奴内乱,五单于争位,匈奴实力更是大损,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虽得幸存,但又被其兄郅支单于击败,呼韩邪单于甘露元年(公元前53)决定对汉称臣,以求保全,并于甘露三年(前51)正月亲赴甘泉宫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派兵助呼韩邪单于“诛不服”,从此汉威大振,西域诸国皆从畏惧匈奴而轻汉转向尊汉而疏远匈奴。
呼韩邪单于的归附不仅是汉代在汉匈战争中取得绝对主动权的象征,而且是汉室中兴的重要标志,正所谓“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一年,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汉宣帝命人绘制《麒麟阁十一功臣图》,不仅是对当朝股肱之臣的肯定,而且是对自身的肯定。
入选麒麟阁十一功臣的是: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这十一位功臣的入选,除了汉宣帝的个人好恶和功臣官位等级高低的标准,十一位功臣大多有拥立之功和辅佐之功。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这二十八将是跟随刘秀征战的开国元勋,分别是: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祐、祭遵、景丹、盖延、铫期、耿纯、臧宫、马武、刘隆、马成、王梁、陈俊、杜茂、傅俊、坚镡、王霸、任光、李忠、万修、邳彤、刘植。他们支持刘秀平定河北,统一天下,君臣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 ,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汉宣帝、汉明帝图写功臣肖像的动机比较纯正,感情真挚,都是有感而发的自然流露,然而到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太宗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套住这些桀骜不驯的厉害角色,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谋略的安排和帝王术的施展,用图画的形式要永久性地表彰24名功臣,以此成为规范和塑造士绅的榜样和楷模。
为何要安排24人呢?古人认为“象二十四气以佐天”,安排24人进入凌烟阁,这些功臣身份上有文臣有武将,性格上有刚猛有文雅,模拟一年中的24个节气,象征一年四季全天候为唐太宗服务。
不过,唐太宗大诏令中提到的24名功臣中,殷开山、刘政会、屈突通、杜如晦、张公瑾、柴绍、秦叔宝、虞世南、长孙顺德、李孝恭、段志玄、魏征等12位已经不在人世了,能够在生前到凌烟阁看到自己肖像的只有11位。
汉宣帝图像上承武帝开疆拓土,杜绝外患,下昭宣帝中兴;汉明帝图像上基光武中兴,下启明、章之治;唐太宗图像上追开国建唐,又现“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业绩皆奠于汉唐,甚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之上,图像功臣震古烁今,光耀千古。后世也往往将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画图麒麟阁”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汉唐集体褒奖名臣勋将,它的原则是官职有限而功臣无限、官爵有极而臣功无极。帝王为了奖赏功臣,有时就需要在普通的普升犒赏渠道之外另辟精神性的特别奖励。图像功臣的遴选非常严格的,不但人数甚少,而且唯功德是举,因此入选者自然万众瞩目,身价百倍。另外,能够与陪葬帝陵、从祀庙廷、冢似名山之类身后恩典相比,入画台阁尚可增添生前风光。而且功臣画像恭藏于皇宫台阁,供后世君臣瞻仰,历代尊奉礼敬,可谓与王朝共始终。
据考证,汉唐两代诏令为功臣图像的共有七帝九次,频率上前疏后密,遴人上前精后滥,舆论上前尊后卑,功效上前巨后微。
宋代继承汉、唐为功臣绘像的传统,在显谟阁、景灵宫、昭勋崇德阁举行过几次大规模图绘活动。宋代功臣画像具有五个鲜明特点:所绘功臣时间跨度较长、覆盖面较广;在文武大臣比例上,体现出宋代“重文轻武”的时代特征;与功臣配享这一古代祭祀体制有着密切关系;与贯穿北宋、南宋的文人党争现象相呼应;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常态化遴选画像功臣标准。
清朝乾隆年间,为宣扬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纪念平定边疆叛乱并功绩突出的功臣,乾隆皇帝曾先后四次绘制画像功臣像280幅陈列于紫光阁中,无论数量、规模还是影响都远超前代。但真正让人称赞与信服的只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其一,唐代宗以后的六次图像,当时内有宦官弄权,朋党倾轧,外有藩镇割据,狼烟四起,还时有叛将逼京,帝君出奔,特别是昭宗,前受制于宦官,后被胁于朱温,时局如此还强为所谓“功臣”图像,以致图像之赏既繁又滥。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后代君主大为顾忌,宁愿采用其它嘉赏方式。
其二,图像的功臣叛逆谋反之事时有发生,如贞观功臣侯君集参与太子承乾谋反,被斩于市;张亮被告交通术士,养义子五百,阴图谋反被诛等等,使图像之庄严神圣黯然失色。
其三,汉唐君主有一种恢宏自信的气度,对功臣勋将大抵优容宽待,陪葬帝陵、图像功臣之类恩典均产生于此时绝非偶然。唐后封建专制愈益严酷,君主独裁愈益残暴,刻薄寡恩已成君主通病,杀开国之臣成为惯例,如朱元璋。
其四,开国君臣关系微妙,功勋将臣如履薄冰,能保全身家性命已属万幸,断没有“功成画麟阁”的奢望。
无论是麒麟阁、云台、凌烟阁,还是显谟阁、景灵宫、昭勋崇德阁、紫光阁,褒奖功臣都是古代帝王用来笼络人心的惯用手段,以求能够做到赏不逾时,上下皆欢,君臣共利共荣的局面。在这一点上,留给我们后人很多的启示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