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心之幼觉,亦是心感悟宇宙生命及万物欣荣衰蔽的启示。”
——未来形态80后水墨大展
你好,陌生人。请问你知道什么是时光吗?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时光之中,所有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的人,包括你和我。无论承认与否,时间不会停,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流逝,它从你的手里流走,从你的心上流走,它流过你的喜怒哀愁,流过你的起心动念,流过那些或心醉或心碎的瞬间,我们阻止不了它的匆匆,若真如是,我们又当如何挽留那些回味片段?
是否,人生的境遇恰真应了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泥鸿爪,雪化了,爪印也不见了,又该如何证明这场演出你我都曾在场?
短暂的生命又可否恒长?未来艺术的风到底往哪个方向吹?金陵美术馆《未来形态——80后水墨大展》站在哲思的高度,携手诸多80后当代优秀艺术家,以现代的眼光深入探讨今后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可能,以未来的视角遴选艺术作品,研判未来艺术可能的格局和走向,所有作品不仅活跃于当下,指向此时此刻,还指向未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面对线性生命的流逝,艺术家们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生命可能恒长的启示:一个人的心痕和足迹,如果能被其他人深深怀念、爱和铭记,这就是永恒。《未来形态——80后水墨大展》期望将短时效的艺术展变成恒长的关怀。
在金陵美术馆1号展厅,我们看到卞雅清《瓶》、卞媛《心临性》、程承《软玉》、黄岑《繁花若梦》、高翔《观物》、李莉《身未动心已远》、王梦晗《一床一梦》、高重飞《半日闲》、邓先仙《白》……商勇老师说,选择80后艺术家做为展览的主群体是因为他们艺术的风格主要源于内心艺术创作精神的需要。
青春、飞鸟、碧空、飞絮,繁花、落月、子规、微雨,80后这批艺术家借凭时空任意门,在诚恳拥抱传统的道路上不断揣度认识自身的心灵世界,调整尝试最合宜适度的艺术表达。很明显,他们是不同的。而且他们仰赖这种独特且差异化的自我觉知确认自我存在。
樊心若《婆婆的缝纫机》是纸本水墨画,89年出生的她几近是90后艺术家,作品更多记录的是童年记忆和她的少女时代。童心、童趣,天真,依恋,无忧虑,不忧郁,影影绰绰间可以看到现代儿童绘本的影子。
孙尚楠《就这么飘来飘去》系列大量引入西方流行的画法,从中看到很多素描的痕迹,迥然于中国传统水墨画和水墨技法。从画作看背后艺术家的生活创作状态,这幅作品,主体意识强烈,带着一种隐喻,这种隐喻与海、海洋生物相关,包括自由、漂浮、享受、不伪装,甚至孤独。
他们敏感悲悯,但不矫饰过度,他们勇于表达,但不强求认同,他们孤独矜持,但不桀骜冷漠。这种与生活相关与自己经历相关的艺术作品不矫情接地气,你从中探测到与自己频率相似的敏锐纤细。
这批艺术家真正接上了曾经被战争中断了的中国艺术现代转型之路的旧辙,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和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他们是真正具备了主体意识的一代艺术家。这一代80后艺术家的中国精神已经更多地幻化为一种东方文化的现代气质。
三十而立,当下正是80后艺术家创作最旺盛的阶段,他们的画作诚恳、坦率、不矫饰、不伪装。商勇老师说,看待艺术有两种视角,一种是内向观,一种是外向观。艺术家在年轻时代就好比面对初恋,他们满腔热忱没有套路,有时甚至是硬化的,不会特别讲究讨巧。尽管有些画面不是特别完整,但贵在真诚感人。宇宙间的他们做为其中一个原点独一无二,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使他们的艺术个性更加突出,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时空双维度上的特殊气质都不可复制。
魏全儒的纸本设色《迷人眼》系列画借鉴了西方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与中国传统人体绘画春宫画相结合,在水墨领域并不多见。是80后艺术家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魏全儒认为这组作品有多种解读方式,其中有一点是他认为研究中国人体绘画春宫画不可回避,整个画面如同中国古代士绅,带着一点点淡淡的腐朽和雅痞。
顾真真《太湖系列》让人再次看到太湖水摇曳的感觉,在她的画面中“线”构成全画的韵律和节奏,笔法多样线条绵长,其中所带出的干湿浓淡,也制造了丰厚的层次,让画面深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抒展出水自由自在的轻灵之态,倘然适宜中留有清奇。
然而,九色鹿不只是有九色斑纹的神鹿。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世间万物,而九色鹿正是这种世间万物缘起性空的缩影。将“色”解构再拼接产生审美趣味,并揭示出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背后复杂的变化联系。
林聪文《畸谱》解构了九色鹿的形象进行再拼贴,形成一股荒诞震撼的审美趣味。这种超现实主义工笔画,保留了传统工笔画“尽其精微”的描绘性的同时,尝试融合潜意识和梦境、幻象,落笔则有,放笔则无。严肃的荒诞,更能够唤起真实存在的震撼感、精神力量。
他们是艺术界的质数,从海的此岸出发,向着彼岸进发。他们反复制作反复绘画,像一个手工艺人一样通过繁复的程序转化心印,真正实现与自我的对话。那些细细密密交织在艺术作品里的情绪,是他们对自我之存在的反复推敲与不断追寻。
邓先仙《灰色旧毛衣》有着浓浓的生活感,让人想起《陪安东尼成长的岁月》里的温情插画。作品抽离了某些现实棱角的生活场景,反向描述出童话中的成人世界,是一种理想生活的隐喻。
可以看出这批艺术家更多沉浸于绘画的私语状态,面对制式化的世界进行创作时,他们主动模糊或消解了一部分传统艺术形式中略显陈旧的框架模式感,做到了恰到好处的隐匿和表露。他们的作品呈现出精致、理性、不激动、有条不紊的气质,带着一种淡淡疏离感,而这种疏离的流露恰恰是某种现代性的体现。
在赵怡文《幻叠迷失》、《清水行》作品中,直线、几何、空间、画面,具象和抽象相互支撑若隐若现。人与景,物与境在他的笔下矛盾纠结,之后便是和谐。画面既有新时代的气息,又不失传统笔墨技巧与形式美感。遵循与背离、具象与抽象、线性与泼染,在传统的间隙间总有通径可循,他坚定地走着便觉豁然开朗。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以心入画,记录了起心动念的弹指瞬间,那种刹那间的动情落实到笔墨纸卷上,留住的是心相,定格的是最本心、最动人的片段。当我们真正靠近80后艺术家,惊喜地发现早已有人明了我们习惯隐藏的真实情绪,极力掩盖的骄傲自卑,那些深深渴望和不安抗拒。他们于某日某时将其心印落在纸上,这些时间节点上让人久久难忘的惊鸿一瞥,未曾被岁月完全风化,于此刻与永恒真正相连,令人感动。
画以最微小的消费,让人获得解放。陌生单数之间克制自持的精神联结,让我们从作品中感受到意味深长的拥抱,心中已盈满能量,不论是温情回眸过往,还是望向未知的远方,心火都不再忽明忽弱,内心的深邃优雅仿佛寻到了归途,这或许就是艺术给人的精神慰藉和深切关怀。
星月相掩于大海上,微风摇曳细雨也彷徨……绘画是最好的穿越之旅。未来之美,未知之美,混沌之美。站在21世纪这个时空制高点上,面对新与旧,进步与轮回,穷途与复兴,我们仍旧不知晓未来艺术形态是向上走还是向下走,但我们知道,艺术的价值,在于思想有为。
这批80后艺术家已然成形,他们作为与过去时代彻底断裂的一代人、真正全球化的一代人、最具艺术转型一代特征的人,必然将扛起中国当代艺术现代性的大旗,对未来艺术形态的确立起到预设的作用。
《未来形态——80后水墨大展》重回时间之思,不停于此岸,思考彼岸,通过提名的方法把这个时代相对优秀的艺术家集中起来,鼓励各个类型的艺术家在自己的方向上持续探索。看见彼岸,走向彼岸,或许并非所有的艺术可能都能成立,但相信其中一部分艺术家能够坚持走下去,成为某种类型的登顶者,走出气势走出面貌。
在时间旅行中发现彼岸的混沌之美,未知之美,追寻之美,心印之美。这批真正的未来艺术探索者与攀登者,让我们发现了未来艺术形态的前海,他们不被定义,拒绝框架,忠于自我,走向未来,上下求索,走出了独属于80后艺术家特有的优雅风貌。
咻忽之间,站在当下,我们看到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