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带的最好的工具就是大脑。用好大脑的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大脑。
今天我们来聊聊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我不是学生物的,学的是计算机。凡是和生物相关的名词,不负责解释。我也懒得百度,哪说哪了,你左耳朵一听右耳朵出去就好了。
按照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分为输入,输出,存储,控制,计算。我试着用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分析下大脑工作的过程。
目的是为了更高效的用脑。
1
大脑是如何完成输入的?
我们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接受外部信息的。
外部信息是大量的,我们不可能全盘接受,如果是那样,我们大脑的内部存储空间也不够。
我们是怎么筛选信息的呢?
“当嘈乱的一群人有人喊你的名字时,你一定听的最清楚。”
“当看集体合照时,你一定最先看自己。”
“当路过一群人时,你一定会发现里面的美女。”
“当给你100组疾病的名词时,你一定最先发现你有的病名称”
“当你学会了开车上路时,你才发现路上还有那么多的井盖。”
“当你用了孩子时,你才发现小区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孩子。”
我们筛选信息时,首先会自动过滤掉那些和自己不相关的。
类似于百度,是一个搜索引擎,它会在海量的数据里按照关键词搜索出和关键词相关的信息,过滤掉不相关的信息。
我们每个人都提前设置了很多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都是和自己相关的。
那么这些关键词是怎么设置上去的呢?
大脑是一个海马体,它有很多回沟,它会记录最近最活跃的哪些特征关键词。
这个体验在我们做梦时也会有,有句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关键词持续活跃进入到了睡眠时间。
那如何设置关键词就变得很清晰了,就是要多想这些词,因为和自身相关才会最活跃,要把这些词和自己关联起来。
当然,每个人的大脑生理机构不同决定存储这些关键词的数量和时间都是不同的,很多专业强的人都是因为很多专业关键词能够长期保持活跃。
这个可以进行刻意练习。
懂得大脑输入的原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举个例子吧,我是2011年开始研究“产品”的,之前一直从事的是项目管理工作。对产品毫无兴趣。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公司带的项目虽然很多,但感觉参与感不强,总是浅尝辄止。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开始,阅读了大量关于互联网产品的书。
后来又拓展到传统的产品设计。有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坚持每天分析一款产品,分析它的用户体验,功能设计,商业模式和竞争对手差异。
这些刻意练习,让我的大脑海马体的关键词增加了“产品”,“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等词,并通过习惯让它们长期保持活跃。
再然后,我感觉眼中的世界真的变了,我不仅会观察很多互联网产品,分析它们,走在街上,也会观察路过的每个商业,它们是如何盈利如何宣传如何改进等。
产品这个关键词的设置,让观察力变敏锐,让“创新想法”集中喷发,在2013年创业前期,我经过调研,形成了至少15个创业方向。
这和通过刻意练习,设置大脑海马体的关键词是分不开的,合理的设置,可以让有用信息做到自动采集,提高观察力。
在2017年1月开始的“营销”,刻意练习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重复。简单说,通过这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2
大脑是如何完成存储的?
大脑是通过一个个神经元进行存储的,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并且进行分类存储。
随着时间,很多信息就被忘掉了,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我们一直都忘不掉,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有的人不光记的快还记得牢?
首先,要有分类,分类让信息的管理更有效率,就像我们放在书架上的图书,放入快拿着也方便。
我们所有的方法,核心也不外乎“分类”二字。
这里我推荐使用“思维导图”,符合大脑的存储习惯,图形化也便于记忆,具体工具很多,请自行百度。
使用不用复杂,其实有时我个人也不用思维导图,但一定会记录个123。还比如听过一次三节课创始人的演讲,讲到产品设计的5个层次由浅入深是“工具,资讯,UGC,社交,通信”。
只听过一遍,过了三年仍记忆如新,就是源于分类。
那怎么记得更牢呢?
每一个神经元都会和其他的神经元进行连接,连接的数量越多,连接的管道越粗,这个神经元就越牢固。
这个和想象力是有关系的,同样,也是可以刻意练习的。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产品设计的5个层次,除了通过分类记忆。
我之前设计了碧园网的第三次改版,就是严格遵照这个逻辑进行了讨论,并且把这个逻辑分享给了很多人。
和自身相关建立的神经元连接管道是最粗的,多使用多分享会让连接更多。
再回到计算机的系统看一下,计算机一般采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数据有字段,也外键。
字段就是分类,外键就是通过想象力建立的外部连接。
存储的逻辑就是分类和连接。
3
大脑是如何完成控制和计算的?
这个是核心关节。
收集信息和存储信息固然重要,但如何处理信息才是关键。
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控制器和计算器处理的时间和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人工智能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先设计好规则,然后按照规则进行推理,这个需要通过验证不断迭代优化规则,同时对规则进行详尽描述。
第二种是类似于AlphaGo通过输入经验,进行自我学习,这个需要大量的数据做学习机。
人的大脑思考很复杂,也很类似。
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因为建立完美的认知规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通过数据小步迭代更重要。
接着以产品设计的5个层次举例子,这个信息的处理过程,是随着大量的实践不断修正和优化的。
输入和存储并不能改变信息本身,只有通过了使用和分享,才会对信息本身进行改变,从而实现认知的螺旋上升。
控制和计算就是大量应用实践,形成反馈对信息进行修正。
4
大脑是如何完成输出的?
输出就信息通过大脑处理之后,向外展示信息的过程。
这个过程最关键的要素就是逻辑。
比如计算机通过图形化输出到显示器,它要知道显示器的分辨率,按照像素输出。
这个是输出的逻辑。
大脑的输出逻辑是什么呢?
我们见过很多人逻辑清晰,言简意赅,也见过很多人逻辑混乱,沉冗拖沓。
好的输出首先要能总结,然后要有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逻辑。
逻辑是啥?逻辑是啥不重要,关键是会不会用,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123。凡事强迫自己列出个123。
其实这也就是分类,上面我讲存储时提过,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你快速有效的存储,对于提取数据同样是非常高效的。
有了分类,输出有些条理了。但这个还不够,还要有优先级,把重要的放在前面。
最后是文字的修饰,如何精简,这是细节,略去不提。
好,希望本文能对你科学用脑有些思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