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一本已经广受欢迎的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能适用。
做父母这件事是不需要上岗考试的,门槛极低。面对孩子这张纯白无暇的白纸,很多人都只会拿着不合时宜的工具乱画一通。想到你下笔的每一笔都无法更改,你如何对待你的孩子都深深影响着ta未来的性格和人生,不得审慎一点吗?
市面上的育儿书很多,但大多数都是讲技术方法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虽然也介绍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可行性办法,但更多在于传达作者的教育理念,重在为人父母之道。
比起各种公众号里的贩卖焦虑,这本书娓娓道来的文风,引据考典的严谨态度很让我喜欢,适合治愈新手父母的焦虑和急躁。为人父母需要技巧,但更需要道法。好的父母,不一定是高学历,不一定需要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一定离不开这三点。
1.尊重孩子
没有一个父母会说“对我就是不爱尊重我家孩子”,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孩子的现象却处处可见。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总是阻止孩子别动这个别玩那个,逼着孩子多吃点多穿点;上学以后逼着孩子去学自己不喜欢的兴趣班,把学习当作死命令下给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
书中的各种反例更是可怕,有的高知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从小到大都逼着孩子按照自己规划好的路线走,一步都不能错,孩子自己的想法总被打压,可怜的孩子在这种高压缺爱的环境下长期没有自信,对学习也没有热情,越学越糟,连性格都扭曲了。家长却还不反省,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自己却不懂事不争气,无辜的孩子可以说是被自以为是的家长给毁了。
“培养一个完全听话的孩子是件可悲的事,当一个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处处循规蹈矩时,那不是教育的成果,是生命中隐伏的久远的悲伤”。
“优秀孩子的家长,他们一般都很民主,遇到事情总是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探讨解决,非常讲究方式方法——最基本的态度是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只是就事论事,结果就是他们的孩子似乎分外懂事,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操心费力。”
那孩子小,如果由着孩子性子来会犯错怎么办呢?作者说:“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错上加错。不许孩子犯错误,本质上就是在剥夺孩子的自由。”
2.相信孩子
作者尹建莉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培养出的女儿非常优秀。但在书中可以看到她的有些做法常常与普通家长背道而驰,比如在《还珠格格》热播时,她不想让女儿错过精彩情节,又怕耽误作业,就让上小学的女儿边看电视边写作业;电脑游戏刚刚普及,她就“怂恿”初中的女儿玩电脑游戏。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都不得不担心,这不是胡闹吗?她的理由是,大人也有痴迷的东西,既然这些能给人巨大的快乐,就要给予孩子该享受快乐的权利。更何况生硬的割爱只能治其表面,并不能斩其根,还不如主动给孩子选择。
作者的做法为什么可行?因为它建立在孩子在被充分尊重的环境中已具有足够的自觉性和上进心,即使家长不加以提醒引导也能够管理自己、控制自己的基础上,才不至于因一点放纵就养成坏习惯。作为父母,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愿意去做一个人见人爱,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只是有些家长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觉性,表现的破罐子破摔了。
“要相信孩子的天性是向善的,上进的。孩子身上原本有一种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天性,如果一种‘控制’对他的个性及意志没有损伤,而是帮助他更好的适应一些事情,他就会在这种适应中更加健康的发展出自己的天性,并在体内生长出自我控制的力量——这就是孩子‘懂事’、‘自觉’的来源。”
其实,家长和孩子从不是上级与下级、管制与被管制、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为什么一定要预设孩子失去家长的“耳提面命”就会“学坏”呢?。要敢于放手,给孩子自己犯错误和成长的机会。相信孩子跌跌撞撞的摔跤不会摔坏,只会走的更稳;相信孩子不是只会依赖妈妈的小屁孩,他足够有自己的主见独立做决定;相信孩子不用父母陪着也可以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相信孩子的意志力,可以完成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任务。
3.你想养出怎样的孩子,自己就要成为怎样的人
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育儿就是育己,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为什么要要求一个还不够成熟理性的孩子要做到呢?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篇目是《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实事求是)》。“没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浅;即使他很努力,也总是后继乏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没有底气;即使他想要去爱,也不会好好把握。他既缺少平和与宁静,也做不成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也缺少个性和创造力,难以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实事求是四个字,说起来很简单,意思也很好理解,但如果要真正践行,则要穷尽一生的努力在知与行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这就是它为什么这么珍贵的原因。
父母在成人社会中摸爬滚打数十年,保持一颗初心和年少的单纯几乎不可能,可是为了孩子能记住这做人的黄金信条,作者和她的丈夫总是提醒自己尽量去做到实事求是。比如一次给领导表示感谢的送礼,本不需要让其他同事知道,可是作者的女儿当众童言无忌说了出来,开明的父母并没有横加指责阻拦,也没有选择遮遮掩掩,而是干脆大大方方的承认。牺牲了自己的面子来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有什么比这样的教育更加有份量呢!
许多父母自己看不进书,却要求孩子必须努力学习;自己一事无成,却要求孩子样样优秀。父母起不到榜样作用,言语就失去应有的力量,教育就没有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在孩子面前树立知行不一的坏榜样,使孩子产生叛逆情绪,恶果连连。
自我完善是贯穿一生的事,为什么老说要与孩子一同成长?因为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在孩子身上最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勉励自己去做到,不正是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吗?
家庭教育是一个大课题,但它往往体现在每一处日常的细节中,落脚在最朴素的道理上。很多父母宁愿为孩子付出生命,也不愿在教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宁愿付出很多金钱,也不愿去反思自己的问题。请父母都读读这本书吧,把美玉般的孩子重新还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