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9年,西汉帝都长安千里之外的山西平遥,时称中都。
一位年轻人正如往常一般,无所事事坐在府中。
忽然有使者到。
劈头就对他说:“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请你进京去当皇上。”
“什么什么你说什么?”年轻人莫名惊诧——他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而可能对来使身份起疑。
但这位年轻人生性谨慎,他知道接下去得办两件事。
1、让自己冷静下来,在大脑里把近期京城传来的碎片消息过一片,看看能不能推理出到朝里发生了啥事儿;
2、找手下的心腹大臣们来商量办法。
他知道,八月份吕后去世了,她虽然不是他的生母,但人家是刘邦的正宫皇后,是他名义上的嫡母,所以正服丧如仪。
他也知道,自己的侄儿,大哥刘肥的儿子,齐王刘襄在吕后死后没几天就起兵西进,要干掉吕后那老娘儿们的一家子了。
然而为什么齐王会这么快起兵呢?京中有没有内应呢?年轻人只能靠猜。
再后来,当时掌权的吕后两个侄儿吕禄、吕产派了颖阴侯灌婴去阻击齐王的兵马。
当年轻人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微微一笑,知道这家人恐怕不能长久了。
灌婴是何等人也?
刘邦起事之初就一力跟随,开国元老,功勋赫赫,对刘氏忠心耿耿,岂甘受吕氏驱使?
果然,灌婴军至荥阳之时,便拥兵不前了。还派人跟齐王和其他诸侯说:“咱们大家都先别动,兵马先屯着,等吕氏开始作篡国作乱的时候,再一起杀进关去,作了这帮孙子。”
——于是吕氏就惨了,白白给了灌婴一枝兵马,与齐王等人合兵一处锁住关外,让他们的势力范围只剩下了关中。
这是吕氏出的第一道昏招,也是最大的败着,当他们把灌婴派出去的时候,灭亡就是迟早的事儿了。
再后面的事情,年轻人大概就不大清楚了。
毕竟时间太短了,吕后去世才一个多月呢,中都与长安相隔遥远,在那样的年代,即便诸侯王在京中都有耳目,但事起仓猝,即便年轻人已得吕氏被灭的消息,许多内幕也来不及侦知详细。
更何况,他大约怎么也想不到,皇位竟会落到他头上来。
那么,吕后死的这一个多月里,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会叫一位千里之外的年轻人进京即位呢?
起因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宗室子弟——朱虚侯刘章。
此人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齐王刘襄的弟弟。一直在长安居住。此人一直看不惯吕氏外戚,偏偏又被强迫娶了吕禄的女儿作老婆,很郁闷。
所以吕后一死,他马上派人跟哥哥齐王说,你赶紧派兵打进来,我和大臣们给你作内应,把姓吕的都杀了,皇位就是你的。
齐王刘襄一听,这么好的事,咱必须得干啊。
于是把不肯配合起兵还要造反的齐相召平给杀了,顺手把琅邪王刘泽骗到齐国,拘起来,把琅邪兵也收编了,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结果吕产吕禄脑子进水,派灌婴去干刘襄,灌婴大兵一至,不打仗,却偷偷派人跟刘襄说,咱是一伙的,先别急着干架,等老吕家的人开始动手了,咱再一起收拾他们。
刘襄一听,OK!这样更省事。
便也按兵不动了。
但是刘襄他们不动,另外一伙人却开始动了。
当时情势很复杂。
这边吕产吕禄一伙人,外怕齐王大军打进来,又担心灌婴反叛他们(其实早叛了,只是这群猪还不知道)。内又忌惮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人作乱。
那边各诸侯比如汉惠帝刘盈的几个儿子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以及吕后外孙张偃等人都在京城,但他们和其他大臣也不敢乱动,因为其时朝中和京城军队掌权的人都是姓吕的,这帮诸侯大臣命还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所以也龟缩着。
麻杆打狼两头怕,说的就是这时期汉朝的斗争形势。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打破僵局的还是老炮儿陈平和周勃。
当时周勃虽然官职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太尉,其实已经没有实权了。
但有一位大臣曲周侯郦商,他的儿子郦寄和吕禄关系很好。
老辣的陈平和周勃当即劫持了郦商,逼郦寄作了间谍,跑去骗吕禄说:“这天下是高祖和吕后一起打下来的,刘氏封了九个王,吕氏才封三个王,诸侯们都觉得这理所应当。但问题在于,现在吕后死了,皇帝还在吃奶,你一个赵王不到自己的封国就任,却在京城作大将军,手握重兵,现在大家伙都怀疑你要谋反哪!咱哥俩关系这么好,我劝你一句还是回你的赵国去,把兵权交给太尉,如果你还不放心,还可以跟大臣们盟誓,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齐兵必罢,大臣得安,你也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了。”
吕禄一听,有道理啊!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呢?
一、说明吕氏知道自己被封王是大家不愿意的。
二、说明吕禄他们未必真有篡国之心,要不然也不会同意把兵权交出去。
三、说明这个吕禄真是一头彻头彻尾的猪!
正因为有上述三个原因,所以郦寄这番话一说,吕禄先觉得意外:“哦,原来大家伙并不是不愿意我封王啊!说得也对啊,天下是高祖和吕后共有的,他们家封了九个王,我们家才三个王,这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嗯,有道理,看来原来是我多心了。”
这么一想,下面的理由就更能接受了。
汉朝规定成年的王是不能住在京城的,更不用说还掌兵权了。封王的目的本来就是因为天下太大了,天子一个人治理不过来,分给各位王爷帮着一起治理,所以说诸侯王国是为“天子藩屏”,哪有封王不去治理自己的封国,却来管天子的事?
——原来其他诸侯和大臣们对我不爽,原来齐王要派人来砍我,原因在这里啊!
于是吕禄决定要把兵权还给太尉周勃。
他派人把这想法告诉了吕产和其他吕氏族人。
结果呢?
结果这举族都是猪,居然议论纷纷,犹疑不决。
还是吕后的妹妹吕媭一介女流之辈脑子比较好使。
有一天吕禄和郦寄出去游猎,经过吕媭的家里,吕媭见了这俩小子大怒,把所有的珠玉宝器都搬出来,狠狠摔在地上指着吕禄的鼻子吼道:“你他妈当将军的人,却不要军权,吕氏一族要被你害得死无葬身之处了!这些珠宝迟早是别人的,我也不想守着了。”
这一怒,吕禄暂时不敢把将印给周勃了。
然而,如果世上没有猪,便也不会有骗子了。
这次骗不成,咱接着忽悠。
过了几天,郎中令贾寿从齐国出差回来,去跟相国吕产汇报工作。
他一见吕产就开始埋怨:“领导啊,你不早点回你的封国去,现在你想跑也跑不了了!”然后一五一十把灌婴和齐楚等国联手的事情作了隆重的汇报。之后催吕产赶紧入宫,控制皇帝、拥兵自卫,还可能有一线生机。
但这贾寿也是说话不看地方,他口沫四溅说得吕产惊心动魄之时,却忽略了在场的还有一个人——平阳侯、御史大夫曹窋——这可是前任相国曹参的儿子,根本苗红的开国功勋之后!
曹窋一听,这吕产要进宫挟天子以令诸侯,那还了得,赶紧骑快马“驰告丞相、太尉”——所以说吕氏这边要么是猪,要么是猪一般的队友。
周勃一听急了,想凭老面子直闯当时京城两大驻军之一的北军,控制军队。然而没有印信,人家不让进。
正着急着,另一个开国功臣之后,襄平侯纪通——当时负责掌管皇帝印信——利用职务之便,
持节(节是一根装饰着旄牛尾的竹杆,是皇帝特使的信物),矫诏皇帝命太尉周勃接管北军。
这边周勃进了北军军营,然而兵符还在吕禄身上呢。
于是周勃又令郦寄和另一位官员典客刘揭先继续去忽悠吕禄说:“皇帝已经命太尉掌管北军了,要你乖乖回封国去,你赶紧把兵符还给人家,然后辞去,不然,祸且起”。
这头猪这次终于上当了。
周勃一拿到兵符,立刻召集大军,立正、稍息,然后说:“准备扒衣服——为吕氏的,露出左肩膀;为刘氏的,露出右肩膀!”
所有人齐刷刷露出右肩!
事就这样成一半儿了!
还有另一半——吕产!
周勃下令平阳侯曹窋跑去找负责宫门守卫的卫尉,让他们不要放吕产进宫。
刚安排好,吕产就来了。
——他这时候还不知道吕禄已经把北军交给周勃了。
啪啪啪,吕产带了一队人马要进宫“挟天子”,然而吃了闭门羹。只好往回走。
曹窋立刻快马向周勃汇报,周勃此时心里也不是很踏实,他还担心不一定能干得过吕氏众人,毕竟南军还在他们手里,于是也不敢公然下命令杀了吕产,只含含糊糊地对正帮着周勃监守北军军门的朱虚侯刘章说:“快进宫去保护皇帝!”
这个朱虚侯是惹事儿的主儿,带了一千多人杀入未央宫,正看见吕产站在那里,二话不说大片刀就砍了过去,吕产脖子一缩,我滴妈呀,一溜烟跑了。
此时,正值下午三四点,忽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吕产的随从们乱成一团,毫无斗志。
朱虚侯趁乱一路追着吕产下去,在殿门外郎中令府的厕所中杀了吕产。
至此大局已定,开始清算倒攻。“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而那个被忽悠得找不着北的吕禄,也被“捕斩”。那个有先见之明的吕媭被活活用棍棒竹板打死!
之后,派朱虚侯通报京城外的齐王,于是齐王和灌婴两路兵马都各自罢归。
然后呢?
然后这帮大臣还没完。
他们决定废了现在的小皇帝,而且所有刘盈的儿子都不能坐这个宝座。
为什么?这些人都是吕后的亲孙子啊!被杀的吕氏族人都是这个小皇帝以及他几个兄弟的表舅之类的亲戚,再说了,搞不清楚这几个小孩跟自己奶奶的感情如何,万一他们长大后要为自己的奶奶报仇呢?
所以诸大臣说:“及长用事,吾属无类矣。”意思是等这几个熊孩子长大掌权了,咱们这些人都得死啦死啦滴!
于是找了个借口说这几个孩子包括在位的小皇帝在内,都不是刘盈的儿子,是吕后抢别人的小孩冒充自己的孙子,然后再让他们做皇帝做诸侯,目的是为了吕后专权。
借口也找了,大家也都一致通过了这个借口,
剩下的问题就是,找谁当皇帝?
第一个讨论的人选是齐王刘襄。
这是必然的,这次如果不是刘襄出兵,恐怕也没这么快灭了吕氏。而且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啊!
然而想想又不行。
理由是刘襄老娘家也不是什么好鸟,尤其是刘襄的舅舅驷钧,“恶人也”。一旦刘襄即位,有可能又会冒出来一个“吕氏”。
可怜的齐王就这样白忙活一场了。
想立淮南王,但年纪太小,而且“母家又恶”,也不行。
——这帮大臣都快患上娘家恐惧症了。
想来想去,还是代王刘恒吧。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平日与世无争,老娘薄太后也不太受刘邦待见,所以刘恒被封到山西代地去的时候,薄太后也出宫跟儿子去了。
在大臣们眼里,代王老实巴交的,应该是个好捏的柿子,而且母家又没什么势力,控制起来比较方便。
(顺便说一句,有学者分析,他们不让齐王刘襄当皇帝,就是齐国势力太大了,几个兄弟朱虚侯刘章等都如狼似虎,不好控制!)
于是,让刘恒当皇帝的提议一致通过,便有了本文开头所说的故事。
本文开头的年轻人,就是代王刘恒。
现在让我们回到刘恒这边。
你说如果你是刘恒忽然接到让你去当皇上的消息时,会怎么反应?
当然犹疑不定啊,当然惊大于喜啊。
一个不受宠的王子,忽然一步登天,谁信啊?
再说按常理,轮也轮不到他啊。
论正宗,有刘盈的儿子们;论势力,有齐王刘襄他们。
怎么偏偏会找到都快要被天下遗忘的自己呢?
于是找手下来讨论。
果然,有人劝他不要去,说没这好事:“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此也……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意思说,这班大臣没一个好鸟,他让你当皇帝,谁知道在想什么?还是别去了。
当然也有人说可以去的,因为现在刘邦的儿子只剩下代王和淮南王两个了,代王年纪最长,找你当皇帝也很正常啊!
说来说去,没个决断,还是占卜。
大吉。
还不敢定,派舅舅薄昭去见周勃,这才得知过程。
于是也就不浪费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了,启程进京。
然而还是怕有变,快到京城的时候,又派心腹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
你看,这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吧?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刘恒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啊。
他不知道大臣们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让他当皇帝,他不知道其他诸侯王怎么想的,他不知道还在位的那个小皇帝这时候在干嘛,会不会反戈一击?
作判断最难的就是信息的全面占有,所以几乎所有的判断都带有赌搏的味道。
好了,顺便说一句,代王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开启文景之治的牛B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