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策马扬尘,执杖天涯。
有人深谙生活如流水,深在其中,寂静流淌。
有人勤恳守着一亩三分地,没有岁月可回首,也无前程可问。
有人有点才华,有点张扬,有点不可侵犯,有失人情味。
有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灰色的人生底色,空洞的灵魂里仿佛能听到无望的回声。
2017年不动声色的到来,你的内心是不是恰好相反,一波焦虑未平,另一波考验又滚滚而来?
昨天看到二冬在终南山的近况,他花了不过万元在偏僻的终南山上租了个老院子,与清风明月为伴四年,和虫鸟狗鼠私语,和花草树木同眠。
不写夏虫袭扰,不写冬寒刺骨,种菜写稿,清贫乐道,安守四季。
我佩服这样的人的境界,世界那么大,你们都叫嚣想去看看,好像只有“到此一游”才能治愈不安的灵魂。
可他守着那一方天地,心里宽得仿佛装下了整个世界。
我说我也希望去乡下择一地而居,猫猫狗狗,花花草草,布衣粗食,阳光雨露,借山而依,享万物灵气。
先生说同样的春有百花,夏有蓝天,秋有圆月,冬有雪,为什么一定要折腾去穷乡僻壤。人们都在与时俱进,趁着年轻都在奋斗,这不是打科研打正在奋斗的人的脸吗?
朋友立马说孩子上学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偶尔体验还可以,长期的话,生活开支来源怎么办?倒退回一名农民,那之前的寒窗苦读是不是差不多白费了?
好现实的问题!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上有孝道,下有责任。
但尊丛内心的召唤又何偿是一种错,他愿意与孤独为伍又没违背法律道义。
我愿意看着孩子放学了带着狗狗去田野奔跑,去栽菜种花,学会尊重万物生长规律,去呼吸新鲜空气,夜晚一家人窝在一起读书,不用在雾霾天里守在家里与电子产品呆上一整天。
我想要释放孩子的天性,去爬树,去抓鱼,去玩泥巴,去草地里打滚,让他们健康快乐,有人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感到饱满的幸福和快乐。
当孩子以快乐为坐标,有自由和爱陪伴,有诗经指引,他会心中自有数地去选择他想要去过的人生。
我们小时候有自由很快乐,有“母鸡护小鸡”的爰,但精神上很贫瘠,无人指引,没有阅读座灯塔照亮,一次次迷航,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2017年,1月4号,扇贝有一则新闻,105岁高龄的法国老人打破骑自行车世界记录。
看着他布满皱纹的笑脸,苍桑而坚定。突然觉得自己在他面前也还是个孩子,惭愧着抬头仰视。
在心理学家武志红的眼里“巨婴”是一个贬义词,粗糙概括就是指一个人身体已然成熟,但精神上还处在婴儿时期,无理爱破坏,过渡依赖。
可是换一个角度想,就允许自己再当一回孩子吧!
自给自足地好好爱自己,像个孩子拥有一颗糖一样容易被满足,像孩子一样重新探索发现新世界,像孩子一样有伴追逐嘻戏就万事足的开心模样,像慢慢长大的孩子一样开始学习一项技能,像学龄的孩子一样培养阅读的习惯吧!成为日后照亮你的灯塔。
像个孩子一样重新再探索成长一次吧!生命还漫长,像允许孩子试错一样的原谅自己之前的荒废。
不过高期待打破世界记录,但期待打破原本像死亡心电图一样一条直线到底的人生记录。
至于孝道,好好活着就是孝,至于责任,能为自己的所选所择承担不抱怨就是负责。
迷航的我们回不去没关系,就地再出发,争取活到百岁还意气风发。
你允许自己当多久的孩子决定你未来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是为了生计被动选择某一种生活方式,错把生活当成百米冲刺一样,竭尽全力向前跑,可真相是光助跑就已经精疲力尽了,殊不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能坚持下来的都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