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培训完毕为什么没效果?安排任务在什么无动于衷?
世界那么大,让我们的思想出去走走,换一种视角这些问题便得以改善。
在上学期的培训课上,老师为了让大家体验一下做培训师的感受,我被点名作为试讲同学的其中一位。要讲的内容是课本某章中的一小节。
因为自己平时也不喜欢那种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罗列,然后上课一直对着PPT念稿子的方式,所以备课时我并没有按照课本的框架,更没有那么做。相比,自己更喜欢一种类似于讲故事的方式,把课本内容串讲起来,有开始、有发展、有高潮、也有结局。或许是我相对于前面几位同学不按套路出牌,激发了老师的思考,点评方式也变了。
重点来了,讲完后老师点评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如果在培训中,你花的很大精力去动员员工,时间也花了,钱也花了,但是培训完事后员工他们还是不行动,作为培训师你怎么办?
这样的场景有没有特别熟悉?
事实上,类似的场景很多很多,而且我们每个人必然会遇到这些问题。例如,今晚你想找个闺蜜陪你一块逛街,你去找闺蜜A,死缠烂打最后还是自己去了,你说她不够意思;再例如,爸妈总是叫你不要做这个不要做这个,你是不是烦透了,直接把爸妈的话当耳旁风刮过;再想想将来,自己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孩子不听话你会怎么对待这个问题。
《权力与领导》这本书,与其说是写给领导者或者企业高管,不如说是写给每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迟早,甚至总是会遇到大量的此类问题。你说了,为什么别人总是不听?
对于想要成为领导者的人,问题在于,你能否学会成为更有成效的领导者所需的一切?
同理,对于想要改善以上问题的人,问题在于,你是否学会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所需的一切?
如何与他人共事、如何与他人沟通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行为?我把书中的全部内容总结为两部分:
1.管理别人,先从自我管理开始;
2.何为改变自己?如何改变自己?
两者的关系正如书中所言,领导就是管理能量,首先是管理你自己的能量,然后是管理周围人的能量。
Part1、管理别人,先从自我管理开始
哈佛幸福课第5课《环境的力量》中,讲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小练习:
让学员跟着做,举起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成直角,然后尽力围成一个圆。把这个圆放在下巴上同时说"把这个圆放在脸颊上"。看学员的情况。结果多数学员都跟着讲师把这个把圆放在了下巴上,而不是脸颊上。
这就是问题,多数人都是照你做的做而不是照你说的做!
老外讲师同时指出:这个观点也适用于领导,领导最重要的不是说的话,而是以身作则;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不是告诉子女诚实很重要,而是你自身有多诚实。
再来回过头来看《权力与领导》这本书,书中大部分内容其实讲的就是自我管理,而不是领导他人。领导为什么要以身作则?下属会做你做的,而不是你说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无法用自己的优势影响别人而是借助职权强迫别人做事,那么他就是在拄着领导这个拐杖走路。尽管可以让短期工作得以完成,但这不是领导。这是威胁和强迫,它最终会削弱你领导他人的能力。
培训员工迟迟不去行动,你是不是在借助职权胁迫员工做事呢?
强拉闺蜜陪自己逛街,你是不是在借助友情在胁迫闺蜜做事呢?
教育孩子不听话,你是不是在借助大人的权威胁迫孩子做事呢?
管理别人,先从自我管理开始。共勉。
Part2、何为改变自己?如何改变自己?
作者先把人类行为分为三个层次:1.看得见的行为;2.有意识的思想;3.价值观、假设、信念和期望(即VABE)。最重要的是,理解第2、3层次的行为,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事实上,这本书探讨的主题是,要了解VABE(价值观、假设、信念、期望)以及它们怎样影响行为。如果你了解别人的VABE组合你就会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行为方式背后的原因,从而为领导、影响他们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培训完毕为什么员工迟迟不去行动?
找闺蜜陪自己逛街为什么她拒绝了你?
教育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
上级安排的任务为什么无动于衷?
……
当我们观察某事时,我们会立刻把这件事与自己有关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系列价值观、假设、信念和期望(VABE)进行比较。我们的观察结果和我们的期望之间出现任何差距,都会产生问题。如果没有发现差距,事情就是它们应该有的样子,我们会放心地继续。
当我们说某人应该做这个或者应该做那个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某个VABE而已。
培训内容表达的是企业的VABE
找闺蜜陪自己逛街是表达自己的VABE
教育孩子是表达自己的VABE
上级安排的任务那是表达他的VABE
……
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员工、闺蜜、孩子甚至是自己不禁想骂一句:与我有毛线关系!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行动?为什么不改变?关键在于人们所见与他们所信之间的比较——即感知与VABE之间的比较。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例如你找闺蜜陪逛街),而是我们对身边发生的事件与我们对应该发生什么才会激发我们行为的个人基本假设之间的比较。
我们常说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那这里所改变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关系链条来解释:事件+VABE→结论→情绪→行为。
在现实的场景中,例如身边的朋友对自己说:“哎呀,你看你就是笨手笨脚的家伙”我们会立刻做出反应——很可能由于这句话而生气和反击。有必要指出,并不是对方让我们生气,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对对方的评论感到生气。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调整或者改善自己的潜在VABE(上文,笨手笨脚不是形容自己蠢,而是自己练习的次数少而已),那么我们在听到这个评论后可能就不会心烦意乱或者攻击报复。与此同时,深层次VABE的改变促成自己行动上的改变,自己下意识会督促自己要多加练习,改变现状,不断地完善自己。
至此,我们便实现了改变自己。
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事件件+VABE→结论→情绪→行为这条关系链模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影响他们。有了这个模型,你就能开始变成一个第三层领导者,撼动人们的心灵,而不仅仅是控制他们的头脑和双手。
最后,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作者引导我去思考学习那些曾经在课上学过的似懂非懂的知识点。
和多数旅程一样,向导只能为你做这么多。最终,每位旅客还是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走过这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