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what i am
你是谁,你从何而来,你该走向何去。
01
我们都是一个人,在一群人的期待中诞生,一群人哭泣声中离去。
茫茫人生,头十年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中间三十年苦逼作乐,后四十年皮囊般的存在。
或许是在娘胎中就有记忆的存在,在子宫天然安全无害的环境里,从像一粒种子,慢慢的长出四肢,竟而有了四肢,心肺。
呱呱坠地那一刻,我,也包括你,独立的存在了。
小时候的你,不知道从哪来,为什么会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味的听信爸妈逗自己的话,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所以要好好听父母的话,不调皮捣蛋。
渐渐成长的你似乎有了思想。小学总有一个命题作文,你的梦想是什么,科学家?警察?老师?
再后来,步入青春期的你知道了喜欢,会为心上人想要引起他/她的注意,总会做一些特别傻的事情。
幼儿,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工作,然后结婚,生孩子。
一直以来,你是谁呢?
父母的宝贝,老师的乖学生,情人眼中的西施,老板的好职员,一位称职的好妻子、丈夫,孩子的爸妈。
02
我,从小到大也扮演过许多角色了,直到现在,对人,对事,都是要分开谈的。
和父母、好友、伴侣相处,这些当然也不是一样的模式,对不熟悉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我”是不一样的。
在朋友面前,像是一个疯子、傻子,可是在陌生人面前害羞,害怕,不敢说话。
一共有几个“我”,真实的自我,关系中的自我,想象中的自我。
在心理学家Tory Higgins(1987)看来,真实的自我指的是,“在我们实际拥有的个性特质影响下的言行举止”。无论这些特质来自于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经历的塑造,也无论这些言行举止在他人或是我们自己眼中是“好”是“坏”。
可以说,“真实的自我”就是骨子里的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会做怎样的事。
另外,学者Gan与Chen(2017)指出,人们在不同的关系中,面对不同的对象时还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行为,而这种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又被称为“关系中的自我”(relational self)。
很多时候,我们的“关系中的自我”并不总是和“真实的自我”完全一致,且我们也会在不同的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中的自我”。
就好像,有时候我们可能在同学/同事面前,表现得乐观、自信,但在父母或伴侣面前,表现得多愁善感或总在自我怀疑。
我们之所以会表现得与真实的自我不完全相同,有时候未必是主观上刻意为之的,而是我们根据对方与自己互动的方式、不自觉所做出的回应。
比如,当对方总是一味地否定我们时,我们就更可能在与Ta的关系里表现得不自信或自我怀疑。
人们往往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关系中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在亲密关系中自由地做自己——希望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可以是本真的、无需经过修饰的、完全符合我们原本个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对方能无条件接纳这样真实的我们。
在当下,在一些关系中,我们也要“不止于”真实的自己,我们渴望做想象中的自己,即“想象中的自我”,就是我们心中关于“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这样的人会拥有哪些特质?”
想象中的自我,可能是在成长中的、未来的“真实的自我”。
“我”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象中的自我是成长的,比如我要变得更坚强。
很多人总是误以为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所以,常常会不顾对方感受地做自认为真实的自己会做的事。
不要因为自己是父母的孩子就可以无底线的伤害他们,不要认为你的好朋友不会因为你的玩笑话而心存介缔。
甚至觉得如果自己为了顾及对方感受而改变一些行为的话,就是违背真实,是一种虚伪的、为了迎合对方的套路。
我们不会因为这一个举动就变得虚伪,在有做真实自己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有保护好这段感情的需求,而考虑对方感受就是我们为经营这段感情而付出的努力,并不是虚假的套路。
有时候的我不是我
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自我”本就是不断获得的,它存在于未来,是我们试图发展自己时的目标所向。
所以
我就是我
03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快乐是
快乐的方式不是一种
最荣幸是
谁都是造物主的光荣
不用闪躲
为我最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韩大爷读写营 秋秋秋晓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