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有主席台的操场上向远处看,想想刚刚她们所说的她们的青春。那……自己的青春又是什么样的呢。仔细想想,高中三年好像并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地方,复习一年,除了漫天的试卷,剩下的只有他的一切细节。
他很高,很白。热爱学习,偶尔腼腆,不胖但瘦的健康。有一副好心肠,喜欢傻笑。会在那狭窄的过道里主动为自己让路,会红着脸说谢谢,会万分耐心为自己讲题,也会在看见她进步的时候替她高兴在讲桌上玩她的手,一起走的时候揉她的头,会为她把乱头发拨正,也会塞给她他爱的零食,他不知道,从那以后她吃的所有饼干都是他喜欢的味道。也曾聊天到深夜,也曾在生病时担忧……记忆里慢慢的都是他的笑容,那似乎就成了那段艰难岁月里无助的她唯一的支撑。后来,闺蜜说,这太过美好你们应该在一起的,哦,好像不在一起会更好。可是那已经无所谓了呀。上半年六月八号最后的英语结束之后,她向他索要了一个拥抱,说了最后的不舍,然后,分道扬镳。
她还记得他的声音他的笑容他的校服很大有阳光的味道他说过得每一句温暖的话可是这已经没有意义了呀,他去了上海开始他的新生,她留在本省继续平淡的生活。以后,可能再无交集。也曾想过努力一点然后去到他在的城市去看看他生活的地方,只不过被时间冲淡了所有的想念,可能,还是喜欢的不够吧。坐在台上的她自嘲的笑了笑,从来没有说过喜欢的事,也不该去打扰他的新生活吧。
见过这么一句话说,故乡的云,随手的诗,十七岁的你,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也许是吧,看到彼此成绩的时候,就知道,哦,今生在无羁绊。
来到大学的她,给人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印象,后来渐渐暴露本性。宿舍一共六个人,宿舍还好,舍友也还好,虽然有时候会有性格上的摩擦,比如给谁谁刷卡她没还,用了谁谁的东西她不喜,或是她们谁谁一起不带自己……每天都在发生,但矛盾总是在一天之后烟消云散。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呀。她很庆幸自己所在的宿舍很和平,没有那种一言不合就毒舍友的人存在,哦,保住了一命真好。大学第一堂课,中国近现代史,好好,认真听,第二堂课,思修。作为一群纯理科女,在大学开始,分别上了历史跟政治还听的认真不敢玩手机不好打瞌睡,她想,这应该是整个大学课程中,听的最认真的历史政治课了。大学的活动很多,她满心欢喜下定决心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社团,最后却也因为学长学姐的拉拢进了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的这个社那个社,都说,社团多了会锻炼一个人的能力,可后来她发现,这些除了会增强自己喝酒敬酒说官方话的能力在,在没有用处,反而因为聚餐让自己的钱包空了。再后来。她逃了第一堂毛概课,后来是思修,再后来,除了专业课以外几乎所有的课她都拒绝听讲,或玩手机,或看书,或睡觉。这便是适应大学的表现了吧。她也迷茫,我应该做些什么不让青春白白溜走呢,想了许久也做了许多计划,但无一不付诸东流,因为迈不开第一步。后来在兼职的时候发现有自己一半高的孩子都已经开口叫自己阿姨的时候,才发现,呀,我的青春什么时候已经没有了呀。再后来,身边的人陆陆续续的找到了对象,开始秀起恩爱,自己还是孤身一人,想要的东西自己买,自己的东西自己拿,她开始感到孤独。但也没有渴望自己赶快找到男朋友,这个东西,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她不能因为寂寞,而浪费两个人的感情。
最后,自己的大学也就没有什么,可能特别的地方还没出现。但今年是个值得纪念的一年,上半年还生活于水深火热,下半年却又不知所措。她希望自己能搞些事情,也希望自己能忘了他,留下记忆就好吧。
天冷了,有一场似下未下的雪,而她,现在只想做一只冬眠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