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是关于商业的本质的讨论,或者说是事情本质的讨论,意思是做一个事情和这行业要看透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一个对我来讲似曾相识理念,第一原理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谈到这个事情《思维模型初探-7-如何寻找第一性原理》。那么在这个小节里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有专门讲到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本书的作者也是非常愿意与读者分享小米的商业思路的。
因为在我看来,任何事情都应该存在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个本质决定了这个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外部环境纷纷扰扰,但是总的趋势总是曲折前进的。
在小米布局手机,是看到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大潮,手机已经不是一个通话的工具了,它已经作为了一个连接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是一个入口。而作为一个入口,是否就代表谁能拥有的入口越多越好,小米为什么没做app而是直接做了智能手机,因为手机还能很快有盈利,而app遥遥无期,而当时雷总也有资本去做手机。从金山出来的他一直是做软件的,从wps到各类游戏,为什么转而去做硬件。按照网上的资料,雷总在做wps的时候就对通讯工具比较喜爱,喜欢追潮,在做了3年投资人之后,也在思考当时最火的苹果手机,他认为最好的苹果手机也有很多去缺点,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习惯,所以他认为如果性能和苹果差不多的国内品牌,也许会能成功,所以他就和朋友成立了小米公司,他们要做中国的手机,所以就有了他的新名字“雷.布斯”。
纯粹个人分析,也许雷总从一开始就在布局,做一个很大的盘子,也许是边干边说。在本书中有提到小米没有5年计划,因为世界变化太快,谁也无法预测明年的事情,谁又能说5年呢,所以小米在奔跑中思考,在不断迭代中进步。但是我认为小米其实有个简单的逻辑,就是要先做一个入口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再多元化发展,而这个平台如果只靠软件平台,已经无法做起来了,有阿里,有淘宝。所以他们新作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这个平台有些另类,不仅仅是卖货的平台,而且是孵化的平台,不仅送上马而且扶一程。
在雷总的梦想里,在获得财务自由后,要为理想奋斗,万一成功了呢!所以在2010年国内手机市场已经竞争严重的情况下,依然扎入了这个当时的红海,也许是看到了RDT模型(超额利润行业组织模型),从这个模型出发,是头部区域吸引了雷总。
附:RDT是组织理论中的观点,核心论文可以参考Pfeffer and Salancik的早期文章
RDT模型
(1)研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环境。
(2)选择超额利润潜力巨大的市场。
(3)找出在此行业赚取超额利润所谓的战略。
(4)发展或购买实施战略所需的资源和技能。
(5)利用公司优势(发展或购买的资产和技能)实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