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摘要:
1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这是个“死结”。为什么呢?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选择痴迷于学习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2基本途径
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体验/试错/观察/阅读
3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建立并完善一种突破人类个体局限的系统的思考方法——科学方法。参见《学问与决策》
我们知道,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恐惧,而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于我们害怕未知。这样看来,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无所不知。开启心智、正确思考,更值得我们投入时间与精力。
4经验局限
阅读、记录、表达、思考
在知识正确传播的过程中,语言、文字以及逻辑思维有多么重要。
只看结果,不究原因,或者乱解原因,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想法和做法啊!所有学习过程(或者说知识传递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经验主义。“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个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会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关键的第一步是:记住并理解以上的例子,牢记在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再把这句话变成经验,用它去类比未知,而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5自学能力:
阅读能力(信息甄别能力)→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接收信息的过程,故在阅读之前就肯定要有一个甄别所接收的信息是否可靠、有效的过程——这显然要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
输入完成之后,信息要经过大脑进一步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要记住,并且可能还要依赖复习才能真正记住;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并且还要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却并不完全相同,就要花时间仔细分辨,以免将来使用的时候出差错;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想办法研究清楚,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能“融会贯通”……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突破了阅读障碍的人,随着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不停地阅读、观察、理解、交流、沉淀、筛选),终究会发现图书馆的好处。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掌握2000个基础词汇、了解基本语法规则之后,就应该去“用”英语了。举个例子,看本专业的英文原版资料就是很好的使用英语的机会。有不认识的单词,查字典嘛。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整句话就是看不懂,查语法书嘛。查过一圈还是搞不明白(其实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并不高),问老师嘛。(查字典、翻语法书,再加上一个尽量搞清楚一切的心态)
完全靠自己学一样东西吧——管它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如果真的做到这个地步,那你就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人了,还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何在;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了解学习的进程
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
先进两步,再退一步。
其它记录
建议朋友学习,命令行下的批处理方法,Google通配符的使用
BASIC程序语言,当众演讲,如何教书,文字处理软件、网志程序(Blog Engine)、搜索引擎,掌握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
我的建议是: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我个人的建议是去自学一门计算机程序语言,因为计算机程序语言的相关资源在互联网上分布广泛、极易获得,而且优秀的资源使用的语言往往是英语,这又顺带练习了英文阅读理解能力——想想吧,肯定不仅是一举两得。
读后感:
①一直觉得自己的无知是因为阅读量小或有阅读障碍(此处的阅读障碍当时理解为不会阅读或不喜欢阅读),看完本章后应该是理解部分也有问题。很多时候都觉得读完之后没有什么感受可写,也不知道如何分享书籍,或许就是自己读完一遍根本还不能理解。
②需锻炼表达能力。
③想拥有“尽量搞清楚一切的心态”。
④如何学以致用,实践能力。
⑤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及选择。
⑥持续学习、积累。
⑦不以事小而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