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前的一部片子《前任3》,我也凑了热闹自己跑去看了看。像我这种泪点低的人,居然看得安人无恙。
出了电影院,心里就纳闷,这样都会分手?
男主角既然都敢跑到商城门口带上紧箍咒大喊“我爱你”,打个电话那么难。
女主角既然连“死”(芒果过敏)都不怕,服下软真的那么难?
现实中,真的会这样,因为人和人之间有“卡点”。
“卡点”是什么呢?——你最接受不了的,是我最擅长使用的。
我有一个异性朋友,我们曾经是同学(培训班)。我可以随时想说什么,就发消息给他,虽然他也不一定回,确切说经常不回。
但是根本不会影响我继续发消息,有时候等他忙完给我回电话的时候,我说我给你讲完之后就没事了。
那种自在感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可是我并不是因为性格大条而如此自在,之前的我是非常敏感和被动的人。
那发生了什么让我有如此大的转变?
“卡点”被疗愈了。
这个“卡点”就是:你不回我消息,等同于告诉我,我不重要。
如果这是在对自己来说不害怕失去的人之间来说,并不会特别的严重。可是在自己特别害怕失去的人面前,就成了致命的一击。
举个例子,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男朋友,那时候其实是蛮喜欢他的,可是,他总是让我觉得他妈比我重要,后来就分手了。
(当然,现在想想那时候自己也蛮幼稚的,他妈不重要谁重要,对吧。)
后来过了段时间,他跑来北京找我,我到现在都记得在后海门口,我坚定地坐上了公交车,至于他当时说了什么,我说了什么,我完全都不记得了,唯独坐上公交车那刻记忆犹新。
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我赢了。我用我的实际行动,保护了对“我不重要”极度害怕的自己,我让自己没有再体验那种痛苦的感受。
》卡点的来源
创伤(trauma)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性地在各种媒体中听到这个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对创伤(trauma)正式的定义是:“超出日常经验范围的应激事件所引起的,几乎会给任何人带来严重困扰的重大生命事件。”
通俗的理解就是,你被狗咬过,即使伤口好了,但是就会一直怕狗,遇到温顺的狗,还是凶猛的狗,都会感到害怕。因为真正害怕的不是狗,是被狗咬的痛苦经历,不想再次经历被伤害的痛苦。
每个人都存在着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人在成长中所需的基本因素:例如保障,安全,稳定,栽培,同情,分享感觉,接纳,和尊重等等,然而许多家庭都充满了:分离,冷漠,拒绝,保留,孤单,暴力,不安定。
就像小时候挨过的打,长大后觉得没什么,是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但是你会发现,你会将与父母互动的方式内化到你的人际关系之中。
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告诉我,你爸爸在你40多天大的时候,把你带到广西想让你奶奶来带你,但是你奶奶不愿意带,你爸爸又把你带回来了。
这个事情,那时告诉我,是想借由此事来表达奶奶并不是特别好。可是,学了心理学后,我才知道,从那时候就在我潜意思中埋下了“我不被喜欢”的意识。
那些小时候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或者自己没法照看孩子,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里抚养的,都会有被抛弃的创伤,即使长大后我们知道父母也是为了生活和发展。
这些创伤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虽然平时不怎么会显现,当下雨刮风的时候,就会隐隐作痛。
》如何破解卡点
不回消息,曾经也是我最最最不能接受的互动方式。
不回消息=不在乎我=我不重要
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我不重要”的伤害,我会主动断绝关系,以期让自身不陷入泥沼,可是,能让自己陷入泥沼的,都是因为自己非常在乎的关系,假装不在乎,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痛呢。
直到我遇到我这位同学,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是心理学行业的原因,与他的互动中,这种不被重视的感觉被疗愈了。
不是因为他时时都回复我的消息,就如开头说的,他常常也没有回复我,但是我们却建立坚实的信任感。
那是如何建立的呢?
一开始,他主动和我产生联结,透过微信、电话,刚开始其实并没有建立那么深的信任感,可是那段时间算是我自己的一个低谷期,发生了一些事情,被同理后的感受是非常好的。
当你不断敢于暴露自己的时候,发现对方没有对你产生评判,反而还是更多的理解,继而就会产生更多对自我的接纳。
自我接纳度越高,就越容易敞开自己。
我记得那时候,大部分都是对方主动联系我,我即使是需要找人沟通,也会强忍着,担心自己是否会打扰到别人。(这背后也和值得感有关)
这就要追溯到小时候,特别渴望妈妈的陪伴,可是只要表达了需要,都会被拒绝,甚至有时候还会挨骂。
压抑自己的需要,特别是关爱、陪伴的需要,就变成了习惯。
慢慢的,当我试着去主动联系之后,比如发消息说一些事情,我那位朋友其实也不会立即回。如果他有时间,他就直接和我电话联系,如果正在忙,基本上消息都不会有。
不过,他做了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就是诚实表达他自己的需要。这是我们建立彼此理解和信任的核心。
有一次因为什么事情,我给他发了消息,没有回复,过了几天电话联系时他说:“前几天在忙,有时候自己状态也不是特别好,就不想和你联系,但是并不意味着你不重要。”
哇靠,他赤裸裸地说出了,我人际关系中最敏感和脆弱的地方,反而让我产生极大的释怀。
更确切的是,他没有让我再次体会小时候那种无回应的痛苦。
小时候,特别希望妈妈能在家陪伴我,这样我就可以好好专心学习而不会因为一个人在家害怕。可是妈妈基本都出去邻居家,有时候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的时候,我就会哭闹,妈妈就会责备我说:“你要学就学,别人爱学习的根本就不用父母管,你不自觉就是不自觉的。”
在我印象中,真的没有一次妈妈心甘情愿地陪伴我的体验。(或许有,但是数量太少,或者非心甘情愿)
这样的事件重复发生,就会让我觉得自己有需要是可耻的,如果还执着自己的需要,就是恶劣的行为。
这样的逻辑,让我表面上看似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实则是我对关系的绝望,距离感是我保持关系的模式,同时也会障碍我的人际关系。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一些让我很难过的事情,我找到我的一位朋友陪伴我。后来,她告诉我,她很开心我能在难过的时候找到她,她觉得被我需要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然而,虽然我很开心朋友这么对我说,可是,我内心却不真的相信,我需要别人,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由于工作关系,或者叫研究需要吧,我和我那位异性朋友联系机会特别多,彼此有很多的分享,无形中我打破了很多的壁垒。
有时候我甚至是大晚上会发消息表达我那个当下特别想表达的事情,虽然不一定会有回复,但是我觉得我是安全的,我不会打扰到对方,我不会因为我的分享而让对方不喜欢我。
这其实就像我小时候和妈妈的关系中,其实我并不苛求妈妈每天陪伴我,我只是希望她能看到我的害怕,以及我想安心学习的那份初心。
我需要被看到我的需要;
我需要被承认我的需要。
在与朋友的互动中,我化解了潜意思的自动化模式“不回消息等同于我不重要”、“表达自己的需要是对别人的打扰”。
这样,如果我真的有急事,我会直接电话联系,而不是发消息;如果别人不回消息,我不会误以为是不在乎,而会关心对方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我有需要,就诚实地表达我的需要和请求。
这无形中,让我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很多的松绑,更自在,也更舒服了。
回头来看看《前任3》,如果也不是那些卡点,相信结局真的不会是那样。
无论友情、爱情,那些年的“作”,都是为了寻求“我很重要”。
你的卡点是什么呢?欢迎留言。
发现你的卡点,是有效由点及面地化解生活问题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