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鸡汤文,可能还会噎着人,所以喜欢喝鸡汤寻求正能量的人可以绕道了,省得你我两碍,互看不爽。这也不是一篇育儿经,可能还有些反传统,所以育儿成性的人也请绕道了,省得你我两碍,互看不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除了传统的知识和美德教育外,我们还应该教我们的孩子们些什么呢?
在我看来,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学会理解生活。父母负责供养和教育孩子,但更应该让他们理解生活,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和时代。当然,这不是鼓吹你去教育孩子从小要明哲保身莫管闲事,也不是鼓吹你去告诉孩子只要有钱赚幸福跑不了。这些话孩子应该在社会中去学和体会,而非主要从父母的嘴里说出来。知乎上有句话说的好,”孩子在父母那里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好人,在社会上学习怎样不成为一个坏人”,是很有道理的。但作为父母来说,把生活的聚散离合、喜怒哀乐、贫贱富贵、亲情友爱解释给孩子听,让他们理解人世间有很多无奈,很多局限,很多身不由己——比如我为什么不能像XXX的父母一样让你住大屋买好玩具吃大餐去国外旅游,比如我为什么不能像XXX的父母一样能天天陪着你上下学做作业而是要在异地打拼,比如为什么我要孝顺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比如为什么我们不能按照你的意思给你买那件玩具那套衣服那几个菜。穷有穷的原因,富有富的道理,只有让孩子充分的理解生活,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孩子唯我独尊的小皇帝意识,才能真正的懂事。孩子是否懂事其实和家境好坏没有必然关系,贫家出逆子的多了。这个工作不该由学校和老师完成,而是我们自己。但,有些父母忘记做,有些父母不愿意做。他们总是给孩子营造出一个类似于童话般有求必应的世界,反过来头疼孩子娇惯难养。
在我看来,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这不是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很多东西很难用对错、好坏来区分和界定。告诉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既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生活,也有助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告诉孩子在看到异装癖的人、邋遢古怪的流浪汉、同性恋、打扮另类的人、有生理缺陷的人、翻垃圾箱和乞讨的人等时不要大惊小怪和指指点点。当然,这首先要求父母自己不这样。我见过太多父母生怕孩子错过这些“奇怪现象”指引孩子去看不说还觉得孩子不明白笑点在哪里自己一定大声反复的解释。在孩子不懂事嘲笑和模仿那些人的时候,有些父母不但不制止,反而觉得自己孩子学的很像,事后还乐此不疲的让孩子一遍一遍的表演给自己和亲友看。这种纵容和鼓励只会让孩子认为这种行为是对的(至少没错)以后会继续甚至变本加厉,嘲笑同学、邻居、路人。知道这种行为有多不应该吗? 很不礼貌、素质低下到还是其次,怎么保证被孩子嘲弄的对象不会因为被过度关注或者蓄意模仿、丑化而恼羞成怒,继而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呢?能保证跟着孩子寸步不离吗?纵然能,能保证一切局面都可控吗?看看马加爵事件,就知道理解和尊重对于人际关系和人身安全有多么重要了。但,有些父母忘记做,有些父母不愿意做。
在我看来,我们还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应对突然跟丢父母的情况。自我保护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在后天培养和强化。在孩子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后,就要培养他的定位能力,无论到哪里玩儿,首先通过附近的地标建筑、地理标识等来确实自己的位置,比如我在公园的东门,我在广场中央的喷泉,我在动物园的老虎园里等等。第二要培养他牢记自己父母的名字和自己家的小区和楼号。第三要培养他在遭遇突发事件后的应变,比如跟丢了父母应该呆在原地或者寻找穿制服人员且有固定工作地点的人的帮助(平时出去玩应该锻炼这一点,指出保安、交警、售票员、书报亭(售货亭)等可以作为跟丢后的安全岛,等待和寻求帮助(请求广播等)。第四,你要告诉孩子,在发现孩子跟丢后你们的通常做法,比如会回原路寻找,会请求场所管理人员帮助,绝对不会请陌生人帮忙去领孩子回来等。这能让孩子对如何处理有个心理预期,不至于慌乱,对于异常情况也会有一定的戒备心。第五,介绍经常接触的可靠的人给孩子认识,比如同事、朋友、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临时有事的时候可以请他们代劳接送(照顾)孩子。同时告诉孩子,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父母的授权,不能轻易相信。第六,教会孩子简单的试探。对于自称父母朋友(亲戚)的陌生人,教会孩子用言语试探,比如“爸爸说你家的小兔子可乖了,我能玩玩吗?”(事实上爸爸根本没说过这回事)或者”我妈妈动手术了,我想去医院看看“(事实上妈妈根本没病),一般有歹意的人为取得孩子信任多半会顺杆子爬,煞有介事的描述自己的兔子(或其他宠物)或者手术不能探视之类。孩子如果意识到不对,会加强警惕。但,有些父母忘记做,有些父母不愿意做。在我看来,我们还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远离打扮古怪、行为异常的人,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性格开朗是好事,总把能否和外人说话作为衡量孩子性格发展的一个指标。其实这是错的,尤其是在孩子三岁——十五岁期间没有完全独立的辨别能力之前。很多拐卖、绑架孩子都是从骗子先和孩子套近乎开始的,慢慢的知道家庭住址、家里电话、家庭成员等信息,给对方冒充熟人以可趁之机。另外,总让孩子给陌生人说话也会让孩子养成随便找人搭讪的习惯,这对于社会上小部分心存报复社会歹念的群体以可趁之机,凭空给自己招惹麻烦。我见过爱说话的孩子主动和精神病患者聊天的,也见过孩子放学后和流浪汉在一起玩的。不是说这些人一定危险,但只要这些人危险,那么孩子很难全身而退。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告诉孩子遇到打扮另类、举止反常的人应该敬而远之,远远的躲开,见到陌生人搭讪,只需要出于礼貌的点头一笑就好了,遇到不断盘诘和套近乎的人,只微笑不说话然后借故走开是最好的办法。爱喝鸡汤的人总觉得这种想法太阴暗很不以为然,是的,我相信这个社会好人多,但不可否认坏人还是存在的,而一个更引人注意的事实是,社会上的坏人和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了。只要遇到——哪怕几率再低——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麻烦。何必冒这个风险呢?所以要告诉孩子,远-离-可-能-带-来-麻-烦-的-人,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但,有些父母忘记做,有些父母不愿意做。
在我看来,我们还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并且要以身作则。我见过很多带着孩子的父母和老人肆无忌惮的闯红灯、走车行道、翻栏杆、公共场所便溺、公交地铁(逃票)、图书馆(书店)撕书等,我也见过不少小偷在作案的时候还拿孩子做掩护甚至和孩子分工合作,对于孩子在绿地或别人家那里未经许可摘来的野花野果还鼓励孩子能干的。我还见过父母带着孩子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赠品排队、争抢的。还有些父母,或许是无意识,或许是内心真实想法,对于孩子抢夺(破坏)别的孩子的玩具、欺负别的孩子沾沾自喜,认为这是能干。试问,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如何不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些是很正常甚至很有成就感的呢?又指望他如何在外面做个乖宝宝不惹事呢?又如何指望他在外面不贪小便宜不认为出门不捡到钱就算是亏了呢?看看每年多少交通事故和人身意外发生,看看每年多少青少年斗殴、吸毒发生,看看多少犯罪少年是从无关紧要的不拿白不拿开始到想拿就拿的。别说他们不懂事,因为我们就没教他们如何做个乖宝宝。或许我们做不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但勿以恶小而为之却是必须要做到。但,有些父母忘记做,有些父母不愿意做。
在我看来,我们还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应对和处理一些特殊的意外,比如被绑架/拐卖/走失/被意外所困等。谁都不想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头上,但谁也不知道哪天这种事儿就真的落到自己头上了。水灾火灾的逃离和自救常识肯定是要教导的;暂时配合劫匪/人贩子等以避免遭到人身伤害的技巧也是必须的(装作吓傻了也行,假装害怕愿意配合也行,总之不要强行反抗或者表现的太过聪明);伺机尝试逃脱/求助/留下线索的技巧也是必须要教的;救援渠道和救援方式也是要告知他们的。这些技巧最好一辈子用不到,但却要牢记一辈子。孙悟空这么大本事,观世音还得给他三根救命毫毛呢,何况我们自己的孩子呢?这些事儿在平时看到新闻的时候顺便就说了,可以说是举手之劳。但,有些父母忘记做,有些父母不愿意做。
最后要说的是,其实相比于出人头地、成龙成凤,大多数父母更期望的是孩子平安长大、幸福到老。平安幸福,看似命运的眷顾,其实也离不开家庭从小的教育和培养。与其指望孩子能出淤泥而不染,还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更靠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