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连载】您好,谭世英55:爱看书的母亲

  【写在前面】爱看书的母亲

  我从小爱看书。刚上一年级,便开始看繁体的《醒世恒言》和《三国演义》,字都认不全,似懂非懂,但看得很认真。后来认字多了,看书也杂了,什么书都看,母亲从来不干涉,哪怕看课外书耽误了家庭作业,她也不批评我。

  在母亲看来,看书是天大的事,饭可以不吃,书必须要看。可惜那时我们家孩子多、负担重,压根没钱买书,我只能到处借书看,而母亲忙于农活和家务,也没时间看书。但她一直鼓励和支持孩子们看书,看什么书都行。

  2000年秋,母亲和继父第一次出远门到黑龙江加格达奇照顾即将临盆的小儿媳,之后又陆续到哈尔滨、沈阳分别居住一段时间;继父去世后,母亲到沈阳与我和妻儿共同生活了3年;我到石家庄工作后,母亲先后又来了3次。与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母亲的生活乐趣大致有3个,追网络剧,看书,绣鞋垫,交替进行,乐此不疲。

  母亲看起书来,极有韧性。一本书一旦开始阅读,不管用多长时间,一定会有始有终。比如这次来石家庄,母亲问我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给她,我建议她读一读被称为“适合中国人的励志书籍”的《为什么是毛泽东》。

  母亲很当回事,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静静地坐在那里读《为什么是毛泽东》。

  同一时段,我正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那些永远都写不完的精彩故事或人生感悟。

  2021年5月14日晚草于河北石家庄


  五十五

  谭世英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包括报纸,只要出现在她面前,她会一字不落地从头看到尾,甚至连报缝里的广告都不放过。

  二〇〇〇年秋,李启中、谭世英夫妇第一次出远门,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协助小儿子李勤俭,伺候即将临盆的小儿媳安芬,同时照顾很快就会出生的孙子或孙女。

  那时,李勤俭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军分区工作,老婆十月怀胎,眼看就要分娩,他忙于工作无暇照料,便把远在渝东山区老家的继父和母亲叫来帮忙。

  李勤俭从小喜欢看书,参加工作前以借为主,正式上班后开始花钱买,不管是正版图书还是盗版杂志,只要喜欢,就会源源不断地买回家。等手头宽裕一些,干脆通过正规渠道订阅,或直接去正规书店挑选。

  对于小儿子的这一嗜好,谭世英是极力支持的。在加格达奇那些时日,只要见李勤俭看书,哪怕看的是八卦杂志,谭世英准会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到最小,还跟李启中讲:“小儿在学习哩,我们不要打扰他。”

  有一次,李启中告诉李勤俭:“你放在家里那些书,你妈差不多都翻过了。”言下之意,是说谭世英喜欢看书,让小儿子尽可能多带一些书刊回家。

  对李勤俭而言,这倒没什么难的。一来可以买,二来当时他在宣传部门工作,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管理书刊报纸,可以随时借阅。

  谭世英看书没什么偏好,拿到什么看什么。遇到让她感慨的文章,谭世英会主动和小儿子交流,无论是谈感受还是说想法,都非常认真和投入。

  二〇〇四年、二〇〇八年,李启中、谭世英夫妇到哈尔滨、沈阳与小儿子、小儿媳短暂生活期间,包括二〇一二年年初独自到李勤俭、安芬共同生活后的头两年,谭世英一直保持着对书刊的热爱。

  这期间,李勤俭买回家的书越来越多,加上为孩子订购的各类读物,把家里的书柜挤得满满当当。谭世英也不着急,一有空,戴上老花镜,一本一本翻阅,尽情畅游在书的海洋里。

  二〇一二年底,为了给爱好文字的自己一个交代,李勤俭整理出版了第一本个人原创文集《渝人心语》,其中收录了数篇关于继父李启中生病、住院、生日、去世等纪实性文字。拿到新书,谭世英很高兴,从头到尾看了起来。

  那些日子,谭世英看这本书入了迷,有时连午睡都取消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有好几次,李勤俭午休睡来,看见母亲一边看书,一边抹着眼泪。

  家里有一个爱看书的老太太,最大的益处,莫过于李勤俭可以和母亲进行方方面面的交流,古今中外,国事家事,只要挑起话头,谭世英总能接上茬,还能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人到中年的李勤俭而言,真是莫大的幸福。

  二〇一二年至二〇一四年,李勤俭在尝试撰写家族题材的乡土长篇小说《越过那道山梁》期间,遇到写作瓶颈,尤其是对那些年代久远之事不甚明了之时,他会第一时间向母亲谭世英求教,请她讲当年的社会状态和具体的人和事。

  二〇一六年,这部长篇小说公开出版后,谭世英认认真真读了一遍,还不时和小儿子探讨其中的细节,说是换种角度描述效果可能更好。二〇一八年,李勤俭公开出版军事题材长篇小说《九如巷》,谭世英同样看得很认真。

  在沈阳生活的那三四年,谭世英始终关注的大事,莫过于孙子李岩的学习。她与小儿媳安芬一样,一直反对小孩一有空就泡在电脑上玩游戏,鼓励用其他更为健康的娱乐方式取而代之。

  在妈妈和奶奶的直接干预下,李岩不得不暂时放弃对电脑游戏的痴爱,一口气买回了象棋、跳棋和军棋,试图想用新的娱乐方式来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

  大多数时候,晚饭前或写完当日作业,李岩总会拉着父亲李勤俭杀上一盘象棋或是军棋。每当父子俩展开大战,谭世英会在一旁静静地观战,并且只看不说,真正做到了观棋不语真君子。

  对于象棋或是军棋,谭世英都不在行。李勤俭提出教她,她不愿接招,总说自己记不住。当然,谭世英也并非啥棋都不会下,比如跳棋,她就很感兴趣,时不时地玩上一盘。

  一天晚饭后,趁儿子李岩做作业的空隙,安芬喊婆婆谭世英过来下一盘跳棋。

  对于小儿媳的邀请,谭世英很是开心,赶紧解下围裙,过来开始下棋。谭世英、李勤俭、安芬三人各把一方,努力把棋子运到对角的规定位置。

  谭世英下棋很认真,绝对是全神贯注,全然一副心无旁骛的样子。

  单就下棋这事儿来说,认真是谭世英的优点,也是她的弱点,其直接后果,就是她屡战屡败,从没有获得过胜利。

  一般情况下,获胜方要么是李勤俭,要么是安芬,即便如此,谭世英依然兴趣浓厚,不仅一呼就应、一请就到,有时还主动提前把棋子摆好,坐在那里静候小儿子、小儿媳去应战。

  有天晚上,当谭世英再次垫底的时候,李勤俭、安芬夫妇笑着总结谭世英屡战屡败的原因。

  安芬给出的答案是不善于搭桥和借道,李勤俭的回答则只有四个字:不会耍赖!

  听李勤俭这么讲,谭世英和安芬都哈哈大笑起来。安芬还趁机在谭世英面前打丈夫的小报告:“好啊,跟老妈下棋你也耍赖?妈,你还不收拾他?”

  谭世英只顾在那儿乐着,什么话也没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78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45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702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29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45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7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8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7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55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85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35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93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6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54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3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