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写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他们终究不是爱情。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看完《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浪漫的爱情巨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脑子里面一直氤氲着福音花园与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的等待。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完成的一部伟大的爱情巨著,是马尔克斯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是发在内心的创作。《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灵感源自于马尔克斯父母的爱情,讲诉了一个男子追逐爱情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史诗。
“福音花园”正是阿里萨与费尔明娜情窦初开,春心萌动之际相遇之地,也正是从福音花园,阿里萨开始了漫长的爱情的攻坚克难之战。终于在迟暮之年等来了他翘首以盼多年的爱情,可是这段爱情的等待对他来说究竟是值得亦或不值得,马尔克斯在这里给人留下了思考、想象的空间。
为了这份爱情,他苦苦守候了半个世纪,我们都应该为他而高兴,为一个垂垂老者而高兴,为一个从青丝到白发而坚贞不渝的等待而高兴。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或许更应该从局外者的视角来看待,从现实的角度来探讨,也可以说从上帝视角的角度来分析。
“这种景象使他觉得奇怪:女孩在教母亲读书。这个估计,只有一点不太准确,因为那个妇女是女孩的姑妈,而不是她的母亲,尽管她曾象母亲似的把她抚养成人。读书声没有中断,但女孩把头抬了起来,想知道是谁在窗口经过。谁也没有料到这偶然的一督,引起一场爱情大灾难,持续了半个世纪尚未结束。”福音花园的惊鸿一瞥,爱情的烈火便呈星火燎原之势,是阿里萨对她魂牵梦萦,对爱情的守望,以至于他的爱情能穿越世俗直达不朽。在福音花园徘徊,一首小夜曲随风而起,只为求得她的一面,只为求得一封回信,只为她能够听到思念之声。春去冬又来,绿叶化枯叶,马尔克斯笔下的阿里萨似乎注定了他一辈子等待,这也许就是马尔克斯的精笔之处,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奠定了全书的基调。
回头看此时的费尔明娜,花样年华的少女,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面对炙热的爱情之火,拉开了同世俗斗争的帷幕。世俗终究是世俗,家庭的无奈,咫尺之遥好似天涯海角,父亲的期待与压力,费尔明娜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世俗的基调同时透露出费尔明娜的未来世界的一点“光芒”,一个爱情故事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未来。故事也正是在这两种基调中缓缓铺开而来。
“这是一次疯狂性的旅行。最初是安第斯的骡夫们结成一个长队,骑在骡背上,沿着覆盖着片片积雪的高寒山区的崎岖小道,整整走了十一天”。这次疯狂的旅行也正是故事转折之处,也是阿里萨与费尔明娜在青少年时期距离拥抱爱情最近的一次,正是由于这个转折开始,阿里萨开始了他半个世纪追逐着时光的守候。
在此之前满怀憧憬的费尔明娜为爱而走,为了爱而与现实做斗争,与父亲做斗争,与沉甸甸的 家族荣誉而斗争。一场为爱情的斗争,一场现实的“爱情保卫战”,一场不同寻常的“旅行”让费尔明娜越来越体会到世俗,越来越感受到现实对她的重要性。在费尔明娜见到“他那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和因爱情的恐惧而变得僵硬的双唇……她没有感到爱情的震撼,而是坠入了失望的深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加上世俗,费尔明娜从此刻起与阿里萨决断。22岁阿里萨将对她的爱奉之为信仰之名,他誓要费尔明娜属于他,他也属于她,正是基于这个信仰,这个誓言,他一路所向披靡,借助爱的信仰之力,他抵御住岁月的侵蚀,借助狂热的爱恋,他坚守住了爱情的初心。
正是这个转折,马尔克斯用他锋利的笔锋勾勒出了“理想主义”同“现实主义”的冲击的画卷。“理想主义”的阵营被冲得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的结合,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是一种无爱的婚姻,这是一种屈服于现实的婚姻。在笔者看来,倘若不问目的,不问初心,这何尝又不是一段美妙的婚姻呢,乌尔比诺的无与伦比的才华,一长串的家族姓氏这又何尝不是屈服于现实的费尔明娜所需要的呢?费尔明娜的高傲、她的盛世美颜也正是乌尔比诺所需要的。面对乌尔比诺医生如此优秀的人以及费尔明娜的一点虚荣心,她答应了乌尔比诺的求婚,尽管她明白她并不爱他,但是她还是挣脱不了世俗。乌尔比诺医生在死的那一刻那一句“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何尝不体现出另一种爱,另一种不输于阿里萨对她的爱,多少年的相濡以沫,多少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多少年的日日夜夜的陪伴,以另外一种形式诠释了爱的伟大。尽管当初他们的结合是基于世俗的考虑,尽管他们在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中有不少的磕磕碰碰,但是这并不妨碍另外一种形式的爱的诞生,这也不妨碍他爱她。
“他生来就能让寡妇幸福,而寡妇也能令他幸福”马尔克斯用这句话来诠释了他与622位情人的关系。这大概也是最具争议之处,也有不少人会认为这是他对爱情的不忠,以至于这成为他的污点。笔者认为在漫长的等待与守望的过程中,灵与肉的分开是他寻求慰藉的唯一一种方式,肉体的愉悦可以暂时取代他虚幻的爱情思念的痛苦,漫长的等待中也正是这些女人们弥补了他所需的“幸福感”,这对于阿里萨来说是需要的,笔者认为这也从另外一种角度诠释了阿里萨对费尔明娜的爱,正是久久缺席的幸福感,而这种缺席的幸福感正是由于他对费尔明娜的爱所致使的,导致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寻找“幸福感”。以至于他在进入迟暮之年时发现“陪伴他的不止是对费尔明娜的回忆,还有对其他女人的回忆”,正是这些女人,这些“幸福感”让他在十年如一日的等待中唤醒中灵魂的爱恋。
故事很精彩,同时也很令人深思。 是“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没有输家亦无赢家,在这场旷世之恋中诠释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爱。爱情的方程式从来都不是单一,爱应该是多元化的,也应该是包容的,无论是哪一种爱,以哪一种形式出现,终究都能跨越万物,抵达永恒。
万物易逝,唯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