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我日当午,汗滴我禾下土,谁知那盘中餐,粒粒他皆辛苦。”
这是什么?
这是喊麦。
01
杨坤火了。
他上一次被这样广泛讨论的时候,还是因为传说中的“32场演唱会”。
时至今日,我们也不知道那32场演唱会进行的怎么样了。
但这一次,感觉杨坤很无辜。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首“神曲”——《惊雷》。
杨坤在直播中提到这首喊麦神曲,他评论说:
“一声惊雷把我劈醒了,真的是给了我一个惊雷啊!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太难听知道吧,神马东西。”
这样的评论很快迎来了“原唱”MC六道的回应,这位有些像“平头哥”的小伙子直接开怼:
这首歌大家都在唱不同的版本,难道这些人的脑袋瓜子出了问题?
存在即合理。音乐没有高低之分,大家都喜欢《惊雷》,说明大家都在里面感受到了快乐;
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最后,这位小伙子说了一句没过脑子的话:《惊雷》比你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如果说,六道前面的辩白只是理念的不同,那“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了。
毕竟,无论在哪一个场合,尊重长辈是最基本的礼貌,而且,杨坤作为老一辈音乐人,他也曾演唱过很多经典的歌曲,比如曾经唱遍大街小巷的《无所谓》,还有那一首高远辽阔的《牧马人》。
六道回应之后,很多粉丝纷纷表示:
“我听过《惊雷》,杨坤是谁?”
“杨坤算什么东西,《惊雷》能给我带来快乐就是好音乐……”
或许是现在活跃在网上的粉丝年纪太小。
不久之后,这位“原唱”又发微博分享自己的创作《惊雷》时的灵感,说是借鉴了老子的《道德经》,甚至以此自比黄霑的《笑傲江湖》。
这样的言论,真堪比“惊雷”。
02
杨坤被怼以后,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关于“流行音乐”的讨论。
六道说“存在即合理”,每一种音乐形式都会有喜欢的人群,再小众的追求放到网上,经过互联网扩大,都会让你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孤单。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坚持和选择。
可是,“喊麦”真的能算是流行音乐吗?或者说它能被称为音乐吗?
现在的流行歌曲,慢慢变成了“口水歌”,但喊麦应该连“口水歌”都算不上吧。
首先,看看喊麦的歌词,很多都是为了强行押韵,一段话下来,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在早些年,唱出“太阳走了,月亮出来,又是晚上”这样的歌词是会被嘲笑的,这样的大白话怎么能当作歌词?
所以方文山的词作《东风破》《青花瓷》《烟花易冷》等,都会受到推崇,那些含蓄委婉的文辞里,有一种美好。
其次,再来看看喊麦的旋律,这样的“神曲”,往往是一个旋律到底,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旋律,只是一种躁动。
作为老牌音乐人,或许杨坤只是说出了众人的感受。
在杨坤之前,郑钧和朴树也都曾做出更为激烈的表示。
曾经,郑钧在接受采访时,直接表示说:
社会上有很多网红歌曲原本就是烂俗的完全没有营养的“屎”,但是它火了,“钱”说它是一坨金子,大家就指着一坨“屎”说那是金子。
郑钧有些气愤的说,但是“屎”的本质没变,多年后还是无法改变那是一坨“屎”的现实。
在2015年,朴树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过:“我发现很多人都爱听屎,这时候我就有点慌了”。
作为唱摇滚的郑钧和朴树,他们都很有个性的用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词——“屎”来形容他们所听到的网红歌曲。
或许,在郑钧和朴树眼中,现在的乐坛已经深陷泥潭,好的音乐越来越小众,现在的很多歌手,因为喊麦的火爆,慢慢改变了自己当初的音乐信念,从而转向喊麦。
或许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劣币驱逐良币。
不止在音乐领域,在其他的各项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这种状况。
很多年以后,或许那些真正热爱音乐,宣扬音乐的音乐人都消失了,而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喊麦,即使是古诗词也难以幸免。
当你走在大街,满耳听到的是“锄禾我日当午,汗滴我禾下土,谁知那盘中餐,粒粒他皆辛苦”。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有些可怕?
03
流行的总是短命的,经典总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惊雷》现在很火,但它的火,只能火在一时。
所谓好的作品,一定有一种精神内核的传承。
薪尽火传,这才是文艺创作一步步传下来的精髓。
如果像是《惊雷》这种歌词毫无营养,旋律没有旋律,全程完全靠吼的一首“神曲”,都可以被称为音乐,那这就是一个错误的引导。
毕竟,音乐不分贵贱,但分经典与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