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周二
*晚上,我虽然觉得很疲惫,有困意,但却睡不着,心里烦闷慌乱。
我抓着手机,一会儿翻翻这,一会儿看看那。心烦意乱时,啥也没看进去。越翻看越觉得索然无味,越觉得无味心里越急躁。
我又起来,在房间里晃来晃去,一会儿怨天气太闷热;一会儿说家属院对面的酒店,音乐声太大;一会儿又嘟囔,在阳台上养花,招蚊子……
老公见我这样,估计是觉得我又好笑又无聊。
他说,夏天天气能不热吗?对面的酒店开了好几年了,你就今天觉得人家音乐声大了?屋里你还点着电蚊香呢…
我…被这钢铁直男怼的只剩下翻白眼了,嘟囔着,“你就不能顺着我的话说说?你就非得把天聊死?!”
老公无奈的挠挠头,“你明明想睡,可你不是干这就是做那,怎么睡得着?!”
“我就是睡不着才东摸摸西转转的呀。”我委屈的说。
“你就躺在床上,别管它睡不睡得着,你忍着什么都别做,你越着急睡着,越起来干干这做做那,你越睡不着!”
我本想反驳说,睡不着心里烦,就想用做事来驱散这份烦。
可突然间,我好像有点看见:原来,此时我做事并不是因为我想做,并不是因为我需要做,而是,我想用做事,来抗拒,来逃避,不想面对“因睡不着而产生的烦”。
*而这件事上的看见,我又想到,其实,很多时候,我所谓的做事,也许真的并不是有效的做事,并不是我需要或想要做这个事。而是,我不想坦坦然然的面对我内心的情绪,我只是用做事,来逃避,来推开我不想要的情绪罢了。
*想起有次小组活动时,有个伙伴说起孩子的事,说起孩子遇到的问题。他说,我要这样这样做;他说,我要做什么什么…大家都能感受到,这做这做那的背后,都是为人父母对孩子那满满当当的责任和心意。
老师待我们说完,轻声的来了句,“这到底是我们的事/问题,还是孩子的事/问题?到底是谁该做些什么?考虑一下,真实的回答,我们那么急迫的去做这做那,有没有越界?是否对孩子造成了干扰或是干涉?我们所做的,到底是为谁而做?”
老师的话虽然不多,可一句,一句,像是鼓槌敲鼓,一下,一下,敲打在我的心上。
*是呀,遇到事情或问题,我们先不分事情/问题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先不管谁该是事情的负责人,该由谁来主导?
我们总想做点什么,那有没有可能允许自己不做什么呢?!
我们紧紧握住手,做出抗拒或解决问题的姿势,是紧张的;
我们敢不敢松开手,如果换成接纳随顺的姿态,会怎样?
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说“慢,才是快”
现在多少有一点点体会,发觉,越是少控制,看起来没做什么,看起来很慢,其实过程反倒比折腾来折腾去,还真是快一点。
也许,我们的做点什么,只是为了逃避自己内心的种种情绪。
换个说法,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就得面对自己的情绪了。但我们没办法面对情绪,没办法和情绪共处呆上一会儿,所以,我们用做事,来转移注意力,来逃离情绪。
也许,就如伙伴所说:
可能,控制孩子,打着为孩子好,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旗号做这做那,比起面对自己的焦虑恐惧,要容易得多。
可能,跟孩子斗智斗勇,帮孩子做事,让孩子听从我们的安排…总让父母有「我有力量、我能做些什么改变现状」的错觉,但面对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更多时候会无力,无助。而这无力无助,恰恰是我们不想面对,不想承认的。
*是的,有时候,安抚住焦虑和恐惧的心,让自己不做什么,让自己学着接纳和随顺,让自己学着放手,允许和尊重…比非要做些什么,更需要智慧,需要勇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