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是丈夫忠诚体贴,事业有成;还是孩子知书达礼,学业优良;或者是自己志得意满,事事顺心?
也许一万个人,对幸福就有一万种定义。
心理学上,关于幸福的定义,就是对环境的适应。当你没有不适应的感觉时,你就是幸福的。
从这一角度来说,一切适应都意味着幸福。它并不局限于家庭内部,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依赖,还包括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以及我们的内在,那同样深邃而辽阔的精神领域。你和所有事物接触的体验中,都可能包含着幸福。
微小的事物,带来的美好感觉,照样欢欣鼓舞,充满正能量。
深爱契诃夫的小说,百读不厌。尤其是在寒冷的深秋时节,冰凉的秋雨滴滴嗒嗒带着落叶洒向大地,一派萧条凄惨,令人无比悲凉抑郁。可是,只要回到家中,一切便可以扭转。只需要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舒服地阅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无上的幸福享受,便降悠然临了。
从这两年开始,对花花草草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看到自己养的君子兰,黯然沉寂很多年后,居然开了花,兴奋地几乎失眠。一边热情地欣赏着美丽的花朵,一边感激它对我的回报。我常常忘了浇水,欠它多太,它却高尚得不计前嫌啊!
诸如此类,给我带来幸福的东西太多了,它们曾经是西红柿炒鸡蛋,曾经是烤白薯和煮玉米。那些年有个口号:不管生活有多么糟糕,只要世界上还有烤白薯和煮玉米,对我来说活着的理由就够了,快乐的来源就足了,幸福的感觉就来了。
小确幸,小而美。
越来越发现,随着岁月的流逝,让我感到幸福的事物,反而变得越来越简单和普通。固然,最能让人类感到幸福的,也许是彼此的关怀与心心相印。但是,年龄会给你增添另一种智慧,让你更善于从天地与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充实和美好。
过去一直奇怪于,人们上了年纪为什么会喜欢种菜和养花,喜欢和土地打交道?起来想去,我的结论是:毕竟到了这个年纪,生命开始了倒计时了,终有一天,他们会回到大地的怀抱,重新化为泥土,所以潜意识里对于死后的家园才会那么亲切,因为大地是人们最终的归宿。
现在,我要加以补充,并非完全如此。而是岁月馈赠了他们一份善念情怀,让他们懂得领略生命之美,体味存在之精华,因此他们才去浇灌,去体会,去热爱。
幸福也是有性别的,男人的幸福与女人的幸福就有所不同。幸福也是有个性的,它越来越像个人隐私,需要的是自己知道并自己去追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尽人皆知。
那时,大家更倾向于幸福多半来自某个人的给予、施舍和最起码的配合。现在,有个性的幸福,不欢迎牺牲和奉送的那种,更欢迎的是和他人在一起的轻松与彼此鼓舞,这就够了。
幸福甚至可以定义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好感。好感像安全的兴奋剂,这就是幸福。
如果幸福对一个人至关重要,那它就不应该像缠绕在大树上的菟丝子那样,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幸福,应该是自立自强的。
幸福是重要的,是有分量的,多了不好,反而是一种负担。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还是别那么贪婪,人生的大餐里面,酸甜苦辣咸,都有意义,都要尝试,都要加点。
如果幸福的味道是甜的,有那么一点就够了,多了你会腻的。我可不想患上情感的糖尿病。
王尔德说:四十岁以后要学会和自己谈一场终生恋爱。
这么你会发现和自己谈恋爱以后,对别人就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了。不但如此,在要求程度降低的同时,要求的数量也降低了,最后要求不要求也无所谓了,有没有要求也无所谓了。因为你在向内发展,这样做的力量更为强大。
而强大之后的你,对他人,对世界,夫复何求?
幸福有那么一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