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我们怎么读书
追根溯源,读书一开始没有一个统一的目的,而是根据所读的书目来决定的,可以归类为升学、应用、趣味、消遣、情感等等。我们并非一出生就会爱上读书,而是被逼上一条求学之路,在这过程中,自然有人爱上了读书,也有人恨透了读书,最终遗憾地终生与读书绝缘。在接触读书以及求学过程中,我们感受和沉浸的是一种在读书中的竞争和比拼,也许幼儿园我们还能在玩乐中体会读书,之后就是任务式的或者竞争模式的一种读书。中间有一个阶段,是我们忽略的,就是在步入上学之前的这个时间段,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试图引导孩子们热爱读书,即使是简单的故事和童话,让其在耳濡目染中接触到知识。比如,有些父母让幼儿早早地会背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不知其意,但是饶有趣味。读书是一颗种子,越早种植培育,也就越早收获,但也不乏很晚的时候爱上读书的人,比如本人。
读书的目的
排除漫画、小说一类的书籍,其实读书的目的就是扩充知识领域,其余的目的,在互联网时代,完全被碎片化阅读和搜索引擎取代,当下读书已经不是唯一。如今,读书就像代人受过,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并且还衍生成一门生意,比如樊登读书会、罗辑思维等。毕竟听书的感觉,就好比直接搜索书中名言,总是缺少一个探索的过程。其中最大的的问题是,一万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亲身去探索的宝藏永远比他人提炼之后分享的要多。读书的终极目的,便是能够获取一个书本整体的全局观,能够输出书本的大概内容,也就算有收获了。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点,读书到一定阶段,才需要有目的的锻炼读书的能力,能够有所感悟和获得,在没有爱上读书这件事之前,更应该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读书的过程,常见的是为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知识点、一个故事而欢呼雀跃,心满意足。
新的读书法
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会被刚开始的困难和巨大任务量吓住,于是止步不前或者犹豫再三。我问及一些不爱看书的人,得到的一个众口一致的回答就是,书本太厚,即使看完也没有多大收获,这也是没有兴致和意愿的原因。但是不爱看书的人,未必是不爱阅读的人,读书和阅读应当区别开来,正因为如此,在互联网上博客、公众号的阅读量以及受众,远远大于爱好读书的人,社区的图书馆永远坐不满,但是公众号的阅读量通畅都是几万加。那么,这给爱好读书者带来的启发是什么?
在点和面,多点和多面,前者更易于吸纳。在心理学上,我们热衷于即时满足。并非是普通人才有享受即时的满足感,其实这原本是人的生存本能。看完一篇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即时的满足感,而阅读完一本书,则需要一天甚至几天,对于急不可耐的人当然是长时间的煎熬,最终干脆放弃了。我们潜在的耐心不足以看完一本几百页的书,越到后面总是将前面的遗忘,乃至于看完整本书,也许不过是记住了几个知识点、几句话、几个人物、几个故事,缺少全局的掌握。关键是,这些句子、知识点、人物和故事都是零散的,时间一长也会消失掉。
看过一些记忆类的书之后,我总结的一点是,记忆的输出比输入更重要。输入是字符的排列,输出是字符的整理,当然更易被大脑铭记。由此看来,我们看完一本书,最应该做的,不是把书本束之高阁,当做阅读书目中的一个数量,而是进行下一步的回馈和思考。最好是,能够写成一篇文章,因为我们的耐心和注意力都只限于一篇文章的篇幅,文章也并非堆积的越多越好,有脉络有线条,一气呵成读完最佳。我们的大脑对于自己的思维和思路最熟悉,换做任何人,无论多么熟悉,总是有陌生和排斥感。我想,把书本融入自己的思维,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读书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