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却拥有着野心,看过俞敏洪老师的《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之上》一书,想要试着享受孤独,以七句话作为自己做事情的原则和指导。
这七句话是: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用平和与宽容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用知识和技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用理性和判断来避免人生的危机;用主动和关怀来赢得别人的友爱;用激情和毅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严厉和冷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还记得那句话:“你有梦想吗”?第一感觉是这句话挺官方的吧,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导师在转动椅上问着你这样的问题,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是真正的梦想。最后幸福是在不幸之中解脱和以后与之形成对比才能感觉得到的。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用一种以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也就像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里面要实现自我的“显要感”。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倾向于外向孤独症,指某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看似“外向”,实则“孤独”,没有可以倾诉内心情感的朋友或可以倾诉内心情感的朋友不在身边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失落、不安、空虚。 外向 孤独症 与医学上的“ 孤独症 ”截然不同。外向 孤独症 ,是一种网络语言,准确点说应该称作“外向的孤独”,指的是这样一类人:
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在大家的面前总是喜笑颜开、快快乐乐的样子。但是,这种人的内心情感往往很丰富,甚至是多愁善感。但他们不喜欢将之表现出来,不喜欢刻意地找人诉说。周围人也误以为他们内心很强大而没有怎么关心他们,这就是所谓的“孤独”。多重性格,遇到什么样的人就会讲什麽样的话。能适应不同性格的交往对象。
忍受孤独,我们还是每天都在模仿着别人做过的事情,不怎么强大的内心渴望着优秀渴望成功。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抱怨没有任何作用,我们所体会过的任何痛苦别人都体会过了,甚至别人比我们体会过更大的痛苦,所以没有必要去抱怨。所有的恐惧大多来源于无知,最好的方式通过阅读来填补精神的“空白”,一切的机会都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还记得俞敏洪老师说过的:“你如果不去争取上台,就是在为他人创造机会。”
在最后 愿我们的青春不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