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第112章到第115章,它们分别是《一日三喜讯》《珍藏的黄鹤楼》《朱千华老师》《元代的大石碾》。
这几章讲述的是,李彦国老师把思绪从六条语音上拉回来,有些想瞌睡,但思绪却没有停止,他想到了那个特殊的日子——一天传来三个喜讯,特别想到了朱千华老师要来看他,由此记忆的闸门再次打开。
一、一日三喜讯的感动。那是2019年7月28日,是他做梦都能记得住的日子。李彦国老师及老伴还有雇的三个劳力摘完花椒,回到家时正好七点,便看到了大喜讯。这地方关于李彦国老师的动作描写短小精悍、生动有趣。
“顾不上洗手,给手机充上电,然后就看到了三大喜讯。”
从花椒地里回来,李彦国老师的手一定是脏兮兮的,可是他没有先把手洗一下,而是急忙给手机充上电,这一充电让他立刻看到了三大喜讯。难道李彦国老师冥冥之中得到了某种预示?难道他未卜先知、知道今天有好消息而且还不止一个?
第一个喜讯是郭天禹发来微信,通知李彦国老师,孙庆忠教授给他带来照片,让他去取。
李彦国老师看完异常兴奋,顾不上吃晚饭,简单洗个澡,开上他的三轮车,一路飞奔,去见孙教授和两个天禹(宇)。
孙教授取出三张照片,前两张是一年前孙教授、郭天禹、赵天宇和李彦国在余角岭拍的。后一张是他们在石崖沟拍的。没想到孙教授回到北京后,把这三张照片洗出来了,这次来到王金庄,特意带给李彦国老师。
手捧着这宝贵的三张照片,李彦国老师心中热流涌动,他太开心了,太感动了,我不知道那个时候他有没有泪盈于睫?李彦国老师是个爱流泪的人,即使他的泪不流出眼眶,也一定会往他的心里流。孙教授可是北京的大教授啊,是一个日理万机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领导人,他完全可以把照片用微信传给李彦国老师,根本不用这么费周折,孙教授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懂李彦国老师的心,也时时记挂着这个太行老人,照片放在微信里时间久了,可能会丢失或者图片根本打不开;李彦国老师年近60了,摆弄手机怎么也是费劲了;还有总看手机伤害眼睛,能尽量少看手机,还是少看吧!基于这些考虑,孙教授是在百忙之中把照片洗出来,并亲自送到李彦国老师的手上,这是怎样的一种情谊呀?别说李彦国老师感动得无以复加,就连从未和孙教授谋面的我,也被这无言的但深深的情意所温暖着、感动着。在这三张照片里面,我还捕捉到一种叫做厚重的情愫。
除了给李彦国老师带照片之外,孙教授还对他的写作再次指导——不要要求什么深造,以刘亮程、路遥为例,多读乡土作品,以亲身浸入的方式写自己独特的乡土和感受。
孙教授是真的了解李彦国老师,只有在王金庄这片广袤的热土,李彦国老师才会有绵绵不断的写作源泉和生生不息的创作活力,也只有这里的人、物、山、水,才能让李彦国老师谱写出最美的乡村歌谣。
第二个喜讯是南宁作家朱千华老师第二天要行程4000余里来王金山采访李彦国。朱千华老师可是著名的大作家呀!他从广西南宁一路北上,来到太行深处王金庄,进行实地考察,而且指名道姓要采访李彦国老师,这个好消息传来,让李彦国老师心花怒放,无上荣光。
第三个喜讯是俊俊有信了,她被计算机专业录取了。俊俊是李彦国老师网络上的女儿,这个慈祥的李爸一直惦记俊俊,惦记她的身体,惦记她的高考成绩。现在录取通知书下来了,俊俊被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专业所录取,李彦国老师替这个女儿由衷地欣慰,他心中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
这个可爱的小老头儿心里那个美呀,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天老爷子可是三喜临门,干了一天活儿的疲累,顷刻间跑得无影无踪,就连睡觉的时候,嘴角还挂着笑呢!老爷子就差唱那首歌《美了美了》,“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
二、成熟的谷子低着头。这个标题是读完这几章关于朱千华老师的介绍之后,在我脑海中一下子是升腾出来的,这句话用在朱千华老师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李彦国老师给朱老师打电话,得知他正坐高铁往邯郸赶,按照李彦国老师的时间预算,朱老师应该晚上才能到达村里,等他摘花椒收工了,再去接应也不迟。所以李彦国老师就和老伴去收花椒了,没成想,朱老师下午一点钟就到达了王金庄。
李彦国老师正在干活的时候,收到了朱老师发来的微信,他已入住艺友客栈,希望李彦国老师前来一叙,并小酌一杯,言语间满是诚恳与谦恭。
看到朱老师的留言,李彦国老师心中充满了歉意,为自己没有能在第一时间接朱老师而深感抱歉,同时又为朱老师的平易近人、体察民情而感到欣喜,干活的苦和累他都感觉不到了,他恨不得马上飞到朱老师身边。但干活鞋子裤子都湿了,他是泥脚泥鞋泥巴人,这个样子怎么好意思去见朱老师呢?
简单处理完自己,李彦国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去见朱千华老师,朱老师丝毫不介意他的迟到,反倒觉得是自己打扰了李彦国老师。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朱千华老师不仅没有大作家的架子,还能推己及人,处处为李彦国老师着想。
两个人一见如故,就好像俞伯牙遇见了钟子期。作品有一段描写,特别能证明这一点:“谈不完的话题,恨不得一个晚上就全部搞清楚,没完没了,不知疲倦,一个是千里迢迢赶路过来的,一个是顶着雨干了一天活儿才从山上跑回来的,两个人都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对方。还真有些年轻人谈恋爱一见钟情,谁也离不开谁的感觉嘞。”
这种感觉不是谁都能有的,只有两个同频共振、惺惺相惜的人之间才会出现。
朱老师不仅给李彦国老师整理王金庄文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让李彦国老师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他还给李彦国老师带了一条黄鹤楼香烟,这条跑了大半个中国的香烟,带着浓浓的香味,带着暖暖的温度,带着岭南人的深情厚谊,让李彦国老师感动不已。
朱千华老师来到王金庄采访,不是在客栈里采访李彦国老师,他要来到田间地头参加劳动、实地体验,他与李彦国老师一起上山,戴着草帽,蹬着布鞋,俨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农民而非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家。
他与李彦国老师一起爬梯田,一起摘花椒,一起煮面条,在空寂的山谷中,一起谈论文学和出版。
回去之后,快速撰写了一篇国家地理专稿《太行山上“石梯田”》。这里我们能看出朱千华老师平易近人、谦虚谨慎、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的为人处事态度。
“朱老师来王金庄仅仅两天,就对梯田把握得如此精准,除了非凡的洞察力,还有赖于他对各种资料的研究能力和他对南方的水作梯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梯田等不同梯田的深入研究和比照。”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朱老师的博学多才、厚积薄发、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通过他的妙笔,他把王金庄梯田推向了中国,推向了全世界。
写到这里,我静下心来思考,朱千华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一点,作品中已有很多精彩的描述——“朱千华身上具有宁静,浪漫,孤独,唯美的艺术品质……他的散文流露出来的不是浅薄的伤感,而是悲天悯人的仁慈和宁静淡远的高致……”
我要说的是,朱老师虚怀若谷的广博胸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最值得我们学习。
从王金庄考察回来之后,朱老师还会和李彦国老师聊微信,聊的内容还是与王金庄文化有关,任何一个他没搞懂的考察点,他都不会放过。
他问李彦国老师:“一街建于元代的大石碾,还在村里吗?上面的字还能看到吗?”
对于朱老师的提问,李国老师格外重视,要亲自去核对才行,为此,他专门去大碾台拍了一张石磙子照片,却怎么也没有找到元朝字样。
李彦国老师心细如发,善于思考,他知道朱老师绝对不会平白无故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他没找到树梁哥,碰到了一街的林定,赶紧上前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下一跳,自己拍的石磙子根本不是元朝石碾上的石磙子。
李彦国老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庆幸他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否则又冒出了天大的笑话,倘若真的那样,他觉得丢的不是自己的脸,而是王金庄人的脸,如果那样的话,他最对不起朱千华老师了。
朱千华老师独具慧眼识李彦国的才华及认真细致,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那样的人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个极度认真的人、精益求精的人、锱铢必较的人相遇在一起,怎么可能不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呢?怎么可能不生出惺惺相惜的感觉呢?
两位老师都是如此谦虚,好比那田野间成熟的沉甸甸的谷穗,总是静静地低着头,那种姿态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
我要向朱千华老师以及李彦国老师深深鞠躬,以表达我最诚挚的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