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日子不错。天气晴好,一段新的日子即将开始。
上午去拜访陈有明先生,老先生正在替人看书稿,顺便问了我一句,“有名无分”应该是哪个“分”?我说大概是这个“分”吧,探头一看,一行熟悉的字写在那里:“分”见《现代汉语词典》第x页。我的感慨是,还是要"翻书"。想起早起在一群里与一情怀君的对话:一定要谈情怀的话,我以为每个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透露的就是他的“情怀”,你t对别人都连续用了三次那个看是微笑,实质表示不聊的表情了,分明是不屑,还谈什么情怀?情怀君说没有这个意思。扒皮说,那为什么不搞清楚微信表情背后的意思呢?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头头是道。
老先生问我最近在家干嘛。如实汇报,"翻书",做PPT,来年好忽悠,我不愿重复。老先生说,应该!别像那些人,总重复。wss的报告我早年听过三次,基本一个样。不过据说他与本山一样包装的,包装的套路差不多。
我说,是有耳闻。
先生还说,qml 好些,每次稍有变化。希望我别这样,即便忽悠的地方不同,也不能说来说去就那几句。
是的,不懂,翻翻书,不明白,也翻翻书,想画个话题,或视角,还得翻书。当然,这书是广义的。坚持不懈固然有可爱的地方,但坚持胡扯,就可恶了。
比如,教育江湖里“真教育”“新教育”“新素质教育”等等的主张真不少,昨天一早有看到兜售吹捧“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本真教育”主张的文,问了提倡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主人一句:课堂教学,从教的角度言,教师主体,学的角度言,学生主体,内容角度言,教材主体……片面强调哪一点,恐怕不科学。都还给学生了,教师、教材去哪里?我欠学,请教一下。一如既往不回应。教育人,要不害人,真的不容易!
严兄说,就拿“以学生为中心”言,学生各各不同,试问以哪种层次、程度的学生为中心?在班级授课制的语境里,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诚有弊端,但却是历史局限性的必然。今既未根本革除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样态,则“以学生为中心”就仅仅只是豪言壮语。国家统管语史政三门教材,学生到哪里喊不服去?所以,什么“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说说笑笑可以,切勿当真。
然也。要当真,还是要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