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六气
第一步气——风(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
第二步气——热(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第三步气——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第四步气——湿(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第五步气——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第六步气——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立春(为春季的开始2月3-5日)
督脉:大椎、命门、肺俞、肝俞
任脉:神阙、关元、中脘、太冲
雨水(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2月18-20日)
督脉:大椎、肾俞、肝俞
任脉:神阙关元、期门、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3月5-7日
督脉:大椎、肝俞、肾俞
任脉:神阙、关元、中脘、合谷、太冲、
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3月20-22日)
督脉:大椎、肝俞、命门、脾俞
任脉:神阙、关元、中脘、膻中、太冲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4月4-6日)
督脉:大椎、至阳、命门
任脉:神阙、关元、鬼哭穴、足三里、合谷、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4月19-21日)
督脉:大椎、百会、命门、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神门
立夏(为夏季的开始5月5-7日)
督脉:大椎、心俞、肾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5月20-27日)督脉:大椎、肾俞
任脉:神阙、关元、足三里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6月5-7日
督脉:大椎、脾俞、心俞、命门
任脉:神阙、关元、足三里、劳宫
夏至(夏天到了“至”到的意思)6月21-22日
督脉:大椎、至阳、命门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巨阙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未最热)7月6-8日
督脉:大椎、肾俞、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合谷
大暑(大暑是最热时节)7月22-24日
督脉:大椎、肾俞、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合谷
立秋(为秋季的开始)8月7-9日
督脉:大椎、肾俞、脾俞
任脉:神阙、关元、中脘、章门、太白
处暑(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8月22-24日)
督脉:大椎、肾俞、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合谷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9月7-9日)
督脉:大椎、肺腧、肾俞、脾俞
任脉:神阙、关元、足三里、中府
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9月22-24日)
督脉:大椎、肺腧、大肠俞、肾俞
任脉:神阙、关元、天枢、足三里、合谷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10月8-9日)
督脉:大椎、肺腧、肾俞、八髎
任脉:神阙、关元、太渊、足三里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10月23-24日)
督脉:大椎、脾俞、肾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
立冬(为冬季的开始11月7-8日)
督脉:大椎、肾俞、京门
任脉:神阙、关元、涌泉、
小雪(开始降雪,小表降雪的程度11月22-23日)
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
大雪(开始降雪,大表示降雪的程度12月6-8日)
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涌泉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12月21-23日)
督脉:大椎、肾俞、脾俞
任脉:神阙、关元、中脘、太溪、涌泉
小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未最冷1月5-7日)
督脉:大椎、肾俞、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
大寒(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1月20-21日)
督脉:大椎、肾俞、心俞
任脉:神阙、关元、膻中
天凉了,腹泻增多,最有效的腹泻防治方案集:
夏去秋来,天气渐凉,急慢性泄泻患者增多,中医药治疗泄泻经验丰富,效果显著。特辑《中国中医药报》泄泻防治专版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泄泻又称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以腹泻的程度及症候特点区分急、慢性。
急性腹泻多有较强的季节性,好发于夏秋二季,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病因,发病较急,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病因多为饮食不洁或肠道感染引起,一般对症治疗都能及时痊愈,病情不太严重的腹泻还有一定的自愈性。
慢性泄泻是指泄泻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临床上以脾肾阳虚者为多见,多表现为大便溏薄,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腹胀纳少,四肢不温,体倦面黄,腰膝酸软,或黎明之时腹中微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舌淡苔白,脉沉缓弱等,因病程较长,患者普遍出现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的表现。
引起慢性泄泻的病因有脾胃衰弱,或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或由肝失疏泄,横逆乘脾;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脾失健运、肠失传化、肝失疏泄、肾失封藏是本病病机的重点。脾气不足,运化无力,升降失常,则生泄泻;肠腑受伤,不能泌别清浊,水谷并下而成泄泻;肝郁犯脾,气机阻滞,运化失常,水谷清气下趋大肠而为泻;肾阳虚衰,火不生土,脾失温煦,水湿不化,可致大便滑脱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