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第三章:河之套,农耕与游牧的决战之地
宁夏
自兰州,黄河穿山越岭一路向东向北,在宁夏中西部的中卫市插入宁夏境内,并在宁夏平原上画出了一个全长397公里的大写“J”形。
“有水一片绿洲,无水荒漠一片”。
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1/12的宁夏,其引黄灌溉始于秦、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黄河冲积造就了宁夏平原,引黄灌溉成就了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美誉。这儿日照充足、沃野千里,河面稍低于地面,地势自南向北渐趋平缓,无决口泛滥之患,有引水自流灌溉之便。在自流灌区之外,还陆续发展了青铜峡灌区、卫宁灌区的一些扬水灌区,解决了黄土丘陵与台地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灌溉用水。
由于有了黄河灌溉,只占宁夏总面积20%的宁夏平原,才生产出占宁夏80%以上的粮食,成为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才生产出行销天下、名扬海内外的蔬菜瓜果,甚至香港蔬菜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中宁、吴忠、银川、石嘴山等宁夏的主要城市,也全都在黄河岸边依次展开……
宁夏沙湖。
宁夏黄河楼。
匈奴、西夏、蒙元……考察中国史以及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我们发现:3000年间,河套地区总是不时跃起一种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乃至彻底颠覆的力量。这种力量,总是被简单归结为草原力量。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也许豁然洞悉历史的真谛。
北宋名将岳飞为什么高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为什么吟唱“不教胡马度阴山”?贺兰山、阴山之下,就是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
河套,一般指的是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北纬37度线以北地区,包括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分属当今的宁夏、内蒙古、陕西诸省区。黄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几”字套,故称“河套”。而“河套”内外由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则称河套平原。
贺兰山、阴山就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天然分界线。
河套平原适宜农耕。早在秦汉时代,中原王朝就在这儿开土拓疆,发展灌溉农业。但是,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河套平原只是一块儿宜于农耕的“飞地”。
河套平原内外,都有适宜放牧的草原,如河套平原之内的鄂尔多斯大草原等。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尽管以农耕为主但也需要放牧养马,特别是战马;对于草原部落而言,尽管以牧业为主但也需要谷物粮食,特别是蔬菜、茶叶。和平时代茶马古道的繁盛,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由是,河套平原自然成为中原王朝与草原部落争夺的焦点。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盖因于此。
同在河套平原,与内蒙古相比,宁夏的时空坐标更为特殊:
一是六盘山、贺兰山屹立南北,成为关中北上西出的屏障;黄河穿越宁夏平原,泾水、清水河南北相连,与秦、汉、唐政治中枢长安(西安)互为表里。
二是西接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与西域、中亚相连;北接内蒙古,与北方大草原为邻。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宁夏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占64.58%,各少数民族人口占35.42%,其中回族人占34.77%。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宁夏的多元文化与民族大融合。而回族聚居宁夏,自然也与其独有的地域空间紧密相连。
黄河出甘肃黑山峡进入宁夏,婉蜒100多公里,在中卫市、中宁县穿越卫宁平原。牛首山在东,贺兰山在西,两山对峙,形成长约8公里的青铜峡。
青铜峡水库。
青铜峡大坝。
青铜峡是黄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峡谷。而宁夏引黄灌溉2000多年的历史,正是从黄河上游这最后一道峡谷开始的:秦渠、汉渠、汉延渠(汉渠的延展)、唐徕渠(武则天时代凿渠)、惠农渠(雍正、乾隆年间凿渠)等历史名渠均自青铜峡引水,直至现在仍在使用。
1949年后,随着青铜峡水利枢纽、沙坡头水利枢纽以及诸多扬水工程的建设,宁夏平原结束了无坝引水的历史,提高了供水保证率,扩大了灌溉面积。
青铜峡水库波光浩渺,滩草葱笼,水鸟悠游。船行水库,自大坝上溯约2公里,河的西岸,贺兰山的山坡之上,“列阵”耸立着建于西夏时期的一百零八个古塔。考古发现,塔基下遗存有以西夏文书写的千佛图帛画题记。如果说日文是一种将汉字“简化”的文字,那么西夏文就是一种将汉文“繁化”的文字。
西夏是李继迁割据夏州、李元昊兴庆(银川)立国(国号大夏)建立的以党项族为统治者,包括汉族、回鹘族(维吾尔族等族的宗源)与吐蕃族(藏族祖先)等民族在内的政权。 “一百零八塔”正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宁夏一百零八塔。
夏,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国号,却成了匈奴人、党项人借尸还魂,以夏乱夏(中原地区)、以夏制夏的工具。于是乎,“宁夏”成为中原王朝的梦,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名号。
内蒙古
黄河在宁夏石嘴山市出境,一路向北,进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再北行100多公里到了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磴,是石头台阶;磴口,就是有石头台阶的黄河渡口。
磴口县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语言却是晋语。晋语区主要分布在山西高原。身在内蒙古的磴口人为什么说的是晋语?
磴口县人民政府驻地巴彦高勒镇原名“三盛公”,磴口县最为驰名、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的机构名为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
说起“三盛公”,自然想起晋商的标志性商号“复盛公”。
乾隆初年,晋商乔贵和秦肇庆在包头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一度濒临倒闭后再度崛起,改名“复盛公”。至乔致庸做东家时,复盛公已经是包头第一大商号,以致有句话说“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后来,乔家在阿拉善和硕亲王管辖地(今磴口县)“三道河”开设了一家油坊商号,“复盛公”在当地“三道河”而叫了“三盛公”,掌柜也是山西人。
磴口县流行晋语,与此密不可分。
1875年,比利时神甫德玉明买下“三盛公”油坊部分房屋。1893年,德玉明在“三盛公”原址上兴建“三盛公教堂”,成为西南蒙古教区主教府,管辖西南蒙古地区、陕北部分地区4万多名教徒,“三盛公”随之闻名遐迩。该地先前的名字“三道河”,却被人忘掉了。
今天,磴口县是巴彦淖尔市的下辖县。巴彦淖尔是一座新兴城市,在磴口县东北50公里处的黄河北岸。撤盟为市之前,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驻“三盛公”。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
作为内蒙古河套平原“心脏”的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无坝引黄灌溉的历史。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但是,有了灌溉就会有土地盐碱化。为减少盐碱化危害,就要完善灌溉排水系统。于是有了“塞外明珠”乌梁素海。
内蒙古乌梁素海。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角地带的边缘,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黄河改道南移留下的河迹湖。
起初,乌梁素海只有2平方公里。清末,河套平原先后开竣几条大灌渠,尾水汇入乌加河流积在乌梁素海。到1947年,乌梁素海淹没面积已经达到800平方公里。由于湖堤断断续续,决口频繁,形成一种“水来人走,水退人回”的局面。
1980年,乌梁素海建起排水站,扬水进入黄河(年约5亿立方米)。至此,乌梁素海湖水面积稳定在29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稳定在1018.79米。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1500年前流传在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一首北朝民歌,至今我们依然耳熟能诵。敕勒川——“川”是什么呢?本意“河流”。在汉语世界里,却几乎都将“敕勒川”解读为敕勒大平原抑或河套大平原,很容易让汉民族把这个美妙的地方理解为一个适合种庄稼的地方。
农耕民族北上,黄帝陵在陕西省黄陵县。
草原民族南下,成吉思汗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而敕勒川就在如今的包头一带。
这三个地方几乎在一条子午线上。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与鄂尔多斯市接壤。过去,榆林“镇北台”长城分割了农耕与游牧。而今,榆林与鄂尔多斯畅通无阻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的长河如此,自然的黄河也是如此。
太室 一个传播中原文化的公众号
阅读 1744 投诉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