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孔子世家:周游列国(3)
六十而耳顺的耳顺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堂
训诂:谏:本意:筛出渣滓。告诫君王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辟通“避“
学生认为孔子遭受的困境够多了,所以,楚狂接舆话是有道理的。老师追问这是现在谁的角度说的。学生认为是楚狂接舆说的。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楚狂接舆的话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不是天下苍生。那么,就孔子来说,他不会同意。但学生认为,孔子不是要保存自己而是哪怕乱世也要治理。从个人的角度讲,楚狂接舆的话对。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仁政,天下太平。
训诂:反,津(渡口),执舆:驾车的人
辟人之士:孔门弟子,辟的人是不能实现梦想恢复礼乐制度的人。
辟世之士:长沮桀溺这样的隐士。
易:改变。
师解释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谁易易之?的意思。当子路告诉孔子时,孔子说,鸟兽不可同群。我们这一群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我们是人,不可以和鸟兽一起,如果我们不在一起,那么还能和谁在一起。天下乱了我们才要改变,如果天下乱了就自己躲起来,这还算人吗?(至此,学生还认为长沮桀溺的话有道理,因为我觉得学生还是现在自身利益的角度讲,想让六年级的孩子放下自己,像孔子一样这么伟大估计很难,理解都难,让他做不是更难吗?)老师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人是道家的出仕境界。这里这两个人是道家理解的自然天道。这里就牵扯到了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的区别。儒家:儒家看到的自然之道是天地的创生精神。所以,他强调担负使命,有所作为。道家:同样看到了自然的运行,所以,他强调顺应自然,无为。面对着自然的道,不同的人(这里的人的生命是觉醒的,不是一般的不觉悟浑浑噩噩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儒道都是觉醒的人,都是体悟到大道的人。但是,他们价值观不一样。一个积极进取,一个顺其自然。
孔子不会同意。从最后一句,天下有道,求不易也。说明,天下是无道的,所以,孔子是要有为的。
训诂:亡(不见了)
老师再次带领学生理解儒家的道是什么,夫子知道推行道很难,这会儿的孔子和刚刚出发的孔子内心对于理想能否实现是不一样的。君子之仕,行其义也。此时,做官不是想去改变什么了,而是推行仁道了。义:应当做还是不应当做的。是正义,这里的义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这里的义源自仁。(个人疑惑:这里的义和孟子的义一样吗?)道义。荷蓧丈人和长沮桀溺对于孔子的评价不一样。荷蓧丈人是站在庶民的角度对孔子以及门人进行批评的。这样就帮助学生区别开了,道家和农家(荷蓧丈人代表)的区别。对于一个经常的种地的人,他当然可以区别植物。但是,作为一个积极入世的君子,做官,管理国家,他的人生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他的讲话和孔子的理想是不同的。
孔子理解这些人说的话,但是不会改变,因为价值观不同。
首先石门是地方,晨门是城门,这里指看大门的人。这里他问的是来自哪个学派。然后,晨门还给了一个评价,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一个只是看大门的人居然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了什么:学生认为孔门很出名,他们的行为成为了笑柄,成为了饭后谈资(个人疑惑?这里为什么不讨论晨门对于孔门的态度呢?)
不过下个问题谈到了。他只是说到了,孔门的做法,而不见得他知道孔门为何要这么做。孔子尽管知道他在做一个不可能的事,但他一定要去做,要去尝试。这有价值吗?有,价值体现在精神的追求,这种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这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人来到世界上,儒家为了自己的梦想,让乱世变好。这是一群多么值得钦佩的人。
对于这是一群怎样的形象:知道会遇到困难,知道会被人嘲笑,但依然愿意做的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当你的理想太大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是会嘲笑你呢。
再次回到孔子自述:如何理解这里的耳顺,这里的耳顺指的是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也能理解但是他不愿意去做。
这个总结很棒!
王校对于耳顺的总结:内在的仁心坚如磐石,对外在的环境了如指掌。与内在交互中,甘做“丧家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也才配做人类精神的灯塔!
个人感受:这节课感觉对于孔子的精神理解又更一层了。你有个梦想,有个理想,你自己先要想清楚,然后,再推行的过程中,你会遭遇很大的困难,你会被人误会,为食宿所需不容,那么你如何做,你何去何从?你的学生,和你志同道合的人都开始动摇了你怎么办?最最重要的是和你精神在同一个层次,和你一样看的很远的人,他走了不同的路,你也知道,他走的这条路你也可以走,但是你依然选择了坚守。这就是夜灯,这就是儒家精神能够穿越千年的原因吧。认定目标,找准方向,坚定不移,同情理解,坚守自己。这就是孔子的形象。
周二:孔子世家——自由
带着何为自由进入本节课。
训诂:性(本性,生来就有的与学相对)用之有名的名指的是名分,不无缘无故做事。儒家在世人眼中可能是迂腐的只知道恢复礼乐制度。可是冉有打仗打赢了,这就有了学之乎性之乎的疑问。当冉有告诉季康子之后,季康子就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冉有就说要讲究礼乐,讲究名分。播之百姓,传老师的大道到百姓哪里。鬼神也不会质疑质问。这个大道可以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可以祭祀鬼神。我领会学到了一些老师的道。即使是有千社的封赏,如果没有名分,我们老师也不做。
冉有眼中孔子是一个圣人,造福人类的人能领会大道而且可以解决问题的人。和世人眼中的孔子不一样。世人觉得孔子无非是知点礼。世人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累累如丧家之犬……
对于第二个问题,有学生认为他可能转移方向了,开始教书育人了。年龄大了,他的生命有限,但在有限生命面前是无奈的,当孔子调整策略仅仅是因为年龄大了吗?有学生认为是因为之前做法太难了,所以,换个方向。有学生认为受碰多了,悟出来新的道理。当孔子意识到这样的理想很难实现还去做是义之所为。年龄大了,周游列国之后意识到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小了。内在的梦想坚定不移,他只是调整的了外在的策略方法。
训诂:错:通“措” 举:推举。
大的方向没调整。具体的细节有调整。这里的措施都是偏宏观的,不是就具体某个问题提建议的。
从我于陈,蔡者,指的是和孔子周游列国的人。不及门就是出去当官了。颜渊没有去。
作为一个教育家
让学生明白成为贤者是很难的。相当于现在的大师级别的。孔子应该是没有遗憾的心理的。因为从政理想没有实现,所以,会有遗憾,培养弟子的目的还是为了实现梦想。(体会孔子复杂的心情)
师解释风,雅,颂……
这里是说孔子在编纂《诗经》,孔子之所以编诗经是还是为了礼乐制度,诗经偏向乐。孔子修订诗经是为了传承周公制作的礼乐。此时,孔子是在传承文明。孔子做这些事的时候他是怎么样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自在的,没有来自外在的压力,可是有内在使命感。因为没有外在的压力,所以,显得很自由。这就是孔子说的七十从心所欲。
这里老师稍微点了一下,道统的树立人都是圣王,可是孔子没有实际的王位,所以,被后世称为素王。
此时的孔子,处处遵循礼乐制度。这是一种随心所欲的不逾矩的状态。当你把外在的形式内化为自己的做事准则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从心所以不逾矩了。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自由之境。
此时,你能理解从心所欲不逾矩吗?所有的规矩内化于心,又可以超越外在的束缚,在精神上享受更高的自由。
这里老师把个人的自由和国家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和成反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把小我和大我联系起来了。这就是孔子的自由。让我们在超向自由的路上勇猛精进。
写作:关于孔子的规矩与自由。
个人感受:这一节课,老师试图让孩子们体会孔子再聚聚遭受打击之后,不仅没有下坠,而且对于自身修炼又上了一个层次。那就是,走向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晚年无论是教书还是修订诗书还是在家乡的生活,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一个积极入世却屡屡碰壁依然坚守理想,只是换个方式,来实现理想。孔子自己好像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精神领袖和灯塔,可是,他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中国文明的传承这一内容升华让孔子从一个只是坚守理想的人升华为了一个圣人,一个民族的灯塔。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接近孔子,而且对于孔子的精神有了更为的深刻的体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