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在听一些长辈。总在教育我们:要去找稳定工作、还是要抱铁饭碗的、你看那谁谁出去闯那么久不也是依旧回来了?你这样,现在年轻可以,老了可怎么办啊?你能这样一辈子么?我和你说啊,我是走过这条路的,行不通的?!
你些话,你听过的少么?也是往往是在这个时候,我会真切体会到: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顾一切的勇气。于是在不断反驳那些说教言语的同时、内心会升起一种同情和悲伤。你看啊,看看这些老人,这向生活无限妥协的模样。
是,我或许愿意承认那些长辈确实也走过这类似条路,可是,且不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坚持走到头了才说这条路是错的?又或者您怎知我要走的那条路就和你走过的一样?就算我半途停下来,就一定表示着我获得的全是凄惨?
为什么就一定要界定我会半途而废?一定要界定我会失败,甚至一再阻扰呢?不知道那些长辈在不断说着他们所认知的这世界法则时,有没有想过,这世界根本并不存在没有变数的法则,而唯有变数才是这世界的固定法则。
人们为什么总在不停赞美青春和崇尚年轻,总在说,青春宝贵。不过就是因为年轻时所有“第一次”的体验,这体验包括年轻里的犯错。而人逐渐成熟,这样的兴趣和机会越来越少是一个方面,体验了太多东西,也没有太多的东西觉得新鲜是另一个方面。
体验变得乏味,才是年轻人变老的实质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一些人早就失去了体验新鲜的好奇,早早就生出了一种局限的思维模式。后来,就开始不断用这模式去套别人的人生。
趁年轻,这三个字之后,没有什么必做的事情,那些“必要”都是别人的,或言不过是标签。唯一能够认可的在年轻时该做的事情就是想问题、思考人生。随便你浑身赤裸躺在被窝思考还是蓬头垢面蹲在马桶想。
而关于想的结果,是不是想通了,是不是想错了都没关系,关键在于思考的意识,而不是去跟随长辈们灌输的“好”、社会界定的“青春标签”惰性思考。
生活里总有一些人说着一些所谓的青春,然后叫嚷着:“啊,我的青春被狗吃了”可其实,你认为你的青春是否有意义,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你年轻时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而是你带着脑子活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没想通:你的人生是长跑还是冲刺,永远取决你个人的的态度。
或许你某个时刻突然不想以后,一心只想去做一两件冲动的事情,那不如就去做。成功了皆大欢喜,不成功也不要因这种冲动而陷入自我否定或死不认错的漩涡之中。继续带着脑子去想,去选择接下来的生活。某些时候前思后想,犹豫不决,并不意味着谨慎,而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怯懦。
年轻是人生真正的开始,而不是用来“听话”,年轻是自我思考后的勇气,是在困难面前不会退缩,是在失败之后依旧坚持,是为实现人生目标、自我价值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而决不是为所欲为,甚至违法乱纪,这不是勇气,是傻气、傻逼!
分享美国诗人纳.斯待尔在87岁那年写的一首诗: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
如果我能够从头活过,
我会试着犯更多的错。
我会放松一点,我会灵活一点。
我会比这一趟过得傻。
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当真。
我会疯狂一些,我会少讲点卫生。
我会冒更多的险。我会更经常的旅行。
我会爬更多的山,游更多的河,看更多的日落。
我会多吃冰激凌,少吃豆子。
我会惹更多的麻烦,可是不在想象中担忧。
你看,我小心翼翼地稳健地理智地活着。
一个又一个小时,一天又一天。
噢,我有过难忘的时刻。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我会要更多这样的时刻。
事实上,我不需要别的什么,
仅仅是时刻,一个接着一个。
而不是每天都操心着以后的漫长日子。
我曾经不论到哪里都不忘记带上:
温度计,热水壶,雨衣和降落伞。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
我会到处走走,什么都试试,并且轻装上阵。
如果我能够重头活过,
我会延长打赤脚的时光。
从尽早的春天到尽晚的秋天。
我会更经常的逃学。
我不会考那么高的分数,除非是一不小心。
我会多骑些旋转木马,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
愿每一个年轻的你都能趁年轻:
去做一件事,去爱一个人,不要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