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
一、教材和丛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人文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4篇课文。《古诗三首》描写了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诗人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水泥道上铺满落叶的美丽景象;《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课文语言优美,有的随文安排了仿写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写自己眼中的秋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统编教材在低年级就安排了学习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意。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写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2.丛书分析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本单元教材对应的是三年级上册1《美好的时光》“专题阅读二——四季之美”,其中共安排了29篇文章,包括“范文阅读”9篇,“组文阅读”4篇,“自由阅读”16篇。这些文章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简练、生动、优美,情景交融,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为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情趣。9篇“范文阅读”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上与4篇课文相对应,这正好能够让课内习得的方法综合迁移运用。其中《秋词二首(其一)》《夜雨寄北》在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上可与教材《古诗三首》整合学习。《秋天的味道》用词形象,极富画面感,很多词语有想象的空间,与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契合。《秋雨》(膝统旭)、《秋天的早晨(节选)》中的想象与课文《秋天的雨》课后思考题要求训练学生的想象相契合,可整合阅读。《听秋天里蟋蟀的歌》对课文《听听,秋的声音》中蟋蟀的告别歌韵做了很好的阐释和补充;《秋天》(何其芳)也是对《听听,秋的声音》很好的补充阅读,这篇文章中有较多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可与课文整合阅读理解。《关于秋天(节选)》、《秋天》(王宜振)、《秋风》、《秋雨》(徐刚)这4篇“组文阅读”的文章是对教材内容的延展,结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再次进行语言的应用与实践。16篇“自由阅读”的文章文质兼美,与课文有较高的契合度,可放手让学生以“自由阅读、简单交流”的方式学习,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理解词语,积累优美词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生字和29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重要段落,默写《山行》,摘抄句子。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能留心观察生活,学会写日记。
反思:教给学生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要求三年级学生开始写日记,重在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积累写作素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