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七世纪初叶,在欧洲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它比人们以前所知道的任何一场战争都历时更久、涉及的范围更广、也更野蛮,这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从1618年一直打到1648年,整整延续了三十年,后人因此称之为三十年战争。
在三十年战争中,战火燃遍了大半个欧洲大陆,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都先后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意志。
1. 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
1254年,神圣罗马帝国所有的皇位继承人先后死去,帝国进入了一个皇位虚悬时期。在诸侯纷争中,一位来自德国西南部的诸侯——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在1273年10月1日的帝国议会上当选帝国皇帝,号称鲁道夫一世,从此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
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先在瑞士的南部山区维尔伯乐山上兴建了一座宏伟的城堡,取名哈布斯堡,意为财富之堡,这个家族也因此得名。
鼎盛时期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大半个欧洲,从北方的波罗的海延伸到南部的亚的里亚海,从西部的莱茵河到东部的喀尔巴阡山脉,包括现在的的德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的一部分,波兰、南斯拉夫、西班牙、意大利的部分地区和尼德兰。
显赫的哈布斯堡家族逐渐赢得了凌驾于一切对手之上的地位。
2.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反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导致了德意志的宗教分裂。
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几百个大小诸侯也乘机侵吞教会财产、扩张领土、称雄割据,帝国的皇权受到严重削弱,帝国的皇帝成了孤家寡人。
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德国境内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教派势力:天主教和新教。各路诸侯因教派和各自的利益分化成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两大阵营。
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势力主要集中在德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莱茵河中下游一带,由路德教和卡尔文教组成的新教势力则集中在北部的萨克森、黑森、勃兰登堡以及莱茵河上游一带。
两派势力水火不容,德意志陷入空前的分裂和不安定状态。到了十七世纪初,维也纳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内战已经迫在眉睫。
3. 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掷出窗外事件
1618年狂热的天主教教徒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试图从波希米亚的公职岗位上排挤走新教徒并强行关闭两座新教教堂来巩固他的皇权。一场反对皇权的起义随即在波希米亚的首都布拉格爆发了。
波希米亚也就是今天的捷克,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
1618年5月23日,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教权利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亚人冲进王宫捉住斐迪南二世的两个钦差,并按照波希米亚人惩罚叛徒的习惯,将他们从20多米高的窗台上扔了出去,坠入下面的濠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掷出窗外事件。
这一事件犹如飞进干柴堆里的一粒火星立即点燃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欧洲大混战。
战争爆发后,信仰新教的英格兰、瑞典、丹麦和荷兰站在新教同盟一边,而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波兰和罗马教皇站在皇帝和天主教同盟一边。
而同样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却出于政治目的不但不支持天主教同盟反而在暗中支持新教同盟、反对帝国皇帝,为其争夺欧洲霸权扫清障碍。”
这场源自德国继而涉及整个欧洲的战争从1618年到1648年持续了三十年,被后人称作三十年战争。****按其进程分为:波希米亚战争、丹麦战争、瑞典战争和法国-哈布斯堡王朝战争。
4. 波西米亚战争
波希米亚战争还只是一场德国内战
掷出窗外事件后,斐迪南二世立刻派遣军队来恢复他的权力。他有教皇做坚实的金钱后盾,还得到了其他天主教势力的军事援助。
由于新教同盟内部诸侯的不团结,其军队又缺乏应有的训练,战局越来越有利于皇帝和天主教同盟。
在1621年11月的白山战役中,曼斯菲尔德伯爵率领的新教同盟军队被蒂里伯爵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打得四处逃散、溃不成军,波希米亚再次沦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
5. 丹麦战争
天主教军队的胜利令支持新教同盟的欧洲国家十分不安。1625年,在法国首相黎世留的倡议下,英国、荷兰和丹麦三国结成反哈布斯堡同盟。
2月,丹麦迅速募集6万人的军队,联合德国境内的新教军队向皇帝军队发动进攻。丹麦军队出兵德意志,标志着三十年战争已经由德国内战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战争了。
迫于国内外的双重军事压力,斐迪南二世皇帝起用了著名的军事指挥家瓦伦斯坦。
1626年8月,瓦伦斯坦率军占领了整个德意志北部地区并推进到了波罗的海沿岸。
无奈之下,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被迫在1629年5月与斐迪南二世签订了吕贝克和约,放弃对德意志北部主教区的领土要求,帝国皇帝和天主教同盟再一次轻松取胜。
6. 瑞典战争
天主教联盟的一再胜利使全欧洲的新教徒感到十分惊恐。
丹麦失败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诸侯势力向波罗的海蔓延的趋势,对北欧新兴强国瑞典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继丹麦之后,年轻有为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发动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
瑞典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三十年战争已经由所谓的宗教圣战向列强争霸战转变了。
1630年7月,古斯塔夫二世统帅4万军队在德意志的奥得河口登陆。在法国、荷兰、俄国等国的援助下,瑞典军队长驱直入,迅速攻占了德国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
1631年9月,瑞典军队和蒂里将军率领的皇帝军队在布赖腾费尔德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大会战。
古斯塔夫二世第一次采用线形阵又称楔形阵来代替欧洲传统的密集型方阵,他让士兵们排成6列线形的横队,依次开枪射击,形成持续不断的杀伤性弹雨,线形阵同时提高了军队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
瑞典人还改进了滑膛枪的构造,并调集了100门火炮,这样,瑞典军队以灵活的战术加上先进的武器,很快就将以长矛为主的皇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古斯塔夫二世经此一役,以北欧雄师之名享誉欧洲,并被推选为新教联盟盟主。
万般无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再度起用已被免职的瓦伦斯坦,希望他能扭转败局。瓦伦斯坦复出后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重组了雇佣军,他利用瑞典军队供应线过长的弱点,飞军插入瑞典军队后方,挫败了瑞军的进攻势头。
1632年11月,双方在莱比锡附近的吕岑展开血战,结果,瑞典军队获胜,瓦伦斯坦惨败,但古斯塔夫二世战死沙场。瑞典军队因此士气大损。
此后,瑞典军队虽然仍数次渡海作战,却难以对皇帝军队构成真正的威胁。战争的进程,似乎又向有利于帝国皇帝的方向发展,而这促使法国不得不直接参战。
随着法国的加入,三十年战争最后的一层宗教外衣也不复存在,变成了纯碎的列强争霸欧洲的一场大混战。”
7. 法国-哈布斯堡王朝战争
黎世留决心要彻底打败哈布斯堡王朝,但必须首先对付同属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浦四世。
1635年5月,法国首先向西班牙宣战。
1638年,法国正式向皇帝宣战。
法国参战后,支持法国的国家有瑞典、荷兰、威尼斯、匈牙利等,波兰也宣布对法国的友好中立,而拥护皇帝的主要是西班牙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法军分四路开往尼德兰、意大利、瑞士、阿尔萨斯和洛林等战场。与此同时驻留德国北部的瑞典军队也乘机攻入德国中部和南部。
1638年12月,法军攻占布赖萨克,切断了西班牙从莱茵河进攻尼德兰的陆上通道。
1639年10月,荷兰海军在多佛尔海峡大败西班牙舰队,又切断了西班牙进攻尼德兰的海上通道,使西班牙企图重新征服尼德兰进而威胁法国的希望成为泡影。
在德国战场,瑞典军队于1642年11月与皇帝军队再次在布赖腾菲尔德会战,瑞典军队获胜。随后在杨科夫战役中再次重创皇帝军队,而法军在诺德林根也打败皇帝军队。
1648年5月,法瑞联军在楚斯马斯豪森战役中又取得重大胜利。
至此,皇帝军队由于一连串的军事失利已无力再战,盟国西班牙也因后院起火在加泰罗尼亚,葡萄牙民族起义的打击下自顾不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持续三十年之久的在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经过4年马拉松式的谈判,交战各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并于1648年10月24日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首府明斯特市的市政大厅签署了人们盼望已久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8.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实际上是《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的统称
和约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三十年战争的最终结果,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长期由一个教皇、一个皇帝主宰欧洲的局面。作为战争的最大赢家,法国确立了欧洲霸主的地位,瑞典则成为北欧的霸主。
和约从文字上承认了国际间大小国家平等、信教自由的原则,也开创了欧洲国家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因而被视为欧洲近代国际公法的基础,是欧洲近代国际关系史上一分重要的文献。
和约还正式承认新教和天主教地位平等,并规定今后有关宗教的争端,应该在国家议会天主教和新教议员中通过友善协商来解决。从此,宗教争端再也没有成为欧洲战争的导火线。”
法国成为了30年战争的最大赢家,那么对于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来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又意味着什么呢?
无疑,这是一张死亡证明书,宣告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帝国彻底瓦解。
360多个独立的邦国、4万个世俗领地、4万个教会领地使德国地图看上去更象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拼图。
战争中德国人口死亡数超过8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300多座城市、2000多个村庄在战争中被毁于一旦。无数的矿区、寺院、工场变成了一片片废墟。
战争使德国经济壮况急剧衰退,农奴制又成为普遍现象,农民受到贵族地主更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正如恩格斯所说,三十年战争的严重后果使德国有200年不见于政治积极的欧洲国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