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不会得到太好的发展。
今天我们户外活动是小山坡,很多小朋友都拿来了垫子,我自以为有很好的玩法来引导小朋友们,小朋友一开始也愿意尝试去玩,但是时间不久他们就拆了重新发现玩法并且因此乐此不疲,我们总是以为把最好的教给了幼儿,但是那只是我们眼中最好的,但却不是孩子严重最好的,孩子的玩法可能比较跳脱,可能在我们眼中有很多缺陷,但是孩子的乐趣就在不多探索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跳过他们探索的过程,直接引导他们游戏成果,那对幼儿学习是不利的,小朋友们的成长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是幼儿自己发现的,那么才能够得到成长。所以说,老师适当的放手才能开发出幼儿无穷的潜力,而老抓住不放只会让幼儿变得弱不禁风。
孩子对于每种玩法没有定性,所以就会有无限可能,成年人总会被已有经验所影响,所以很难有创新的点子,而幼儿有所不同,每一次尝试都是创新。
当你试图解决一个难题时,大脑的第一个反应是聚焦在明显的事实和熟悉的方案上,寻找是否有现成的答案。这时主要是左脑的工作。如果答案没有出现,左右脑会同时激活。右脑的神经网络开始搜寻可能相关的记忆,为左脑的神经网络提供陌生的模式、不同的意义、更高层次的抽象。在搜寻到一个可能的关联之后,左脑迅速锁定这个念头,注意力系统从闲散状态进入高度集中状态。大脑在瞬间内将这些分散的线索组合成一个新的想法,这就是俗称“灵感迸发”的瞬间。
所以,创造力既非伟大的发明,也非弹钢琴、画画,或者穿奇装异服,而是一个过程,左右脑协作的过程——它需要大脑在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之间不断转化,从新的、旧的、被遗忘的信息中产生一个全新的、最佳的结果。
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保罗·托伦斯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儿童创造力测试,共有400多名儿童参加,人称“托伦斯儿童”。测试内容由一些相对简单的语言和图画测试构成,从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精致性等几个方面来评价个体儿童的创造力(当年托伦斯设计的测试至今仍是创造性思维测试的黄金工具)。
此后几十年,托伦斯教授一直持续跟踪当年被测试的儿童,并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每一项成就。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童年时期的创造力指标以惊人的准确度反应了他们成年后的成就。那些在托伦斯测试中得分越高的孩子,日后成为企业家、发明家、大学教授、作者、医生、外交官的机会要大得多。有学者分析了托伦斯测试的数据,得出结论说,就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而言,创造力指标的准确度比IQ要高出3倍。
所以说孩子是最具有创造力的。
孙希乐
2019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