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我们大脑的大部分信息都保持着静默状态而无法被我们意识到,但他们却潜在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国著名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他的著作《脑与意识》中将无意识分为五大类:前意识状态、阈下状态、未连接模式、活跃放电模式和潜在连接模式。
前意识这个词借用于弗洛伊德,他就像是军队的预备役,每个人都已经被编号,平时没有人注意,一旦有需要就会成为正规军。那些属于前意识的无意识信息已经被神经元编码,因此随时可以进入意识状态,但在被注意之前,他们始终保持无意识状态。
只要我们的感官功能正常,他们无时无刻地在向大脑输入海量的信息。遗憾的是,我们的意识就像是我们的电脑屏幕,一次只能打开一个任务,如果你再打开一个任务就会遮挡住前面的任务。因此,那些已经被编过码的海量信息在被打开之前都趟在电脑硬盘的某个角落里,直到你打开他。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是编过码的信息?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我们在前一秒刚刚扫过的陌生环境,里面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立即回忆起来,但大多数细节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因为它们没有被编码。
所以,前意识就是那些被编过码的信息,在他进入意识之前一直以无意识的状态存在于记忆库中,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衰减,直到彻底遗忘,除非在这之前被意识加强。
阈下状态是指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达到进入意识状态的阈值,而阈值即是指从无意识到意识的临界点。比如,因为闪现太快或太模糊而没有注意到,或者受到其他注意的掩蔽而没有意识到等。
阈下状态的信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会进入意识状态,就好像这些信息从来都不存在一样。虽然这些信息永远都无法进入意识状态,但它们却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们无时无刻都对我们的行为发挥着作用。
比如,美国心理学家James Vicary在1957年开展了著名的爆米花实验,他在电影放映时在屏幕上不断地快速闪动“Drink Coca-Cola”和“Eat Popcorn”的字样,尽管观众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字的存在,但却增加了爆米花的销量。虽然后来被证实这种消费刺激的效应并没有那么强,但是这个心理现象却是被普遍认可的。
另一个关于篮球场上的黑猩猩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和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于1999年进行的。这个实验被称为“看不见的大猩猩”(Invisible Gorilla),实验过程中观察者被要求计数一队人的传球,期间他们安排一个假扮的黑猩猩在场上跑过,结果,约一半的被试未能注意到黑猩猩的存在。这是因为被试将注意力放在了球员之间的传球上,从而遮蔽了其他信息。
迪昂认为,一条信息要进入意识,必须通过神经元的长距传输进入大脑的前额叶和顶叶,因为正是这两个区域实现了对信息的编码。因此,前额叶的损伤或异常会导致注意力和记忆等认知功能的丧失。阈下状态的信息正是因为神经元放电强度没有达到阈值,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递到前额叶和顶叶。
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导致信息无法传递到前额叶和顶叶,即接收处理信息的区域没有与前额叶和顶叶建立起联系通道,这就是未连接模式。
许多早期进化的原始功能即是如此,比如呼吸、心跳、胃肠蠕动、括约肌收缩等。呼吸的协调即是由脑干实现,然后传递给胸部的肌肉,在脑干的这些功能与前额叶和顶叶之间并没有建立起连接的通道,因此这些信息无法传递给前额叶和顶叶,我们也就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第四种无意识状态是活跃放电模式,比如人类无法意识到高频闪烁的视觉光栅。迪昂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信号在初级视觉区的放电在时空上极度混乱,编码太复杂,无法被皮质中更高级的工作空间神经元精确识别。
视知觉快速通道主要处理运动和空间信息,可以快速迅速地进行运动的感知和跟踪。在高频闪烁的视觉光栅中,由于快速的光变化超越了大多数神经元的响应速度上限,这些感光神经元无法快速捕捉到每一帧图像,因此我们无法意识到光栅的存在。
视知觉慢通道则处理颜色、形状、细节等信息。在高频闪烁的视觉光栅中,由于这些信息变化较慢,因此被视知觉慢通道捕捉到,但由于快速通道无法捕捉到运动和空间信息,因此我们无法意识到光栅的存在,在视觉中只呈现出一片灰色。这类错觉正是由于编码的错乱造成的。
第五种无意识状态是潜在连接模式。从小到大,无数的信息进入大脑激活神经元放电,并刺激突触的生长,从而将不同的神经元连接起来。
信息的不停输入在持续地塑造着神经元突触的连接,我们的大脑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突触诞生和消亡,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初几年。
大量的信息就这样被存储在静态的突触连接中,要把这些记忆从休眠中重新唤醒,这与产生意识思维的神经元放电模式大有不同。回忆这些信息,其实就是重新激活当时的突触连接和放电模式。因此,在回忆之前,他们就是潜在的连接模式。
这些无意识信息有的仍然可以被重新意识到,有的却永远也无法被意识到,但他们潜在地都在发挥着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甚至有些之前永远被无法意识到的信息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它找到。
迪昂在他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军方曾经开展过一个项目,向一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每秒闪烁10张卫星图片,同时监控他的脑电压,观察是否出现了发现敌机的无意识直觉。这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意识到这些图片内容的,但实验表明,科学家能在受试的军人大脑中找到蛛丝马迹。
未来,通过放大那些感官可以察觉到,但被意识忽略的微型放电模式,有计算机辅助的脑解码可以让我们了解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超感知觉,那是一种更强的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