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童年期言语发展
#总体特征: 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
书面语言发展
表现:
1词汇发展
(1)儿童入学后词汇量迅速发展。
(2)新词构建通过词汇联想。
随着年龄增长,使用组合规则逐渐减少,使用聚合规则增多。但是 9岁儿童的聚合反应仍未占优势。
不同词类的联想使用规则不同,其中名词比动词和形容词更多地聚合。
(3)概念思维发展,儿童对词的理解和表达更加准确。
表现在儿童对字词的下定义的变化中。儿童越来越能采取分析的方法理解词意。小学高年级,能认识一词多义。
2句子发展
(1)句子发展跟词汇的发展一样,包括理解和产生两个方面。
儿童入学后随着书面语言的获得,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熟练掌握句法规则,明显表现在对被动句的理解上。
(2)童年期儿童采用一定的策略理解句子。
策略是从儿童已有语言经验和非语言经验中概括出的规则,可以达到快速理解,但 有时也会错误。
(3)表现在对复合句理解能力的提高。
特定的关键词来掌握,因果和转折关系复合句,在儿童入学后才能掌握。
3语用能力发展
对言外之意的理解是儿童语用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包括习语、暗示、间接指令、间接请求、隐喻、夸张、反语等。
其中,反语的理解落后于对其他类型的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
内部言语发展
#内部言语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具有跟外部言语不同的新机能。内部言语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联系,执行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在婴儿期看不到内部言语的表现,在学前期开始产生,是在外部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逐步派生。它的原始形态或者过度形态是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学龄初期的儿童内部言语发展,分三个阶段:
(1)出声思维阶段
初入学儿童不善于考虑问题,这时主要是通过出声的思考和回答教师问题,培养内部言语能力。
(2)过渡阶段
最初,在比较容易的简单问题中,培养儿童出声思维的同时学会短时间的无声思维,教师会提醒儿童"想一想"。
以后,通过提出较为复杂的问题,要求儿童长时间的思考,同时内部语言留有了更加复杂的性质。
(3)无声思维阶段
教学的影响,学习内容的复杂化,抽象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要求提高,内部语言从一个年级到另一个年级就日益复杂。在儿童有意识的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