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浩
有哲学家发现,世界都在二八法则下运行,我想微信朋友圈亦是如此吧。
现在,我们80%的空闲时间被微信朋友圈占领了。只把20%的时间留给了真正的阅读,运动和与朋友面对面的聊天。在这80%的鸡零狗碎的时间里,无论你是在吃饭、上厕所、坐地铁、排队等电梯、在健身房做瑜伽时,微信朋友圈的朋友都隐形地陪你度过。要么你做主播,要么你做听众。
微信朋友圈的朋友成了无所不在的神的存在,我们似乎也觉察到这一点带来的副作用,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在你的手机里面,有80%的APP是属于占据空间,可有可无的。换句恭维的话,是属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APP。而微信则是属于那20%的,无法删除的,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只用20%的容量占领你80%时间的怪物。
古语云:千金易得,知音难寻。说是知音难寻,其实是有价值的信息难寻,或者说给你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朋友难寻。我们从朋友圈获得的信息是杂乱的、庞大的。这些信息里面有20%是有价值的,80%的信息是价值不高的。在20%的有用的信息里面,也只有20%的人给你持续带来有价值信息,剩余的80%有用信息则是朋友圈里灵光乍现般的带来的无序的、零散的、只言片语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说,那些对你最有价值的信息,在浩若烟海的信息里面只有4%左右的朋友可以提供你需要的信息。这或许是知音难寻这句话的数学模型吧。
倒过来看,你在朋友圈里发各式各样的信息,其实都只有自己的那20%的朋友认为你发的信息对他有价值,剩余那80%要么一笑而过,要么早已经屏蔽了你。所以你会发现,我们慢慢开始使用微信“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和“不看他(她)的朋友圈”的功能设置。前者是你主动的将你的朋友分为20/80的组群,后者是你被动地被你的朋友划分到价值不高的80%的组群。
不必沮丧,你对世界的影响力其实和伟人差不多,都只是自己朋友圈的20%左右。伟人和你的区别在于,他的朋友圈的基数和你是百和亿的几何级数的差异。所以伟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不仅是一种世界观,其实更是一种方法论。只有做大朋友圈的基数,他的影响力才能随着四海内的兄弟广为传播,这或许是伟人之路的数学模型吧。
每人都有自己定义的20/80组群,每个人都属于别人定义的20/80组群。所以不必妄想成为所有朋友的20%那个组群,如果那样,只说明你的朋友数量太少,你对朋友的要求甚高。
也不必苛求朋友圈里的80%信息杂乱、无序、零散、价值低。这80%你认为价值低的信息其实也是你能否取得你的朋友,他(她)的20%有价值朋友圈的通行证。
你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