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人类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在看《人类大未来》这本书前,我觉得人类未来的话题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可能更关心的是我的未来。多少年后的我,是什么样的?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否取得了什么成就?
而这本书关心的是人类未来,其实是把我的个体无限缩小,融入到人类的宏大的主体,以整体性的眼光来看待。人类未来,这话题很大,但是也很有魅力。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虽然很大,但又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你知道它总有一天会来,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人类大未来》这本书就是提前将未来的图景展现在你面前,从人类、气候、医学、科技、互联网、能源,地球上的方方面面,甚至到外太空探索、星际旅行。
这么多来自多元领域的内容是由18位来自各领域顶尖专家研究、探索的结晶,包括气象学家、遗传学博士、量子技术研究教授、生物学研究员、人工智能教授。他们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将未来进程的推演和预测展现出来。
编者在序中写道:“未来有可能变成一个与今日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如同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随着人类越来越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以及该如何驾驭,我们的生活也会改变得越来越彻底。”
书中选文所描绘的未来,其中有充满警告的大自然灾害、能源短缺、气候变迁引起的恶劣环境、全球性传染病的极端恶劣的情况,也有智慧城市、基因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生科技、医学、网络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通过这本书,可以一窥未来的广阔图景,也可以从多维度感受未来世界可能带来的巨大变迁。
第一章《地球的未来》,讲到了人口统计、资源保护,和气候变迁,而在我看来,对应的三大内容是超级都市、濒危动物和严峻气候。
超级都市
1.人口的激增。到了2050年,全球人口估计将超过90亿。而新增人口多半位于亚洲、非洲。(现在76亿)作者对于农业生产力感到担忧。因为不断恶化的气候加剧了沙漠化,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但食物需求却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缺水也是一大难题。
目前全球有一成人口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到了2025年,缺水人数将上升至30亿,淡水储存量早已供不应求。
作者提醒我们,虽然科技、医疗、互联网领域将快速发展,但粮食、饮水这样几百年来关乎生存的问题,今后也会持续存在。
2.人口的城市化迁移。就我们现在的时代来看,国家一直提倡城镇化建设,一批批城市崛起背后,城镇化的支撑点就是「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为我们带来了经济的腾飞。而在未来,越来越人涌入城市,预计到2035年,全世界将有60%的人口集中在都市。“下一个20年,中国可望打造两三百座居民超百万的崭新都市。”
3.科技让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变得越来越紧密。如今我们会发现,互联网让我们时刻保持“上线”的状态,生活、工作、个人、职场的界限已经打破。据预计,再过十多年,全世界3/4的人拥有手机。这带来的就是人与人、社会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一切社交、消费、生活、工作都将与互联网链接。
这当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作者表示,这也带来了一些思考:
(1)链接紧密但并不代表互相包容,相反可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尖锐偏执。不难发现,比起现实,在互联网上的网友更容易攻击。到未来,一切链接互联网,表示更多矛盾将会在互联网上发生。
(2)资讯的无处不在让成功者更成功,巨头更巨头。比如淘宝、微信,他们所占的巨大市场份额很难让竞争对手有立足之地。这正是网上各种“评价制度”的目的,人们往往是有从众心理和趋势心理的,更容易跟随大势做出选择,用的多的APP会更多人选择用,做的好的店,网上好评就多,顾客就多,发展就好。就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3)一项工作如果能由机器人代劳,未来多半会被机器人接手。也就是说,自动化将彻底改变劳动市场。
(4)未来,“你最重要的资产可能不是技术、知识,甚至不是财富,而是名声,比如你在网络上的评价。”现在很多人都在朋友圈经营自己的形象,店家经营大众点评上的点评,都是个体在经营自己的名声的过程。
这种经营可能还带有刻意营造的成分。而随着未来网络发展,大数据掌握了所有人的动态,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网络之眼下,等于你已经没有隐私了。
就现在的大数据而言,它对于社会信用判别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以前,银行要给你贷款,要进行各种调查、评估,才会借你。而现在利用大数据,你在网上填上姓名、住址、公司、卡号,就能轻松借到几万、几十万。这是源于大数据的交叉验证,非常快速对你的居住环境、收入、各类情况进行精准分析。
所以,未来,人们的生活、身份都将因互联网而改变。
濒危动物
这一部分讲了作者在哥斯达黎加的太平洋沿岸观察成千上万只海龟产卵的壮观场面。
一只海龟产卵100颗左右,一个海滩能产下1000颗,但孵化率仅有千分之二,孵化的幼龟只有百分之一能活到成熟,这是自然的规律。这些海龟,从远古一直存在到现在,已经适应了生存环境,但如今却因为人类而濒临灭绝。
全球变暖、沙滩开发、游客入侵、误食塑料等污染物等等和人类相关的原因导致20年时间,全世界海龟总数减少三分之一。
海龟是从恐龙时代就一直存在的生物,但如今只是23000种即将灭绝的物种之一。2000年来,上百种动物、鸟类彻底消失,三分之一是最近50年消失,而四分之三是由于人类持续捕杀造成。人类的滥杀贩卖,让人触目惊心,全球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金额超过120亿英镑。
环境污染,也严重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泰国的公益广告,是一个销售员在街头为寿司做宣传,而这些寿司里都放了塑料。路人吃到塑料后都非常愤怒,责骂推销员,说她不负责任,想害死他们,塑料怎么能吃,卡在喉咙怎么办。然而,这些人类不愿意吃的塑料,却被成千上万鸟类、鱼类吞下。每年因塑料致死的海洋生物多达1500万。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塑料已经布满世界海沟最深处。而所有扔进深海海沟里的东西,都会永远留在海沟里。
有一句话说“如果某些事情不关乎自己的利益,大部分人是无所谓的。”
我们可能觉得遥远的海洋和我们无关,但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大量塑料微粒被鱼吞食,人吃鱼,塑料微粒又回到了人体。现在,已经发现自来水、食盐、啤酒中广泛存在“微塑料”污染。
更可怕的是,海洋产出了地球一半的氧气。人类毁了海洋,就是在毁灭自己。
如果人类的发展要以牺牲环境、牺牲动物为代价,那么这种发展就变成人类永世要背负的枷锁。这些动物长久以来与我们共同生存,但却因为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濒临灭绝。或许有一天,我们只能通过标本回忆这些已经消失的生命。
但我希望的是,就像作者所说:“虽然海龟对世界上大部分人用处不大,但我不愿活在一个再也看不到海龟的世界。”
严峻气候
放眼全球,严峻气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无止尽的能源需求让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增长,导致地球气温升高,引起极端炎热、水旱成灾、冰河消融等等问题。如果不采取行动,2050年,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摄氏2度。听起来很小,但约十万年前,平均气温仅变化了摄氏5度左右。
同时,人类过度汲取地下水让很多河流在流入海洋前就枯竭。地球两大循环都在遭到破坏。这无疑将给生态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
作者为我们描述了2050年的几个猜想。印度,降雨造成洪灾,海平面攀升导致海水倒灌,淡水污染。热带国家,炎热高温让出门变得困难。北极,海水温度上升,夏季海冰全消,鱼类、鸟类、哺乳类数量逐日减少。还有一些国家可能面对水资源枯竭、自然生态严重破坏的问题。
对此,作者表示,要遏制全球变暖,人类的生活型态非改变不可。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转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这一章地球的未来,其实是对人类的警告。随着科技、经济发展,对环境、生态圈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我们为了造城、能源,开发了世界半数以上的陆地,四分之三淡水为人类所控;燃烧煤矿、石油,短短十年将百年来聚集在地层的碳释放到大气层;对森林的大量砍伐,对野生动物的滥杀,对海水陆地的污染,一切的一切都让这颗蓝色星球不堪重负。
我想,地球的未来不是人类的未来,是生态、气候、动植物与人类共同的未来。人类是地球的居住者,而不是主宰者,我们现在的一切行为都将给未来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而一切造成的恶果都将在未来以某种形式回流到我们的身上。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失去地球。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人人都是其中一角。
一旦海水冲走,欧洲就要变小。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
丧钟在为谁敲,我本茫然不晓,
不为幽明永隔,它正为你哀悼。
By:杨泡泡
- End -
作者简介:杨卉(杨泡泡),企划编辑,终身学习践行者、007不出局践行者
公众号: 人间便利店丨
标签:
· 读书达人 一年读100本书
· 原创写作——专注个人成长、文学、美学
· 终身学习 复利成长 诗意生活 用文字的力量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