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1日day1
对如何更好地使用本书,史蒂芬.柯维建议开诚布公地与人分享读书心得。
这点我已经从格书群体会到了这种做法的好处。
另外史蒂芬.柯维还建议我们想要根据本书来改变自己的话,必须自己从内开启改变之门。
自我成长是一个缓慢过程,要对自己有耐心。同时自我成长也是脆弱的,我们要细心呵护自己的成长愿望。在转变中欣赏自己,在不断更新中逐步改变自己。
第一次看这本书时,觉得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不好理解,今天看到这个习惯的简要定义,突然明白这种习惯的精妙之处,不但了解彼此,还能称赞彼此之间的差异,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毕竟我们合作的人并不一定都如我们所愿,比如我们配偶和孩子,而作者是如何做到统合综效的呢?
对本书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充满好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2日Day2
我们其实都戴着一付眼镜在看世界,有时候甚至是近视却带着老花眼镜,老花却带着墨镜在看世界。我们对看到的世界非常不满意,会指责世界非我所愿,却不知完全是自己戴错了眼镜。
重新认识自己,需要感知自己是否戴有这样一付不合适的眼镜。除此之外,还需要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向外地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这扇门只能从内向外开启,当世事非我所愿时,先从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开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3日day3
品德实际上是习惯的合成。
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的范畴,指点“做什么”及“如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成熟模式图”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
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
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整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
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
但只有独立的人才能选择互赖,尚未摆脱依赖性的人则无此条件,因为他们无论在品德还是在自我把握方面都尚有欠缺。
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产出”,一个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
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
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是高效能人士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想要持续获得金蛋,就需要好好地喂养那只会下金蛋的鹅。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多少年来并没有用这样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去衡量自己的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当明白这一道理之后,发现这一原则可以运用在许多方面,家庭及人际关系、事业及个人成长等等。现在看来只要我想要得到某个金蛋,我就必须用这条原则来思考一下,我是否可以得到,是否能够持续得到。“守得云开见月明”,我至少要先明确我到底是想看太阳还是月亮,其次我还需要知道怎样去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4日day4
动物缺乏自我意识的能力,即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成为万物之灵,一代又一代在不断深化中实现进步。
凭借自我意识,我们可以客观地检讨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也就是我们的“自我思维”。所有正确有益的观念都必须以这种“自我思维”为基础,它影响我们的行为态度以及如何看待别人,可以说是属于个人的人性地图。
选择的自由 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放任这些伤害戳在我们的心上。
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
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作一种感觉。
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为表现爱。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圉,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向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
两种能够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是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二是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
积极主动的语气词:我可以、我再试试看、我想想其它方法、我选择、我愿意、我能够控制、我打算……积极主动总是从我的角度面对真实存在的问题,不愿意受环境、处境或者命运、性格等因素摆布,积极主动的人更愿意行动、更愿意合作、更愿意解决问题,他们总有一种想把事情做的更好,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因他人存在而感觉安全可靠。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先从改变语言习惯开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5日day5
个人使命宣言是想成为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制订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才不会在人生路途上左右摇摆,迷失方向。
从未以一个葬礼这样的幻想场景去设想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今天设想了一下这样的场景,竟然一片芒然。常言道:“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可是一直以来却从未去想过自己将梯子搭在了哪个墙上,抑或是将梯子不停地搬来搬去,没有明确的目标。从今日起,开始将自己葬礼的场景逐渐清晰化,希望早一点站在未来审视自己当前的生活。
摘录: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与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第二次创造,或者是自己主动设计的,或者是外部环境、他人安排、旧有习惯限定的。
“以终为始”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层面,但最基本的应用,还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创造。
用彼得∙德鲁克和华伦∙贝尼斯的话来说就是:“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
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住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了正确的墙上。
成功不是获取财富,不是掌握权力,而是赢得与自己的较量。
如果你目前你的中心不足以让你变得积极主动,那么当务之急是转换思维找到一个类似的中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6日day6
我通常无法确定事情重要与否,在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的运用中,我不知道如何进行四类事务的划分。在实际生活中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似乎不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也很少。总之,我似乎是一个慢生活状态的人,似乎是在做着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但是自己并不确定。看来是个人的目标不够明确,愿景和使命感模糊,今后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超前感知的能力,是对目前无法亲眼看到的潜力和创造力的认识。
独立意志指的是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行动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品行是否端正通常能够衡量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立意志。
如果你能够成为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那么你的自律就是由内而外形成的,是独立意志的具体表现,你所信奉和追随的就是内在的价值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要旨。
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要事。
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
对人不可讲效率,对事才可如此。对人应讲效用,即某一行为是否有效。
信任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因为信任能够让人们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7日day7
*看了今天的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几个新认知。
首先,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地进行情感储蓄。
其实仔细想想也很好理解,越是持久的关系,我们越会在关系中不断地支取情感,人无完人,我们很可能会透支情感帐户,因此不断的进行情感投资才是保证产能的关键。
其次,就是对“为一个人完全奉献自己,胜过为拯救全世界而拼命”。这一我们通常据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连最亲密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我们如何面对外面的世界。
再者,问题的反面是契机。我们的惯性思维是:孩子成长中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我被这些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了。这种想法的违背了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我们总是被动地被这样的想法牵着鼻子走。如果换成问题代表着机会,又有了一个可以往情感帐户投资的机会,发现一切想法都变了,瞬间豁然开朗。*
情感帐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
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地储蓄。由于彼此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
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
情感帐户的七种主要的投资方式:
理解他人——只有了解并真心接纳对方,才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
注意小节——人的内心都是极其柔弱和敏感的,不分年龄和资历。那怕是在最坚强和冷漠的外表下,也往往隐藏着一颗脆弱的心。
信守承诺——守信是一大笔储蓄,背信则是庞大的支出,代价往往超出其他任何过失。
明确期望——提出明确的期望,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了解。
正直诚信——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诚信就是平等对待所有人。
勇于致歉——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
无条件的爱——可以给人安全感与自信心,鼓励个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长,由于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牵绊,被爱是以用自己的方式,检验人生种种美好的境界。
一对一的关系是人生最基本的要素,有赖高尚的人格来维系,只有管理众人的技巧是不够的。
在互赖关系中,问题代表机会——增加情感帐户存款的机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8日day8
双赢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的结果。可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可能还停留在非输即赢的二分状态,那么双赢就只能是镜花水月。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向往,但要先建立双赢的思维,而双赢思维还必须以双赢的品德为基础。诚信、成熟和知足是我们能够开始双赢合作的起点。双赢思维如果能够实现梦想的话,那么先从好的习惯开始吧,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
双赢把生活看作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但是大多数人才用非此即彼的方法看待问题,非强即弱,不胜则败。
其实世界之大,从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
利人利己(双赢)
损人利己(赢/输)
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
独善其身(赢)
好聚好散(无交易)
哪一种最好?最好的选择必须依情况而定,关键是认清形势,不要教条地把某一种模式应用于每一种情况。
长远来看,不是双赢,就一定是两败俱伤,所以我们才说,只有双赢才是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
平静的关系下面涌动着的是压抑的情感,被践踏的价值观和隐藏的怨恨,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放弃交易)。
双赢品德有三个基本特征:
诚信——没有诚信这一基础,双赢不过是一种无效的表面功夫。
成熟——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
知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一个诚信、成熟、知足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用到什么技巧。
以双赢的品德为基础,我们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的关系。双赢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帐户。
关系确立之后,需要有双赢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
双赢协议意味着自由,但必须以诚信作为支撑。
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
双赢过程与双赢结果密不可分,只有经过双赢过程才能实现双赢结果。
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29日day9
学会移情聆听,真的很难。可是一个好的习惯养成也会受益终身。移情聆听需要先关闭自我,关闭自我也意味着放弃部分安全感,进入到他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状态中。这种状态是一种暂时的失控状态,这对于常人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是反人性的。可是只有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才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我准备先从七个习惯中的这个习惯开始练习,学会移情聆听,首先从聆听儿子的心声开始。
知己解彼——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不是同情。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
移情聆听本身就是巨额的情感投资,它能够给人提供一种“心理空气”,极具治疗作用。
移情聆听是有风险的。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到移情聆听的阶段,而这是需要足够的安全感的,因为这时候的你会变得很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很矛盾,因为在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先被影响,即真正理解对方。
首先理解别人是在生活领域里广泛适用的正确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人际关系领域的作用是最大的。
四种自传式的回应:价值判断、追根问究、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当你学习认真倾听时,你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感知有了天壤之别。
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的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
品德指的是你个人的可信度,是人们对你的诚信和能力的认可,是人们对你的信任,是你的情感帐户。
感情指的是你的移情能力,是感性的,说明你能通过交流迅速理解他人的情感他人的情感。
理性是你的逻辑能力,即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
请注意这个顺序:品德、感情、理性。
首先是你本身的品德,然后是你同他人的关系,最后是你的表达能力,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模式转换。
多数人习惯直接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却从来没有把品德第一,感情第二放在心上。
你越深入了解别人,就会越欣赏和尊敬他们。触及对方的灵魂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那么花时间了解对方将有益于今后的坦诚相待,这样一来,很多困扰家庭和婚姻的问题都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即便有这样的机会,充足的情感帐户也会让问题迎刃而解。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月30日day10@胡林华
格书:不设法消减阻力,只一味增加推力,就仿佛施力在弹簧上,终有一天引起反弹。
致行:消减阻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移情力和双赢思维。如果能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接纳彼此之间的差异存在,包容和理解有时比鼓励更有利于合作共赢。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介又不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最具激发、分配、整合和激励作用的部分。
低层次的沟通源自低信任度,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步步为营。
中间一层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唯有相当成熟的人才办得到。
统合综效意味着1+1等于8或16,甚至1600。源自高信任度的统合综效能带来比原来更好的解决方案,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全心享受这种创造性的事业。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不设法消减阻力,只一唯地增加推力,就仿佛施力于弹簧上,终有一天引起反弹。
不要在意别人的无礼行径,避开那些消极力量,发现利用别人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认识,扩展自己的视野。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6月1日day12
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意识到这个距离的存在,我认为已经对控制自己的情绪很有功力了。大多数时候,我们常常是不假思索的就爆发了。在刺激到来之时,先意识到这是一个刺激,又能建立一个情绪的缓冲地带,运用移情力去理解人或事,就会做出不同的回应了。这种感知力也需要刻意地练习,反复的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