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本文是《每天重要的2小时》读后感
这本书我是在读者书库出品的“效率药丸”书礼盒中看到的,常常感觉自己效率低下,虚度时光的朋友们都该吃药了,名字起的真贴切。这本书强调了要顺应我们身体来安排工作,不要强迫自己像机器一样追求效率,我感觉这是本能让很多人心安理得地放飞自我的书。
本书一个重要的概念:觉察点。工作中执行不同任务,切换的瞬间,如果你意识到了,可以称为觉察点。这些不同的任务,很可能就像每天起床刷牙吃饭一样无意识,因为在工作中已经养成了习惯。正是这样的习惯性工作,让人仿佛变成了机器。从一天的工作开始,就一直沿着习惯运转下去,不断执行着每天的重复的工作,中间还夹杂着习惯性地刷刷手机、看看网页、扯扯淡,可能直到一天工作的结束,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完成,很多人会选择延长工作时间,营造勤奋努力的假象来安慰自己焦虑的内心。
习惯就好似人体的编程,让人做事的时候,压根不用去想为什么。长时间的工作,犹如串联起来的习惯,容易把人变得像机器一样,何况还有很多坏习惯呢?此时觉察点就是一个中断机制,在任务切换的瞬间,需要有主动的意识,去延长这个瞬间,判断下一个执行的工作究竟是不是最佳的选择。并且,需要把那些创造性的、重要的任务,有意识地放在自己身体和精神最佳的状态下去完成,每天,只需要有两个小时这样的最佳状态就足够了。
为什么是两小时呢,我想书中表达的是:这样的高效的状态,每天来个两小时,也就够了。人不是机器,没法永远保持亢奋的状态。不要试图去过分控制自己的身体状态,饿了就要吃,累了就休息。这样才是能实现高效的前提。甚至于工作中的分神状态,也不要去控制,不要强制自己专心,只要不随着分神的事情继续往下走就可以了,比如在想一个节食计划的时候,不要跟着去打开网页看节食博客。
可以适度分神的理由是这样的,自控或者决策,都会消耗大脑的能量,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以随性,把大脑能量放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去。书中从科学的角度引用了很多实验实例来论证这个观点,这个道理其实也容易理解,一个整天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操心的人,怎么可能有心力去完成更重要的事情;同样的,当你想来个惬意的葛优躺的时候,你却强迫自己继续去做那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上的破事,也是没什么价值的,何况还会令工作更糟呢?
书中的解释是,当您实施自控的后,消耗了大脑的能量,并不是说接下来就不能自控了,而是自控的动力会越来越小。这就是为什么过分地自我控制后,很多人会选择用大吃一顿或者疯狂消费之类的放纵来调节自己。这样还不如该躺就躺,该吃喝就吃喝。
当心每天纠结穿什么、吃什么、用何种态度对待某件事、某个人,都会消耗掉有限的身心能量,从而影响一天的工作是否有效率。当然并不是说一些小事就不值得去关注,体面的穿着,健康的饮食,得体的状态,都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只是类似的很多日常能预见的常事,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味去解决。例如可以每天晚上提前想好第二天有什么场合,需要什么着装。而不是第二天一早就给你来一个纠结的选择,消磨掉你的身心能量。习惯存在的意义就是节省大脑的能量,让大脑从行为中解放出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当然良好运用习惯的前提是要运用觉察点这个中断机制,你有再好的习惯,也突不破你身体的樊篱。一个人持续高效的时长毕竟有限,尤其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很多工作必将被机器所替代。我从对计算机一无所知,到今天工作生活没法离开计算机、智能手机,也不过就10年光景。要不了多长时间这波浪潮就会现实地影响到每个人,和机器比高效根本是徒劳。我们追求高效的方向,更应该从自我出发,活得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正视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弛有度,做好真正值得做的事情,而不是做更多的事情!
人和机器的区别在于人会怀疑自己,如果不能有意识地中止,那停下来怀疑下自己吧,虽然被裹挟着马不停蹄地疲于工作,对很多人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现今的可选择性要比以往高的多。
读过这本书之后,无论工作还是学习,我对效率认知的追求暂告一段落,需要做的是找到真正值得做的事情,除了工作和学习之外,还有生活需要认真对待。倒不是说这本书就很好了,有一点我实在忍受不了,国外的此类书,比较喜欢捏造例子,书中每个章节都充斥着这样的例子:保罗需要完成一份PPT,但是……;玛丽在一家医院工作,每天需要……;这种毫无代入感的例子,还不如说教来的直接。
相比而言,现在网上流行的实例派鸡汤文,要引人入胜得多:同事海姑娘是我见过的意志力最坚强的人……最后她完成了减肥,给人追求自律的信心;我有一个认识了十多年的朋友,当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最后他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劝人眼光长远享受生活;此类小清新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努力完成更多工作给人以拼搏感觉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有着精彩生活的人才是人生的赢家,膜拜的对象。大众也确实对追求虚无的努力感到不满,转为追求品质的生活,和更好的自我。
正如马云所说:认真生活、快乐工作,我特讨厌认真工作的人,工作不要太认真,工作快乐就行,因为只有快乐让你创新,认真只会更多的KPI、更多的压力、更多的埋怨、更多的抱怨,真正把自己变成机器,我们不管多伟大、多了不起、多勤奋、多痛苦,永远记住做一个实实在在、舒舒服服、快快乐乐的人,因为人才是让我们最美。(马爸爸语录太多,多有伪造。这段话我考证过,出自马云2013中国IT峰会演讲)
套用一个网上拾来的段子:员工普遍反映,以前我们只要假装努力就可以了,现在要假装快乐!
既然装都装过了,不妨来追求下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