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家好,我不愿自己讲太多官方的书面的语言,我想从前面看的两部电视剧说起,一个是最近大红的《延禧攻略》、另一个是《爱情进化论》。我关注的主题是数学和心理,而这两个剧一个是宫斗,一个是爱情,简直和主题南辕北辙,毫无相关。因此,看到这里,如果您生出离开或是吐槽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耐心看下去。我对此非常感谢。
《延》剧中女主魏璎珞的儿子,十五阿哥永琰,乃是历史上乾隆帝立储并最终即位的人,他的另一个名号“嘉庆”。剧中他的母亲希望他能健健康康成长,并不要一味地追求卓越和优秀。也许正是这样的行为反而让永琰既不会因为宫廷权力的争斗而受到伤害,又能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处事方法。当然,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适当的教育也是必要的。
《爱》剧中,男主的父母是貌不合神也离,女主的父母是夫妻恩爱。两人的处事方式就截然不同:男主行事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女主行事雷厉风行、不拘小节。同样是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指手画脚,再三催促,子女的应对方式是不一样的。就拿男主的例子来说,男主母亲和男主的相处过程就是给了很多自己的意见,若是男主对自己的意见有反对或是拖延,母亲就会暗示子女那是不孝顺,并用一贯对待男主的方式来交流沟通,给男主带来很大的负担。
两个例子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几乎是相反的。而“孩子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会成为不同的人”这样的观点,几乎是现在每个家长的共识;但是这样的理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过度,扭曲是现在的普遍现象。那究竟如何营造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以及让他们更好的成长,即使很多心理学家看来也是一个千人千面的问题,但他们更加推崇让孩子自我成长,而具体怎么让孩子自我成长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在此容我卖个关子。
我更希望我们家长读完以后通过对自己实际问题的思考来得出属于您的结论;我不能千篇一律地教您或是规定您应该怎么做,结合你本身的思考,你一定做的比我更好。接下来,我希望能够用实际的例子来打破我们的原有模式,来重新定义一个自己的新模式
首先,我们可以来看看以下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
场景一、
地点:家中 人物:父母vs孩子 时间:期末考试后 事件:成绩不好
“看看你这次考试,怎么只考了这一点点!”父亲生气的说道:“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又是第一名!”
“我很多都会,就是(数学)有些题没算对,(语文)有些错别字……”孩子“委屈”地说。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笨’的儿子(女儿)?”父亲接着说:“先写个成绩分析,写不完不准吃饭.”
“好了好了,成绩都已经出来了,就别说他(她)了,先吃饭,吃完饭再说。”母亲说。
以上场景几乎是要被说烂了的情况,讲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成绩非常关注,动辄去和邻居中好的比较,对孩子“恶语相向”。显然,现在我们很多家长会知晓,对孩子过分的苛责会伤害孩子,但一种情况是,家长在情况发生时仍然会沿袭上述行为模式,待事后又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又失控了;另一种呢是,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宽容,觉得都没事,以后自然会好的。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以上两种情况?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有心理学家不断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去做自己习惯了的行为,就算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短时间内也无法立即改变,通俗地讲可以称之为习惯,心理学家有个更专业的名称:心智模式。
我无意将广大家长分成几类,只是针对上述例子来分析一下对应的情况
第一种: 家长的潜意识(心智模式)中暗藏了对好成绩的渴望
首先,声明一点,并不是说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成绩,好的未来。再来谈行为模式的生成。
《愚公移山》中有一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说明我们一代代子女会不断延续下去,同时我们要知道的是,很多心智模式也会传递下去,会有差异;当然经过合理的修改,也会截然改变。
家长们你们可以回忆,是否有一次关键性的考试,或是填报志愿(没填准其实也是由于觉得分数不够才会心虚)而没上到一个自己想去的好的学校,进而又进了不怎么满意的单位,又结婚,有了孩子,所以慢慢地这些结果导致自己结果不够好的想法压抑进入了潜意识,将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理想标准的理想给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成绩不好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进而对子女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唯独成绩不好,一顿毒打。
我所说的只是其中一种导致对子女苛责的情况,其他的情况可以以此类推。
而同样的原理都是说,请家长从各个方面给来问自己,对孩子的苛责是不是仅仅是因为自己以前的不满意?
第二种: 家长的潜意识(心智模式)中暗藏的补偿心理
现在的大多数家长工作都很忙,对不对?发现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推着散步,带着游玩,陪着上补习班。因为家长说,不赚钱怎么抚养孩子,怎么赡养父母。所以家长习惯于平时到家,孩子已经睡了;早上出门,孩子还没醒;偶尔周末还要加班,不陪孩子。所以当孩子需要什么的时候有求必应,成绩不好,也没关系。
我们赚到钱了,送补习班;
我们赚到钱了,送出国;
我们赚到钱了,孩子以后自己公司上班
……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是可以有让他们自己满意的人生历程的,只不过由于父母的不够关心,而委曲求全。
场景二
地点:家中 人物:父母vs孩子 时间:平时饭后 事件:各行其是
晚饭吃完了,妈妈(居多)或爸爸去洗碗,另一个人拿着电脑或者手机刷自己的事情,孩子无所事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看看电视,或是自己拿个pad玩耍,也可能是随便瞎跑。突然,一不小心把一个花瓶砸破了(实际可能多种多样的状况)。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能不能好好安静一下,”家长说道:“自己回房间自己玩去。”
现在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父母没有时间(忙工作),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多的时间都被工作和海量的信息包围,呈现焦虑的状态,对于孩子的关心变少了。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个不好的信号,觉得父母没有那么关注他们,那么他们就对自己本应该做好的事情,关注度也降低了,导致事情没达到预期,也会又会遭到家长的责备,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场景三
地点:任何地方 对象:我vs家长 时间:任何时候 事件:您在垂怜我的文字
也许很多家长从没意识到,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衡量大人对其关爱的称,一侧是爱,一侧是平庸。当爱少了,平庸就显得重了。
我们家长很多时候将孩子当成完成自己梦想的接班人,或者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对自己的孩子的要求过分严苛,不像是当成子女。例如,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唯独成绩,100分还自罢了,99分一顿毒打。或者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稍有违反,轻则训斥,重则动手。
当我们让我们的潜意识做主,让孩子成为我们梦想的实现者,命令的执行者的时候,我们忘了,孩子并不是一个工具或是财产,虽然不能让家长完全满意,但至少他们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真真正正的人啊。
所以家长们学一点简单的心理学,用爱心来对待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成长的过程,也许比我们对孩子过分苛责得来的结果还要好。
总结语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天天大量的时间陪着孩子,只需要每天真正地有一小段时间是属于你和孩子的心与心的交流的时间——一个长长的拥抱,一段给孩子支配的你的时间,陪孩子入睡……长此以往,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信任,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可以做的更好。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因为他们自己会觉得,自己不优秀会对不起家长的爱与付出。
Br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