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这本书到手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读,上周因为要讲《论语》课,就翻出来读了,一读还觉得很好玩。
盖楼型理论VS放羊型理论
盖楼型理论非常简单、精致,可以从这些理论的基本假设出发,一步步推导出其他复杂的推论,而且这些推论还和我们在真实世界里的观察相吻合。比如原子核结构模型、牛顿力学,电磁感应。
盖楼型理论主要有4个特征:先验性,确定性,还原性和建构性,其中先验性和确定性是一对概念。比如要盖一座摩天大楼、需要先画图纸,再照着图纸施工。先建立基本理论框架,再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先验性。还原性和建构性是另外一对概念。还原性你可以想象有一栋大楼摆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拆掉它,把它一层一层的还原到钢筋、水泥、电线等基本元件。建构性描述的是和还原性相反的过程,给你足够的基本元件,比如钢筋水泥,电线,你应该能够按照一个给定的方法,从无到有的把这座大楼构建起来。
盖楼型理论的成功有两个基本的假设:第一,一件事情的影响因素比较少,或者说特别重要的变量不多;第二,这些变量的作用方式还是连续的、可预测的。
进化论不满足盖楼型理论的先验性特性,进化论也不满足确定性。进化论属于放羊型理论。
放羊型理论的特点是,接受真实世界的复杂性。我们干脆放弃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几条简单的定律,一步到位地解释明白;而是就复杂说复杂,用一套复杂的话语体系来描述复杂系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放羊型理论的4个重要特征是:边界性,不确定性,还原性和涌现性。
盖楼性理论和放羊性理论的区别,前者试图建立的是从几套简单的定律出发而包罗万象的理论,而后者先承认了科学理论的局限,干脆放弃了把复杂现象拆解到最低层的做法,选择直接描述复杂现象本身有什么规律。
进化有方向和终点吗?
进化的方向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路上的生物演化吗?从水生到陆生并非生物进化自身的方向,而是被地球的环境变化塑造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地球表面重新被海水覆盖,出现类似“未来水世界”的末日情景,那么地球生物开始新一轮“从陆生到水生”的变化趋势,也一点不奇怪。
进化的起点是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随机错误。
“趋同进化”现象是说原本亲戚关系遥远,特征迥异的生物,在同样的环境中,长期进化会逐渐出现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说明进化确实是可以具有方向性的,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浩瀚的海洋是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必须考虑的硬约束之一。
进化是有终点的。生物的进化会触及一个理论上的终点,有益变异无法持续增加,而有害变异也无法继续清除,这个时候生物的特性就不可能继续优化了。但环境本身会随机变化,因此环境因素决定了进化的方向乃至终点。这么看来地球生物进化永远都处在“现在进行时。”
红皇后效应
红皇后效应来自爱丽丝梦游仙境故事当中的红皇后的一句名言:“你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如同一场拔河比赛,看起来势均力敌,场上没什么显著的变化,但实际上参赛双方都已经拼尽了全力。
在非洲草原上,猎豹追逐羚羊的生存游戏已经进行了几百万年,在猎豹的威胁下,羚羊并没有灭绝,两者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大体稳定的水平,这种平衡就是红皇后效应的产物。
全世界医院的ICU病房里层出不穷的超级耐药菌,正是红皇后效应的绝佳证明。
从生物进化中的红皇后效应出发,人类历史会有一个终结性的形态,不管这个形态可能是什么-这种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句话是生物世界的生存智慧,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智慧,我们要拥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