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下了几部被推荐的歌舞片,《窈窕淑女》是第一部。
电影改编自萧伯纳的小说《茶花女》,惭愧得很,虽然这部小说我从小学就听说了,却一直没有看,而脑海里的影响也一直是自己想象的苦情女的生活之类的。事实上,这是一个赌约下,语言学家在六个月内,将一个满口粗鄙方言的卖花女变成一个能参加上流社会舞会的淑女的故事。
电影中有很多极端的论述,而这种极端的论述带着英国人特有的严肃,融入歌舞,则变成了十分具有讽刺意义的展现方式。语言学教授坚持英语的正统性,他认为是两个阶级之间最大的沟壑就是语音。正因为这种观念,他才接受了这样一个赌约。同时,教授还是一个对女性有着极大偏见的人,他认为女性无法理性思考,于是成为了一个单身主义者。
而卖花女则一直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她最初的目的只是想练习口音从而能成为在花店里工作的人。在六个月的时间之后,她成功变成一个淑女,却茫然若失。她失掉了她以前的生活。整个故事进行到此处,是电影与书不一样之处开始了。书的结尾,卖花女离开了教授成为了一个职业女性,而电影的最后,卖花女与教授在一起了。这个结局的选择,老实讲,电影的处理让人有点失望。
电影的高潮之处,卖花女在教授的母亲家里与教授争吵的那一场戏,卖花女诉说自己离开的理由是因为觉得教授一直将她当做是卖花女,而没有当成淑女去尊敬。而教授的点则在于他对待所有人都是一个态度,没有区别卖花女或者淑女。甚至,教授有些高兴的说你终于成为了我希望你成为的样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人们常说,爱情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企图改变对方。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个改变对方成功的案例,起码某个方面改变成功了。教授爱上自己的作品是顺利成章的,而被改变者崇拜自己的老师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被改变者的自我的挣扎,在这部电影里表现的,很局限。她挣扎的点在于自己被忽视,这不过是小女儿态的撒娇罢了。她从底层带来的坚强与自尊呢?这些才是更应该挣扎更应该表现出来的,全被完美的女主掩盖了。
这是一部赏心悦目的片子,但故事的核心却不是特别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