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永澄50天-51天#
1、重点摘录:
- 维度:
- 狭义角度:我们将其定义为时空坐标系坐标的数量,比如说有x和y坐标,那就是二维;如果有z坐标,就是三维。
- 广义角度:维度指的是允许某种东西自由变化的范围,每多一个维度,这个事物就可以在全新的范围上进行变化。
- 维度推论:
- 高维信息密度高、信息量大、抽象程度高。
- 低维是高维的切片。二维平面是三维立体的切片,三维立体是四维的切片。
- 高维在低维展开,会在低维空间中无限扩张。
- 高维比低维拥有更多的视角。
- 如何刻意练习系统思维:
- 基础方法就是将一切都用系统思维来理解
- 这个对象是否可以当作系统来思考呢?
- 如果可以要如何思考呢?
- 能够将哪些原理应用上去呢?
- 高级的方法就是刻意训练维度感并增加思考维度
- 基础方法就是将一切都用系统思维来理解
- 所谓的维度感,就是尝试着使用白箱视角去打开系统
- 使用多层次系统解决大型问题,通过把大型问题不断细化成小问题,来进行训练
- 制定中长期目标并确保实现,所谓中长期,指的至少是年度目标,通过年月周日的方式进行多维度分解,来帮助自己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获得对不同维度的认识
- 增加思考维度训练,方法很多,但基本原则是:“不要评价”
- 所以,增加思考维度的训练,其实是允许不同的观点、立场同时存在于自己头脑中,自己只是客观描述,而不做价值判断的一种训练方式
2、学习感受:
- 今天的文章说的是如何刻意练习系统思维以及一些重要的推论。
- 今天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边界之外、平面之上,一幅画只是想象的起点。这对应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能这样说:当你越是能想清楚自己的未来,越是能从容的过好现在。因为你的未来都想清楚了,那现在只不过是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起点。
#观察永澄50天-50天#
1、重点摘录:
- 系统思维的价值是什么?掌握系统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找出原因、正确决策和获得相应改变。
- 理解:遇到任何事情时,我们都可以想办法将其理解为三个部分:输入、系统、输出,通过整体打包(封装)的思维方式,化繁为简,快速获得对事物的理解
- 判断:系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的原因是源自于系统的三大要素:元素、关系/结构、功能。
- 决策:对于决策者而言,多维度的系统思维的价值是无穷的,它会给决策者带来稳定的思维方式,让自己更有决心做出决策,并耐心等待改变的出现。
- 改变:因为所有可以看做成一个整体的对象都可以嵌套上系统的思维方式,所以,基本上所有关于改变的方法都可以和系统挂上钩。
- 改变的几种方法:
- 第二序改变
- 三层系统
- 复杂系统自影响
2、学习感受:
- 今天的文章是接着昨天来讲的,说的是“系统价值”,串起来就是:理解、判断、决策、改变。每个点都有单独的解释,每个点也都需要深入去理解。
3、今日问答:
- 四个价值中,你对哪一条感受最深?
- 这四个价值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理解”,因为所有的一切问题,都是从理解开始的。
- 你能举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吗?
- 在我之前的习惯中,遇到任务或者需要处理的事情,常常只会处理那些我觉得理解了的方面,就好比一件事可能包含A\B\C\D,但我听完后,觉得自己理解了A\B,就觉得A\B是整个事情的全部,也不去再次确认,等我哼哧哼哧做完A\B就去告诉别人,整个任务完成啦,然后肯定会被驳回,继续去完善。。现在,我在加强“理解”之后,会把整个事情当成一个系统,输入是这件事,输出是结果,中间是我需要处理的过程,我会在输入的时候,就会进行二次确认,把输出确认清楚,以保证不会做漏或者做偏。
#观察永澄50天-49天#
1、重点摘录:
- 系统思维是什么?
- 是一种思维方式
- 系统思维的两种视角是什么?
- 黑箱(盒)视角和白箱(盒)视角。
- 黑箱视角称为用户视角,白箱视角称为专家视角
- 系统是什么?
- 统是一组彼此有关系的元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
- 系统如何分类?
- 按复杂程度划分可以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 按是否有外部意图可以分为自组织系统和他组织系统。
- 自组织系统的四个要点:
- 涌现
- 长周期时间视野
- 自适应关系
- 极大规模的元素
2、学习感受:
- 今天的内容永澄老师已经给出框架了,就是那六个问题加一个重要推论,结构很清楚,但知识密度非常大,是不是之前文章中有提过相应概念,理解起来真的会非常吃力。
3、今日问答:
- 你所处的竞争环境中,你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中,你所拥有的白箱系统是什么?
- 项目综合管理能力,能够将项目解释成任务的能力 ,相关行业经验等
- 如果有竞争对手(或者领导)优于自己,那么他的白箱系统优于你的地方是什么?
- 行业理解度、资源积累、相应技术应用
#观察永澄50天-48天#
1、重点摘录:
- 价值 = 无差别的时间 * 有差别的行为。每份单位时间的长度是相同的,导致价值不同的原因是行为。
- 提升价值 = 降低浪费 + 减少消耗 + 提高生产和投资的绩效。
- 极强的竞争力 = 将成果想清楚 + 将成果高效的获得
- 成果:
- 项目管理可交付成果
- 项目成果
- 成果生成方法
2、学习感受:
- 我一直想要提升效率,但什么提升效率一直是模模糊糊,今天终于想清楚了,要效率提升的就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价值公式也让我明白,如果想要提升价值,那么只需要改变行为就好了,把时间用在能够提高生产和投资的绩效上,对于我来说,就是正确的事,能够提升价值的!
- 最小的成长策略是:成果,而取得成果可以由简单的三个方面组成:项目管理成果、项目成果、成果生成方法,我对于这三个成果的理解是,第一个成果是项目管理的成果,第二个是项目本身所产生的成果,第三个是怎么生成成果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复盘后,得到能让成果批量化产生的办法。
#观察永澄50天-47天#
1、重点摘录
-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生生不息
- 高手也会浊静徐清,也会安动徐生,高手之所以高,不是高在掌握,而是高在调整
- 做事情的意义,其实就是在于把事情做好本身,那么,我们就需要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这就是做事情的意义。
2、学习感受
- 我得想永澄老师学习,现在的愚蠢会给未来加分,用这种成长心智去面对自己的失败,总比向鸵鸟一样,遇到问题就把头埋进沙子里要好得多!反思自己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确实很不恰当,做错了事,是需要勇敢面对,努力思考和改进,而不是安慰自己,然后继续犯错!
- 做事情的意义,其实就是在于把事情做好本身。有些时候,过于思考意义这个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很多事不是自己想做的,觉得没有意义的,难道就可以不做吗?这个时候如果强迫自己去做又会陷入困境当中,造成拖延什么的,还不如不想意义,只考虑事情本身,把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好,这就是意义!
#观察永澄50天-46天#
1、学习感受
- 果然,永澄老师快速的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用最小的行动先做起来,用这种方式来积蓄能量,突破目前的困境,棒棒的!
- 任何事情先说why,这个理念也已经慢慢深入我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了,这也是我最近慢慢从能量不足状态中调整出来的一个法宝,思考清楚自己要做的事的意义,明白为什么要做,那么在做了以后就不去管意义的部分,只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2、今日问答
- 你要不要写一个什么样的小的知识专题呢?如果你要写,你想写个什么呢?
- 想要来这一个试试看,具体的还没有想好,可能是如何有效利用工具来碎片化学习,也有可能是如何将学到的东西用在实际工作生活当中,也有可能是如何提升效率,等等!
如果你要联机写作,你要怎么做呢? - 暂时还没有想好!
- 想要来这一个试试看,具体的还没有想好,可能是如何有效利用工具来碎片化学习,也有可能是如何将学到的东西用在实际工作生活当中,也有可能是如何提升效率,等等!
#观察永澄50天-45天#
看了今天的内容,觉得人在能量不足时千万不要离线,这个离线不是指的不在网络上,而是指的脱离了人际交往,一个人默默的在线下虚耗光阴,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和朋友聚聚聊聊天,去踢一场足球,哪怕去公园跑跑步,挥洒一下汗水,也好!
能量的积蓄是一段一段的,自然界本来就有的规律,例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总是有高峰就有低谷,在低谷时继续能量冲击下一次的更高点,也许是更好的利用生命中各种状态的好办法!
#观察永澄50天-44天#
1、重点摘录:
-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因为不知道、不会做导致的;所有的技能都是可以被习得的。
- 社会支持系统:导师、小圈子、密友、社会群体。
-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考虑“能量不足”的时候怎么办!要把这个逻辑链条改为:能量不足—>想办法让自己奋起—>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自己给自己打气—>继续做事。。
- 越是没有能量,越要做做做,越是不做,越是没有能量。
2、学习感受
- 对抗能量不足、什么都不想做的这种情况,大约有三种方法:一是不断学习更新认知;二是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三是进行自我修炼。
- 刚好最近也是经历了一个大项目,加班加点的赶,在几次加班到深夜,完成了之后,有种什么都不想干的感觉,也不是特别累,但就是不想继续,工作状态很一般,生活中也不能放松下来,就是觉得提不起劲。或许每次冲刺之后都给自己留一段缓冲期,慢慢积蓄能量也不错吧,但和之前不同的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期限,在这个期限过后,就要继续努力跑起来了!
3、今日问答
- 今天的内容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你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 提供了能量不足的几种解决思路,明白所有人都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不同人解决方式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就是不能放任这种状态不管,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
#观察永澄50天-43天#
1、重点摘录:
- 目标很重要、很重要,在做任何任务的时候都需要设置目标!
- 快是结果,慢是原因
- 均值模型:所有的波动都会回到幸福基础均线值上来
2、学习感受
- 离真实越近,越容易调整心态!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因为离真实越近,有一种更加确定的真实感,那么被纷杂的信息干扰过后,很能快速定位回来,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那个“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提前规划、构思,规划构思的结构就是目标。我很羡慕那种,所有事都能预的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应该很好,也更加容易成功。这里可能有两个问题,很好的定义和成功的定义是什么?说不清楚这个,就盲目的去羡慕别人的预,然后自己也跟着做,把所有的事都先预一下,不用想肯定做不久,也不会达到效果,还不如向永澄老师所说,耐心地把一件件必须做、应该做、想要做的事情做好,结果就来了!如果想要预,那就在关键的事情上预,事事都预,对我现在来说不太可能!
3、今日问答
- 你有没有被某一句话、一个故事在激励,当自己没有能量的时候,这句话、这件事就会给你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往前去?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吗?
- 慢慢来,持续做!
- 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还在自欺欺人!
- 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然后,后面还有一句,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
#观察永澄50天-42天#
1、重点摘录:
- 意义感是自己建立给自己的支柱。意义感,因人而异!你的视野大小、所处环境、人生经历共同决定着你的意义感。
- 即便你觉得自己所追寻的意义再正确,那也不过是你自己范围内的正确,如果强加给别人,别人不见得重视,也不见得会领你的情。
- 大家在没有经过“不评价”训练之前,很难控制自己要评价他人的那个冲动
2、学习感受:
- 每个人所持有的观念不同, 不同事情对于不同人的意义感也不同,不必强迫他人去接受自己的观点,我想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才有世界的丰富多彩吧。
- 不去评论他人,真的很难,我受一位导师的影响,慢慢的不去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只是不偏不倚,就事论事,但这个练习还不够,还是会受到一些行为的干扰,从而忍不住要去评价一个人。
3、今日问答:
- 是否有人用爱的名义绑架你、控制你?如果有的话,你要怎么摆脱这份沉重的恩赐呢?
- 现实中确实有人用爱的名义来进行绑架,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也不能说他们的本意不好,只是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态度不同而已,别人之良药,吾之砒霜,就是这个道理吧。有时候也确实很无奈,想要的帮助别人给不了,想要给别人的帮助也不知道是否别人需要,内心的矛盾反而更多。现在,我的想法是,自己想要的帮助尽量说清楚讲明白,别人的建议或者控制尽量思考清楚,毕竟很多人的控制欲是不经意间就表露出来的,下意识的做出的,他不可以思考,但我们需要谨慎!
#观察永澄50天-41天#
1、学习感受:
- 老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永澄老师最近已经出现过几次身体的告警了,真的得注意生活节奏啊!道理永澄老师懂得比我多,身体是自己的,也是家人,亲戚,朋友的!
- 游戏有好处,但我也受过游戏的困扰,确实游戏的设置就是不断引诱你投入时间、注意力、金钱等,不断通过一些小的成就,让人拥有短暂的满足感,从而陷入其中。
2、今日问答:
- 你在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活动时,突然出现发烧的情况,在你还有能力坚持去做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呢?
- 我以前会选择后退,身体上的一点点问题,都会拿来当借口,但现在不会了,因为不觉得这点小事都是借口,那人生有太多的借口可以让自己找,太多的事情没办法做到了!
#观察永澄50天-40天#
1、学习感受:
- 不同人的眼中的真实,是不一样的,但看到那些比你牛的人,还比你努力,确实会让人感觉到一阵的无力,他们之所以比你牛,是因为本身就比你努力吧,没什么好泄气的,做好自己的事,持续做,努力做,正确的做,总会有自己的真实世界在前面等着你!
2、今日问答:
- 如果你又想跟着他人跃迁式的发展,自己内心的小我又跳出来说,那都是大神做的事情,我做不到的。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处理?是维持第一反应、立刻让自己的小我得到满足,还是会怎么处理呢?
- 嗯,大鱼有大鱼的海洋,小鱼有小鱼的池塘,没什么好困扰的,逃避也没有用,尝试去做做看呗!
#观察永澄50天-39天#
1、重点摘录:
- 宁可开放,谨慎封闭;宁可剥离,谨慎做多。
- 平庸的策略只能得到平庸的收益。越是自然反应得出的策略,也越是平庸的策略。
- 真正高收益的策略通常是反直觉的。不做多,而是开放。
2、学习感受:
- 今天的内容,确实需要保持“宁可开放,谨慎封闭”!比如:递弱代偿、熵等,都是没办法很直观就能明白的东西,正因为难,才越要学懂,学会!
- 平庸的策略只能得到平庸的收益,这个让我想起了,罗辑思维的一个标语:要劫就劫皇纲,要嫖就嫖娘娘。这并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去让自己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去突破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极限,这样的人生,才充实和丰富!
#观察永澄50天-38天#
1、学习感受
- 首先恭喜永澄老师成为官方的布道者,确实是荣誉,也是身份和责任,我想以永澄老师的性格,肯定会做出超越对方期待的事来,我们等着看吧!
- 入门简单并不代表用好也简单,我也在使用幕布,真的觉得幕布是一个,你的思维有多丰富它就可以有多出彩的工具,多参考别人的使用方式,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使用方式,这是我正在做的事!
2、今日问答
- 如果你想要借助一个平台实现自己势能的拉升,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 这让我想到永澄老师之前文章里说的,持续做第一的理念,或许,在幕布这个新生环境里,做到某个方面的第一,也是一件非常有势能的事呢!
#观察永澄50天-37天#
1、重点摘录:
- 什么叫意义,马克斯·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是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
- 逻辑六层:
- 精神
- 身价
- 信念、价值
- 能力
- 行为
- 环境
2、学习感受:
- 今天的文章介绍了两种在意义感丧失的情况下的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就这样随意过,时间会治愈一切;二是:彪悍一点,强行建立另外的意义感,这种方式不建议轻易尝试😀
- 我们通常会在HALT状态下(Hungry、Angry、Lonely、Tired),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说出这样的话:“我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啊!”这句话就表明,你已经开始怀疑意义了,根据之前学的知识,会先去处理HALT状态,累了就睡,饿了就吃,不去管情绪的事,等恢复正常时,再继续行动!
3、今日问答:
- 你认为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在前一段时间,永澄老师在澄清世界观的时候,我也有在想,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事业?金钱?都没有想的特别清楚,借用我比较认同的关于不同阶段对于成功的定义作为我的意义吧:20岁有人肯带你,30岁有人愿意用你,40岁有人愿意捧你,50岁桃李满天下!
- 你认为观察我的跃迁实验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 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也有对比和反思的意义
- 跃迁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
- 一次里程碑,一次大的突破!
#观察永澄50天-36天#
1、重点摘录:
- 一件极度确定、一直传承、别人都这么做的事情,要问问它是不是真的那么理所当然?别人都这么做的事情,通常是平庸的策略,很难有高额的收益。
- 一件事是否重要的两个切入点:
- 判断价值观
- 判断必要性;
- 一个可以切入这两个点的话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 在三层系统模型的有效层中,所有的目的都是成立的,但整合到“知识管理”中时,就产生了悖论,不同人解决悖论的方法:
- 成甲老师:低水平努力、知识品味
- 古典老师:突变式成长、战略&战术&高手修炼
- 永澄老师:站在悖论层继续追问:“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力管理的一种目标)
- 永澄老师解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逻辑,以及得出的结论:在知识管理和能力管理的关系是——能力管理是目的、知识管理是手段。
2、学习感受:
- 从今天的文章中,得到了若干启发:
- 一是:要理性或者说批判性的来思考那些“极度确定、一直传承、别人都这么做的事情”,对于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理所当然
- 二是:一件事重不重要,需要看它是否有价值、是否必要,用永澄老师给出的话术判断
- 三是:一件事目的可能有若干个,在三层系统模型的有效层中,可能都有效,但放到一个具体的框架里,反而可能出现悖论,而高手有若干解决悖论的套路
- 最后是:能力管理是目的、知识管理是手段
3、今日问答:
-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发现它不仅不对,还挡住了你的发展?当你突破之后带来了一段巨大的成长和提升?
- 有,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自卑是由于身体的原因(童年左小腿大面积烫伤),不敢和别人交流,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所以尽量的想把自己藏在人后,在人多的地方,被别人忽略是我最希望的事情;因为害怕交流、与人交流得少,那慢慢就养成了胆小、与人交流说话不敢太大声、尽量避免与人冲突、怕被别人关注等等习惯,并觉得这好象就是我的天性,我性格就是如此,我就是胆小的人;直到我遇到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女朋友、我的老婆、我孩子的妈,是她有意或无意间,让我走出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笼、走向外面的世界,让我去面对更多的人、事,去勇敢的争取自己应得的东西,虽然有时候我仍旧会退缩、会害怕;但只要一想到,我背后还有着幸福,肩膀上还有着责任,哪怕再怎么痛苦我也会继续往前走,走出阴影、面向阳光!
#观察永澄50天-35天#
1、学习感受:
- 今天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紧紧相拥在城墙之上,或者,带着一身坚定追寻信念而去。
- 我们每个人的每天都在不停的做出选择,选择向左,那就必然会失去右边的风景,选择向右,那就会错过左边的美好,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但反过来想,选择了左边,那就会见到左边的风景,选择右边,那也会遇见右边的美好,不可预期的未来,还真是让人激动啊
- 送上一句格言: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为错过繁星而黯然神伤
2、今日问答:
- 在你眼中,永澄是个什么样的人?
- 大神、老妈子、为小猴子努力成长为一片森林的男人
#观察永澄50天-34天#
1、重点摘录:
- 分形:分形是复杂系统科学中系统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分形的规律——自相似性。
- 自相似性:当我们观察的尺度不同的时候,更大视野范围的观察(误差更大)和更小视野范围的观察(更加精准),图形是有相似性的。这个相似性通常是统计学上的概念,而不是说图形完全一模一样。
- 分形与问题解决的类比过程:在更精确的尺度(更小范围)内所做的事情,和误差更大的尺度(更大范围)内所做的事情,是相似的。
2、学习感受:
- 分形,刚开始完全不能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抽象的很,拿着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比对,看了几遍大体整明白是什么意思。这里讲的分形,重要的是说:你的视野在看什么范围!是不是问题解决三层次系统中所说的,要提高一个维度去考虑问题呢?
- 另外,好象模模糊糊的觉得,今天讲的分形的比喻,是需要我们去理解每个任务背后的含义,如果不清楚事情背后的为什么,那做着做着就会偏离初衷,甚至丧失做这件事的意义!
3、今日问答:
-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很努力地在做事情,后来发现,自己在做小分形里的事情?这件事是什么呢?
- 有,类似于每天三件事的打卡。每天写三件事,然后打卡,做着做着,就放弃了,因为目的不明确,为什么我要每天列三件事还要打卡呢?
- 如果让你对自己进行一次整体视角的规划,你会思考哪些事情?
- 分析打卡的目的是什么?
- 我要通过每天三件事,达成一个什么目标?
- 有没有其它方式能完成每天三件事和打卡的目标?
#观察永澄50天-33天#
1、重点摘录:
- 游戏背后的原理:
- 卡尼曼:启发效应
- 元认知:知晓感、长时工作记忆
- 比约克:能力错觉实验
- 游戏结论:人们根本无法有效区分什么叫做“记住了”,更无法区分“记住了”和“学会了”之间的关系,但是大脑的自我欺骗的捷径倾向,人们总会觉得自己学会了(其实,只是刚刚完成向后联系词对),但是真到做的时候,就啥都不是。当这个个体还是僵固式心智模式的人,他就会调用各种负面方式来面对问题。
- 启发感的套路:
- EAT:先体验、再激发认知、最后总结理论;
- ADEPT:类比、可视化、实例、大白话讲解、定义及描述;
- 成人学习五步法:激发旧知/引入新知、讲解新知、示范新知、应用新知、总结新知;
- 文章基本套路:故事/段子、金句、故事/段子、金句、故事/段子、金句、谈三点。
- 游戏带来的启发:
- 有的人谈到自己有多能耐,我们不要看他干了什么,而是看他干出什么成果,判断成果,尽可能是用符合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的指标体系、识别模式来进行识别,而不是看营销语言
- 多做必要难度的事情,如果没有难度,就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因为,长时工作记忆的特点是:写入困难、调取简单,写入简单、调取困难。所以,可以增加一点点的难度学习,让自己在未来具体实战、短兵相接的那个瞬间显得毫不费力。
- Knowing Something和Knowing the name of something是有明显区别的,人们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我也是这样的普通人,也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据说一个人一辈子能精通两个领域就算不错了,我努力先精通一个领域,让谁都干不掉我,再考虑其他的吧。能力圈做事,要比显得自己很有能力重要太多。
- 少参加学习类活动,尤其不要同时参加,要考虑的是参加一个就立刻用到工作、生活里,否则,只是获得了启发感,让自己觉得自己厉害了,还不如不去做。
2、学习感受:
- 今天通过有启发的游戏,再一次引出一些成长路上的坑,这些也能很好的解释一些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会拼命去买一些课程,越买越多,越来越焦虑,就是因为错把“听过了”,当成“学会了”!
- 而永澄老师也给出了一些解决的套路,可以去用用,从文章最后的忠告做起,不要同时参加学习类的活动,要参加就需要用到工作、生活中!
3、今日问答:
- 如果今天的文章可以让你审视自己,你是否出现过高估自己能力的情况?
- 有,经常听完一个东西,觉得自己会了,但要讲却讲不出个所以然
- 是否因为高估能力而导致出现问题,自己逃避或者推卸责任?
- 偶尔也会有,觉得嗯,没问题的,可以的,结果是自己高估了自己,没办法完成。
- 在未来的学习成长中,你怎么避免启发感带来的陷阱?
- 尽量把学到的东西,理解一遍,然后再输出出来,用写的,用说的,都行。
#观察永澄50天-32天#
1、重点摘录:
- 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绝大多数人脑海中会出现一个平庸的想法,就是问“How”的问题。
-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四步:理解、判断、决策、改变。
- 理解:要明白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
- 判断:知道这个问题的来源、造成问题的原因、找到可以改进的方案等;
- 决策:分析、推演,确定某一种解决方案并投入;
- 改变:耐心等待全新结果的出现。
- 三层系统: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可以分为三层,从下到上分别是:有效层、悖论层和解决层。
- 有效层:任何小系统S1到Sn都是合理有效的
- 悖论层:但是经过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一个新系统Scps(指System Composite,复合系统),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悖论
- 解决层:如果要解决的话,就必须增加全新的见识和维度,构成更高维度的系统Ssol(System Solve)来解决
- if 发现问题发生,then 启动三层系统判断下层元素、本层悖论点以及上层解决方案
- 当你启用三层系统的时候,其实你已经从三层系统中跳离出来,正在用觉察的视角审视着自己
2、学习感受:
- 永澄老师确实不会讲故事,但用手砍树的故事,还是让我印象深刻,哈哈。
- 如果想要得到什么东西,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 由若干元素形成的悖论层,如果光在这个层面去考虑解决,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提升一个维度,用更高维度的系统去解决。
- 我感觉有时候也向Q3中的小妹子一样,重点搞不清楚,而抓重点的能力,需要通过站在系统的角度下,去看待每一件事,从而分析哪件重要!
#观察永澄50天-31天#
1、学习感受:
- 今天的文章让我知道标准的写作规范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组合表达出什么样的标题含义,分类最多三级的要求则是体现出层次感与舒服度
- 我回复永澄老师公众号文章的内容风格至今也变过好几次,从最初只是简单的罗列出一些要点,到根据回复内容标记出1、2、3,再到分成三大类根据不同类别进行回复,最后形成现在的风格
- 今天的文章对于我来说是个提醒,调整到现在的格式以后,我在分类、排版、布局上没有进行过思考和优化了,一方面是觉得这已经比较完善,可能不需要再调整,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公众号文章回复流程”操作起来比较顺手,再进行调整可能会带来麻烦,但是,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再优化一下,经过思考,我决定在目前的基础上改进这些方面:
- 遵循标准公文写作规范
- 突出重点的关健字、关健词
- 在“重点摘录”分类中,根据内容分级、尽量做到即列出了重点又看上去舒服
- 尝试直接在MarkDown写作,而不是先写在记事本,再在MarkDown里改格式
2、今日问答:
- 你有没有在哪个细节点上会对自己特别高标准要求,并因此而受到意外惊喜?
- 哈哈,对于公众号文章的“回复内容”算一个,惊喜就是被拉入观察团范例组!
- 接下来,你准备将哪件事情的标准提起来,并且像我一样写下来呢?
- 接下来我会继续将“回复内容”改进、优化,标准就是按照我在上面说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