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年轻女孩卖卵求钱的报道,我真痛心疾首了,这些孩子妈妈如果知道了,心得多难受啊!
引起我思考的是关于消费观。90后00后的消费观念,甚至于我可以说有一些80后的消费观念。
以往我记得国外评价中国人有储蓄习惯,有的时候不太舍得及时消费,满足自己,还是比较抑制。
那么现在呢?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及时行乐……要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奢侈品出新品,排队也要买到,苹果手机卖血也要买到,前几天星巴克的杯子热炒到1399(我去淘宝买了个便宜的,看看到底神奇在哪里?)
因为一直做人力资源,职业规划,所以经常会接触到年轻的人面试啊,咨询啊这些。有时候也会打量一下,穿了一身名牌的面试者。因为我不太热衷这一块,所以其实分辨不出来正品仿品。
所以有的时候就会跟女孩子们聊天,我有时候会问,这个包这么贵,那岂不是后面几个月要吃土了呀?女孩子会说很多办法呀,可以花呗,京东白条啊,信用卡,借贷款……,还有人就是问朋友借,分几个月还,或父母那里要钱呗。
我有的时候也会在需要掉个头寸的时候,信用卡提现。我认为那个是解决短期性问题,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去还上。
可我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根本没有偿还能力,还要提前消费。十年前信用卡逾期或分期的人占比大概只有5%,10年后居然可以20%以上,银行也是很可以的,知道有些人一次管不了,就各种诱导分期,总比万一逾期了好。
我还记得去年我信用卡还款时间忘记。我设置是自动扣款,可是我忘记了那张卡里面现金不够,大概是10天的时候有人打电话,催我还款,至此之后,每当还款日期要到的前面10-5天左右,我都会接到那个银行的电话建议我分期,说了一堆好处,其实是诱导我进行分期。那是有套路的话术,如今想来,这些年轻的孩子们,申请到了信用卡,如果透支了,可能要求分期,这样还款压力没有那么大,然后甚至有一些每个月只还最低等等。
到底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原因呢?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可能是女孩子的"虚荣"成分比较多。进一步了解了之后,很多的反馈是上海房价这么高绝对靠自己死工资都买不起。但是奢侈品这个东西好像还是可以咬咬牙满足的。还有出去旅游也是可以满足的,然后心安理得的对自己说,世界这么大,一定要出去走走,有一些甚至是请假扣工资也要出去玩。
那么他们是否在追求一种存在感?或者是通过购买奢侈品,来感受别人看自己时候,扫到你背的奢侈品包或者用的是奢饰品化妆品,还有奢侈品牌的高档服装,那个时候或羡慕或惊讶或其他等等的眼神……。
这一代的年轻人在追求自以为的精神世界的满足,同时还要求物质上面的满足。经常动不动给自己贴个标签某某品牌达人,那真的是自己要的吗?那是你想成为你自己,还是你想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呢?当然我也会遇到最后成为国际买手的。可那毕竟是凤毛麟角。
很可笑的,每季有新品的时候,人们总喜欢喜新厌旧。还给它冠名为断舍离。真实的断舍离其实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减了之后再加更多。
回到那个标题,年轻女孩卖卵。我真的不知道是无知还是什么?有一些东西是常识问题。头脑发热到这样的地步,连最起码最根本的常识都没有了。那些严重的后遗症,是要伴随她们一生的。就为了当下的一时的愉悦感,最关键还不在少数……。
我以前跟一个友人讨论过关于钱的问题。我们都认为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生存,但我们也同样认为,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钱来衡量。可是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地位和价值体现,已经潜移默化的等同于钱的多少。所以,会有一批人想赚快钱,还希望不要太辛苦了,甚至有时候铤而走险,代价太昂贵了……
我说不出来标准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但我知道万事皆有度,不要超过就好,还有个基础前提不要伤害到自己和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