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收官季终,肖骁终被封奇葩王。
蔡康永说,这是三季以来,邪魔歪道与名门正派较量的胜利,
达到了对「奇葩」两字的期待。
在前三季“正统派”奇葩之王面前,很多人会气愤会不解,这个世界是要开始属于走野路子的人了么?毕竟曾经被封王的三位江湖背景和地位摆在那里:一个是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的马薇薇,一个是香港中文大学出身的辩论“老司机”邱晨,加上人称“宝岛辩魂”的诡辩才子黄执中。这大概才是社会对于加冕者,最初最具象的定义。
对比之下,一个学播音主持专业,未曾参与过任何辩论赛的人,如何可以承得起这顶王冠?《奇葩说》是一个多元观点多元态度碰撞的谈话场,有游戏规则且分胜负。有人说:别人靠输出价值观取胜,靠人生经验打动人心,而他靠更多的是依仗撒娇卖萌和毒舌言论,刷存在哗众取宠 。按照既定的人性本能认知,在这场博弈之中,最后的王者,难道不该是陈铭,是如晶,是思达么?
但冠军终究是他。正如马东所说:人生如此美妙,不在于他那天什么样,他今天什么样;人生如此美妙在于他有这么多变化。”经历了三度落败,能够得到“奇葩之王”的他,其实早已不是曾经的“邪魔歪道”。
在论#愚人之水要不要喝下#那期时,肖骁回忆初来到《奇葩说》时,他自以为是鹤立鸡群,看不得马薇薇傲慢,听不得黄执中废话,而慢慢地他却发现自己走进了鹤群,而他才是那只鸡。我们每个人都崇拜英雄,因为他们从来不会输。但还是在执意成为自己,因为有时你敢承认输了,而英雄不会。
记得第二季《奇葩说》决赛1V1时,对战邱晨争夺奇葩之王,他认输低头那刻,低到尘埃。但当他开始走进世俗规则,很多人以为他不在乎输赢,其实并不是。他在与陈铭对辩陈词时说:“任何被这个世界玩弄的人,都假装玩世不恭,不要装逼,认真努力。”
人无高下之分,时间自会说话。四年,不短不长,却足以让一个人成长。当你的才华不足以匹配野心时,藏起野心,静静努力。这是这位所谓的“邪魔歪道”,用“名门正派”的努力,给予后来者最大的信心;当然这也是《奇葩说》从第一季到这一季,所传达的最大意义。
这一季,老奇葩们像开了挂。高手过招,任谁都不敢懈怠。当所有人都在急速进步而你还在原地踏步,那就是退步。于《奇葩说》而言,这是一场边缘人的突围,一场少数派的突围。
突围中的每个人试图都在建立自己的风格,并在综艺与辩论间自由转换,针锋相对。如高晓松在回归时说,《奇葩说》四年,可以让一个选手比在大学四年成长进步的更快。无论是“内销”还是“外贸”。肖骁的“鸡鹤论”让他几度拍掌称赞叫好;民生记者出身的董婧,一身潮装站起来发言时,会让他惊讶没认出来……
四季的沉淀是惊人的。这也是为何我们在面对输赢时,会忍不住为其他辩手惋惜;因为他们同样都进步神速,而冠军终究只有一个。
当肖骁称王结果宣布,镜头扫过如晶时,再次落败让她憋红了双眼。从前的她羞涩自闭,千年老二的魔咒会让她在比赛中紧张到失语。尽管如此,作为最激萌的吃货辩手,连战四季她所贡献的论点,总是脑洞大开出其不意,却又句句扎心……第四季,思达回归带来连胜7场的赫赫战绩,却最终无缘了总决赛,激起了一众铁粉愤懑不平……
然而,比赛就是比赛,有赢则必有输。《奇葩说》算的上是在纷繁复杂的综艺矩阵里,特立独行的一股清流。它没有流量明星,全靠一群人嘴皮子打天下。清奇的论点,活跃的思维,在你心中引起的波澜,偶尔会让你原本的坚持,打碎了重建获得新知。这便是这些人站在那里,那么努力唇枪舌战,给予这档从边缘到主流节目最大的胜利。也许,于观众而言只要过程精彩,输赢毫无意义,但对辩手而言,却是一种殊荣与敬意,是对努力上进的肯定。
赛场如生活,偶尔很无理,你还没拿到第一名,比赛已经结束了。成长,是一个扫兴的过程,但必须在经历中过。有时候,比失败更可怕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辜负。
就像第四季第十八期讨论#没有上进心,我错了吗?#时,蔡康永说:“我是没有办法,理直气壮的说,你没有上进心,这是一个过错,可是我非常有把握地说,你没有上进心,你一定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