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陀区宜川街道,陈炳福挺有名气。知道他名字的人并不多,但提起一个盲人搭着一个年纪相仿的老人一前一后散步的场景,很多宜川人都会恍然大悟:那个人啊,我知道,每天早上都能看见他陪着一个盲人散步,那个盲人可是他的家人?
盲人名叫居华,是陈炳福的一个老同事,因为视网膜染疾,眼前的世界越来越模糊,到最后只能模糊地辨出一道人影。陈炳福从退休后就成了居华的眼睛,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陪他散步。10年间,他们走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公园。
1986年,陈炳福从新疆回沪后,分到工厂做事。居华是他一个厂的同事,但分属两个车间。由于两人同用一间更衣室,久而久之便熟络起来。居华是从崇明农场调到厂里的,陈炳福少时离乡去了新疆,两个在外面吃过苦的年轻人碰到一起聊得格外投缘。
相熟后,细心的陈炳福发现,居华的脸上时不时会出现细小的刮伤,忍不住询问了一下。好面子的居华这才告诉陈炳福,“视网膜有些问题,影响到了视力,走路时很容易刮蹭到。”
那时开始,陈炳福就有意无意地帮助居华,直到居华退休。
2000年,在居华退休后不久,陈炳福也退休了。他的住处离居华家不远,一个住宜川五村,一个住一村,走路不到10分钟。闲来散步时,陈炳福时常会碰到独自出门的居华,知道他不方便,总会陪他走一会、聊一会。居华悄悄跟陈炳福说,自己眼睛已经不行了,有一次站在宜川路靠近洛川路口站了好久,迟迟过不了马路,直到邻居看到把他搀到马路对面才好。
陈炳福听到了心里,慢慢把这种陪护变成了朋友间的一种约定,每天早上一个电话,两位老人相约散步,雷打不动。
10多年间,居华手搭着陈炳福的肩走啊走,从家门口的宜川公园,走到浦东的世纪公园,共青森林公园甚至到了吴淞炮台公园……说起来,陈炳福也有些得意,两人这些年几乎转遍了上海的大小公园,“我小时候是农村的,他小时候是城里的。我跟他讲眼前看到的一切,他给我描述这些园子过去的样貌”。
但日子并非总是这般悠闲,陈炳福起到的也不仅是一根“拐杖”的作用。“他很依赖我。”陈炳福说,“想买房第一个咨询我,平时买东西也要我陪着才放心,连家里的钥匙也在我这里备了一把。”
这样的信任多少加重了陈炳福的负担:饭吃到一半,电话响了,那头居华不小心碰开了淋浴器,水哗啦啦流了一地,自己摸索着却关不上;刚进家门,电话响了,居华楼下的邻居打来说,居华钥匙手机都没带,被关在了门外……为了给居华家里的水壶配上一个鸣叫装置,陈炳福花了三四天时间,骑着车兜转了五六处零配件市场,甚至连跳蚤市场都没放过,才让热水壶重新开了嗓。
居华求助的事,陈炳福基本上有求必应,居华没说出口的事,陈炳福也照做不误。为保安全,居华自己出门时喜欢沿着墙角走路,但几天下来,眉梢处却添了些许小伤口。陈炳福问起来才知道,居华散步的必经之路上有棵探出墙外的带刺植物,每次步行至此,总要被“突然”袭击。陈炳福二话没说跑去修剪枝杈,但效果并不好,他又找来绿化车帮忙“狠狠地剪”长出来的枝杈,才解决了居华的心头患。
这样的“清路”故事,陈炳福肚子里还有很多。
居华依赖陈炳福,陈炳福也需要居华这个朋友。陈炳福为人腼腆,见到陌生人不大爱说话,结交的朋友不算多,居华的存在,让他的心事有了个投递的地方:“我们其实是互相帮衬,谁叫我们是朋友呢。”
友情提示:
1、做为热心人士的你,欢迎转发扩散,将爱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能参与到助盲的行列中。
2、做为盲人的我们,会将这份感恩放在心中,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给帮助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