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1/16在AACTP深圳培训师俱乐部完成我第一次10分钟微课培训工作坊,看起来只有10分钟,但对于我这样7年的老马准备过程和舞台呈现也是磕磕绊绊。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俱乐部主席也是中国好讲师全国总冠军张家瑞就下达指示让我赶快总结。
1. 选题要有实操性
刚开始我选择的主题是《DISC》,毕竟自己做过DISC的演讲,幽默效果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但后来在跟主席沟通时,发现教学目标:认知,技能不太好达成,就改成《3F倾听法》,3F倾听法是我在生涯咨询课中学的,也是我很喜欢的工具,觉得价值很高,操作性强,还有模型!
2. 教学设计要特别准备对观众刺激度较高的环节
案例分析,故事,讲授这是我做工作坊最常用的手法,后来主席提醒我要有演练时间,角色扮演(一个是倾听者,一个是说话者),这样才能把技能落地,本来计划两组上台演练,但时间不够,只能是勉强一组。昨晚为挑战自己的即兴应变能力,就现场招募了两个小伙伴,没有任何准备。收获是要按照点评人提及的,设置特别场景比如男女恋人,工作上级和下级,客户和销售,并且可以和说话者的扮演者提前沟通多做准备,这样更有针对性和3F运用的深度(当然倾听者就不鼓励提前准备啦)。另外自己在这个环节站姿不当,甚至是背对观众,没有为角色扮演者和自己提前搭建好特定舞台。
3. PPT少精而多
我准备的PPT长达十几页,自己修改过四次,到最后上台前10分钟,自己演练时也意识到时间不够,正准备精简时,主席的毒辣眼光是一针见血主动督促我删PPT!收获是PPT早准备早反复修改并演练五次左右测试时间,才会慢慢对讲的内容有感觉理解深入,这是一个必须的,必不可少的打磨过程。
4. 培训有一个导入环节
AACTP 注册培训师课程的开场七步法就有提到导入环节,可惜做惯了演讲套路的我,还是践行不够,临上场前主席又英明地指点我啦,说在介绍3F前,讲一个场景,弄得我临时把自己失恋的经历搬出来(丘大神说我又讲自己女朋友的故事,哎,我跟你不一样啊,你很优秀找女朋友对象可以一次搞定,像我这样的屌丝都是失恋过几次才慢悠悠地爬出坑的)但没有打磨稍显粗躁,但总算过关达到Why—What—How中的Why目的。
5. 案例环节要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我自己对案例设计的三个回应场景也不太满意,本来是想换成现场人物场景,但自己没有扑捉到,虽然讲老板脾气暴躁,经常公开批评我,是常见工作场景,但还是有些距离感,也比较平淡。正如点评者郝琪建议的“你好坏”这个案例会更有挑战和趣味性,这样才显示出3F运用的熟练度。
短短10分钟微课培训工作坊花了我大半天时间(上午2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脑袋酝酿时间没计算,但估计也有1个小时,这样总共6个小时),而且是从无到有准备(当然不包括3F倾听法本身),让我逼着自己去网上搜索深入理解,组织逻辑结构,语言和PPT,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刻意练习,因为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让我进一步区分演讲,培训,分享的区别。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员专业技能实在的提升,支持业务的发展!
感谢主席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让我总算完成微课培训工作坊处女作,主席昨晚提及的“致匠心”,让我再次感触追求专精尖的精神的必要性,培训是门手艺,需要慢慢打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我才刚刚开始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