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话题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吴忠豪,在2014年提出期待“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教课文,就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 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样的语文课可以认定是“教课文”。课例《詹天佑》老师提了两个问题:铁路为什么设计成人字形?两端掘进法、中间凿井法为什么能节省时间?
上《月光曲》就讨论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上《鸟的天堂》就讨论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称之为“鸟的天堂”;上《蝙蝠和雷达》就讨论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蝙蝠探路的秘密、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等等。这就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这样的课怎么会有语文味呢?
二、本体性知识与非本体性知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另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能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质任务。
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思想内容等,这类教学内容不是语文课程独立承担的。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语文教材给出的只是“课文内容”至于这篇课文教什么,需要教师自己根据文本特点结合个人经验和认识选择、判断,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教学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不少老师把课文内容直接等同于教学内容。然而在常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将课文思想内容也就是非本体性知识作为教学重点,这样的语文课必然会严重降低语文课的效率。
三、课例分析
(一)案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一、揭示课题,创设爱的氛围;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四、拓展升华,理解伟大的父爱。
老师再送两句高尔基先生的名言,希望能伴随你们长大!
很明显,这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在营造爱的氛围,感悟父子情深,让学生接受爱的教育。教师围绕这个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其优势是能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最大化;但缺陷也非常明显,这堂课主要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是在感受父爱,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结果就是改变了语文课的性质特点,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理所当然地应该以完成语文课的本职任务,即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并且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组织教学过程。下面我们再通过于永正老师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环节,来认识语文课应如何正确处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于老师所借的是上海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级,班主任提醒于老师这篇课文是沪教版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太浅了,没什么可教的。于老师笑着回应说“你以为我是教课文?”这堂课于老师是这样教的:首先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以前学过,所以朗读正确、流利了,但没有感情。于老师让学生听老师朗读。于老师读得声情并茂,学生不由自主鼓起掌来。于老师问大家为什么鼓掌?学生说,于老师读得很投入,于老师读得太有感情了,于老师的感情和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完全融为一体。“是呀,这就叫‘感情朗读’”。接下来于老师让同学模仿着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次朗读孩子们都非常认真,使劲地想把感情读出来。读完后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学习感情朗读。
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语段划出来,然后在旁边学写批注,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写完以后,先让左右同桌交流,然后进行全班评点,最后于老师又出示了自己的评点,让学生体会好的评点应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于老师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内容,以“儿子”的身份给父亲(高尔基)写一封信,每一个学生经历了一次动笔写的练习。
这堂课教学内容清清楚楚,就是学习感情朗读,学写批注,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信,整堂课就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开展教学,这些都是“本体性教学内容”;而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的体会,也就是“非本体内容”教学,则是渗透在朗读、批注、写信这些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过程之中的。
(二)《姥姥的剪纸》这节课的设计有四步,
第一步 揭示课题,了解剪纸,
第二步 研读课文 ,体会技艺之神,
第三步 品读课文,体会祖孙情深,
第四步 课外延伸,总结下课。
这是江苏的刘广祥老师在2012年全国语文教师优质课赛讲中获得庄园的一节课。课后他向吴忠豪老师请教,吴老师指出这堂课是在围绕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目标是在教非本体性内容。三个教学内容之间没有内在关联,呈现碎片化,学生留下的痕迹是“技艺之神”。这堂课到底要交学生什么语文好知识、方法、技能,商讨后确定将品读课文的方法最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 揭示课题,了解剪纸,
第二步 读姥姥技艺之神,学习品读方法,
第三步 运用品读方法,体会祖孙情深,
第四步 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写话训练,
第五步 总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语文含量很高,学生动笔时间多。这堂课围绕非本体内容进行,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神等都是非本体的,仿写也是碎片化的,没有整体。我觉得可以这样改:读姥姥技艺之神,学习品读方法。把“普普通通”拿掉,两句对比读一读,好在哪里?两个“普普通通”重复了,是有意还是无意?“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句话改成“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母鸡像母鸡,剪公鸡像公鸡”好不好?句子长短变化好,把公鸡母鸡写得活灵活现。教给孩子怎么品词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运用品词的方法读出祖孙情深。先教品,再教练习再写话。表达中组织好自己的句子,按目的设计写话的句子。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话。品词品句的目的是什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增强语文课程意识,有明确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围绕本体性内容展开教学,能清晰体验学生学习成果。